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54篇“ 抗剪强度特性“的相关文章
- 固化淤泥破碎重塑土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2025年
- 以高炉矿渣、电石渣、磷石膏作为复合固化剂,开展直剪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固化剂掺量和前养护龄期对固化淤泥破碎后重塑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和前养护龄期的增加,破碎重塑土的脆性越强,剪切过程中的应变软化现象越明显;破碎重塑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总体上随固化剂掺量和前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然而,当固化剂掺量超过临界值后,内摩擦角随着前养护龄期的延长先增大再趋于稳定,而粘聚力则先增大再减小;破碎重塑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随含水率的降低和压实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破碎重塑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随着破碎前固化淤泥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呈较好的线性和对数关系。
- 王柳江江后根臧耀辉毛航宇郭瑞阳徐宜东
- 关键词:河道淤泥抗剪强度
- 人工合成类纤维加固黄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 2025年
- 黄土是由微单元空间骨架结构构成,黄土内含矿物碎屑成分与碳酸盐类物质,内部结构孔隙空间充满碳酸盐矿物,黄土分布竖向垂直管状孔隙,导致黄土水平向应力受力较弱。在边坡位置易产生水平向剪切破坏,因黄土内部碳酸盐矿物遇水可溶性较强,微单元空间架构受水面张力及水吸附力产生结构破坏,结合黄土基坑边坡土体为对象,通过聚丙烯纤维加固黄土与素黄土进行直接剪切强度试验,结合素黄土与聚丙烯纤维加固黄土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素土与聚丙烯纤维加固黄土抗剪强度数据曲线异同,验证聚丙烯纤维加固黄土具有抗剪强度改良效果。
- 曹浩官少军过思骞
-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抗剪强度纤维加固
- 风化砂改良非饱和膨胀土抗剪强度特性分析
- 2025年
- 以合肥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施工为例,为更接近土体真实环境并且明确经风化砂改良后土体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将基质吸力、初始干密度、围压作为控制参数,对改良土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对抗剪强度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改良非饱和膨胀土应力-应变曲线呈双曲线硬化模型,应力-应变曲线切线斜率即线弹性模量的增长速率与围压呈负相关;②初始干密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小于围压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③风化砂对膨胀土的改良效果主要来自于对其内摩擦角的提升;基质吸力对结构的表观粘聚力产生影响,对内摩擦角几乎不产生影响;在此特定工程背景下将非饱和土双应力抗剪强度公式简化以便于实际应用;④将改良土在初始干密度、基质吸力与净围压三个参数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强度进行线性回归,效果良好,可为膨胀土地区路基边坡工程改良提供技术参数参考及稳定性提供依据。
- 王杨盛
- 关键词:非饱和膨胀土基质吸力应力-应变关系
- 干湿循环作用下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桩-岩界面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 2025年
- 输电线路嵌岩桩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实际环境中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嵌岩桩基础的岩石与混凝土结构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影响明显。对灰岩-混凝土接触面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处理,开展了室内法向恒载条件下的剪切试验,获取不同法向应力水平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建立了灰岩-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干湿循环次数关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灰岩-混凝土试样与灰岩单一试样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差别;随着试样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接触面黏聚力呈现降低趋势,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及残余强度不断减小,试样内摩擦角变化则不太明显;接触面抗剪强度-干湿循环关系数学模型能很好反应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峰值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经验证与实际实验数据误差最小仅为4%,最大为12.8%,可为岩溶区输电基础桩岩界面基础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吕军旗李飞段国勇马如梦韩亮
- 关键词:灰岩节理面干湿循环剪切试验
- 粤西北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2024年
- 为了研究粤西北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特性,对74组花岗岩残积土的原状土及用作比较的重塑土进行了室内物理指标试验和室内直剪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兼具黏性土和砂土的特性,其黏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原状土的黏聚力高于重塑土,而两者的内摩擦角基本相同;重塑土和原状土的黏聚力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非线性减小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内摩擦角则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在11°~16°的范围内波动,与含水率几乎无相关性;花岗岩残积土的黏聚力受颗粒组成、含水率、孔隙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不同地点原状土的黏聚力和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该结论可为粤西北地区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设计提供参考。
