搜索到4079篇“ 承压设备“的相关文章
一种承压设备检验用内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压设备检验用内窥装置,属于检测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盒,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防尘组件,安装盒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蓄电池,安装盒的外部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一侧中间设置有检测装置;安装盒的两...
李斌
一种用于承压设备法兰的带压堵漏夹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承压设备带压堵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承压设备法兰的带压堵漏夹具及其制备方法,带压堵漏夹具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法兰盘间隙和圆柱表面上的为一体成型弹性形变结构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包括:夹具...
罗梓晟徐荣昌张国根
核电厂金属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分级方法与安全评估方法、相关装置
本申请涉及核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厂金属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分级方法与安全评估方法、相关装置。本申请的本申请的核电厂金属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分级方法,需要先获取核电厂承压金属设备的安全分级结果和设备安全数据;根据核...
王鑫毛庆杨景超刘勇段远刚冉小兵邓小云金挺蔡科委李跃忠刘言午张雪婧周万云陈莲
承压设备冲蚀损伤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设备冲蚀损伤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石化化工承压设备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设备的损伤形式;根据所述损伤形式,计算局部/均匀减薄因子;根据所述局部/均匀减薄因子、通用条件因子、机械因...
陈昇何萌
承压设备点蚀损伤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设备点蚀损伤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石化化工承压设备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设备的损伤形式;根据所述损伤形式,计算局部/均匀减薄因子;根据所述局部/均匀减薄因子、通用条件因子、机械因...
何萌陈昇谢国山张喆高助威苗超黄刚华曹逻炜
承压设备服役期寿命预测的无损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方法
2025年
已提出一种基于无损检测数据分析技术的承压设备服役期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搜集承压设备在服役期间不同时间点的无损检测数据,结合设备运行状况、材料性能退化特性及过往故障记录,构建数学模型以实现寿命预测。在设备关键部位,实时采用超声、磁粉、渗透等无损检测技术,监控腐蚀、裂纹及疲劳损伤,并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服役寿命进行综合评估。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旨在确保承压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优化维护措施;同时,能够提前识别潜在隐患,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和安全风险,从而显著提高设备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孙姣李露露汤显泉车帅
关键词: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数据分析
电磁辅助驱动爬壁机器人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2025年
压力容器,是石油化工、炼油等领域的核心关键设备。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阶段存在有大量的压力容器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预计至2027年增速将超过20万台/年。面对日趋繁重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测任务,有必要开发出适用于承压设备受限空间无损检测的电磁辅助驱动机器人,通过将电磁铁与柔性气垫相结合,增强机器人的攀爬与越障能力,借助气动伸缩腔体的设计,为机器人的攀爬提速,运用步态控制算法全面增强机器人的运动精度,最后辅之于视觉系统,实现罐体受限空间下的缺陷检测。研究成果对减轻人工作业强度,提高罐体检测效率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灵健葛志强陈杨方王超然谢毅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基于静/动态因素协同的承压设备损伤智能识别技术
2025年
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技术标准、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案例基础上,训练了融合标准与专家经验的损伤模式智能识别模型,包括以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为主要参数的识别模型,两者相结合用于设备损伤模式的识别。利用9522个工程风险评估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并用2459个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9种损伤模式中,其中,19种的识别率在0.75以上,14种的识别率在0.85以上,12种的识别率在0.93以上。同时,对部分损伤模式识别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识别率的措施;利用该模型对7063个RBI评估中记为“未知腐蚀”的损伤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未知腐蚀样本可能的损伤模式进行了探讨。该技术在某常减压装置上开展应用验证,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
朱建新徐越遥高振宇乔松胡久韶
关键词:承压设备
一种承压设备脆化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承压设备脆化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材料脆化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不同脆化状态的夏比冲击试验下的韧脆转变温度和不同脆化状态的小冲杆试验下的韧脆转变温度进行拟合,得到夏比冲击试验下的韧脆转变温度和小冲...
桂乐乐孙超王汉奎刘凯韩志远李军
承压设备渗透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挑战
2025年
承压设备渗透检测技术在保证设备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承压设备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用的增多,渗透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有渗透检测方法虽然广泛应用,但在某些复杂工况下仍存在精度不足、可靠性差等问题。新型渗透检测材料、智能化仪器的应用为提升检测技术的精确性和适应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不断深入后智能渗透检测系统、自动化监控技术逐步成为趋势为承压设备安全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探讨了检测过程中精度、可靠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承压设备渗透检测技术的持续进步将进一步提升设备安全保障能力,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
谷莹
关键词:承压设备智能化

相关作者

李衍
作品数:240被引量:515H指数:12
供职机构:无锡市锅炉压力容器学会
研究主题:超声检测 相控阵 焊缝 承压设备 超声相控阵检测
袁承春
作品数:80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承压设备 锅炉和压力容器 坡口 封头 球形封头
陈学东
作品数:349被引量:1,444H指数:21
供职机构: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研究主题:压力容器 承压设备 乙烯裂解炉管 奥氏体不锈钢 RBI
寿比南
作品数:155被引量:53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研究主题:压力容器 承压设备 液压 气瓶 高分子材料
姚力
作品数:119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研究主题: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承压设备 磁轭 焊缝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