- 崔喜友宋常军邵嘉波徐凤银肖业铎刘文劼
-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原状土重塑土抗剪强度指标直剪试验
- 剪切速率和粒径比对橡胶砂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 随着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逐渐普及,废旧轮胎的数量日益增长,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实现废旧轮胎在岩土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将废旧轮胎经粉碎后与砂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橡胶...
- 侯双亮
- 关键词:抗剪强度剪切速率直剪试验
- 含污泥生活垃圾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含污泥生活垃圾的抗剪强度特性,采集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的生活垃圾和污泥,考虑不同的污泥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进行直剪实验。结果表明:(1)污泥含水率提高,含污泥垃圾的抗剪强度增大;污泥有机质含量提高,含污泥垃圾抗剪强度减小;(2)污泥含水率的提高使得含污泥垃圾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3)污泥有机质含量提高使得含污泥垃圾黏聚力增大、内摩擦角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含污泥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 郑嘉恒张振营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直剪试验有机质含量抗剪强度参数
- 剪切方法对细粒尾矿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
- 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尾矿处理已经成为矿山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矿石选矿过程中,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尾矿颗粒逐渐变细。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尾矿的处理方式,也对尾矿库的稳定性和环境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
- 童飞
- 关键词:细粒尾矿抗剪强度固结度三轴试验稳定性分析
- 干湿循环下木质素改良粉土抗剪强度特性被引量:3
- 2024年
- 为克服粉土强度低、干湿循环性能差的特点,同时解决固体废弃物木质素的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将木质素掺入粉土中,形成木质素改良粉土。为研究木质素改良粉土抗剪强度特性及干湿循环性能,对经历干湿循环后的木质素改良粉土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了木质素掺量0、2%、5%、8%、12%、15%和干湿循环0、1、2、3、4次对改良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木质素可以显著提升粉土的抗剪强度及干湿循环性能;一定干湿循环次数下,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及黏聚力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内摩擦角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先快速增大后基本不变;当木质素掺量为8%时,改良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最高。改良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当木质素掺量为0时,纯土试样经过1次干湿循环即崩解,强度损失率为100%;当木质素掺量为8%时,改良土的强度损失率最低,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均较低。X射线衍射试验表明,木质素掺量为8%时,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含量最高,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钠长石含量最低,这是造成改良土强度及干湿循环性能提升的直接原因。结果显示,当木质素掺量为8%时,改良土在提高抗剪强度及干湿循环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施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 周恩全张曼居东煜王龙李护良
- 关键词:木质素粉土抗剪强度
- 振冲碎石桩抗剪强度特性综合试验研究
- 2024年
- 某三峡库岸整治工程中,针对库水冲积形成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库岸,采用振冲碎石桩作为阻滑桩。碎石桩抗剪强度参数是施工设计与库岸稳定分析所需的基础参数。为研究碎石桩抗剪强度特性,确定其抗剪强度参数,开展了桩体大型原位直剪、碎石桩填料大型室内叠环剪和三轴压缩试验。不同试验方法的内摩擦角范围值为31.4°~33.0°,偏差系数为0.02,黏聚力范围值为17~73 kPa,偏差系数为0.69。探讨了不同试验方法的工程适宜性,认为剪切面下盘桩体掩埋于地基土的原位直剪试验条件与碎石桩工程条件基本一致。按不同方法试验值的最小值提出振冲碎石桩抗剪强度参数试验建议值:内摩擦角φ=31.4°、黏聚力c=17 kPa。
- 夏海丁刚熊诗湖
- 关键词:原位测试地基振冲碎石桩抗剪强度参数三轴压缩试验
相关作者
- 黄英

- 作品数:121被引量:66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红土 抗剪强度 干湿循环 干密度 红土化作用
- 童朝霞

- 作品数:30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砂土 各向异性 中主应力系数 本构模型 土力学
- 石光

-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抗剪强度特性 测量试验 剪切试验 剪切面 土工
- 王永洪

- 作品数:244被引量:5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静压桩 抗浮锚杆 黏性土 桩土界面 测试装置
- 周少鹏

-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抗剪强度特性 测量试验 剪切试验 剪切面 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