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篇“ 抗孕唑“的相关文章
- 抗孕唑对妊娠大鼠子宫蜕膜、前列腺素含量和宫缩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抗孕唑对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组织形态 ,PGF2α和PGE2 含量及对离体大鼠子宫收缩幅度的影响。方法 用HE染色 ,放射免疫法和离体子宫收缩记录等方法。结果 抗孕唑使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细胞受损、剥离 ,并使子宫和血清中PGE2 和PGF2α的含量升高 ;对离体妊娠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 ,其效价为米索前列醇的 0 6倍。结论 抗孕唑损伤蜕膜细胞 ,刺激释放前列腺素 。
- 杨波曹霖顾芝萍
- 关键词:抗孕唑前列腺素子宫蜕膜子宫收缩
- 抗孕唑对假孕大鼠的溶黄体作用
- 1999年
- 目的:测定抗孕唑对假孕大鼠黄体和蜕膜的作用,以探索抗孕唑抗早孕作用的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结果:抗孕唑可缩短大鼠假孕期48d;降低卵巢重量,蛋白含量和血清孕酮浓度;给药5d后,3βHS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20αHSD的活性则在给药1d后即非常显著上升;子宫PGF2α含量也显著升高,而给药5d后,子宫和血清中的PGF2α分别为对照组的32倍和22倍。结论:抗孕唑的溶黄体作用是由于降低假孕大鼠血清孕酮水平和增加PGF2α含量所致,似乎与胚胎坏死无关。
- 杨波曹霖方瑞英顾芝萍
- 关键词:抗孕唑卵巢黄体早孕
- 终止妊娠新药抗孕唑啉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
- 1998年
- 目的:研究抗孕唑啉(L14105)对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子宫肌的作用。方法:用麻醉猫观察该药对血压、呼吸、心电图的影响;描记家兔大脑皮层电图的变化;L14105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观察对子宫肌收缩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入60mg/kg体重使猫心率减慢,120mg/kg体重对血压和呼吸均无影响;50mg/kg体重对家兔皮层电图无明显影响;肌肉注射50mg/kg体重与戊巴比妥钠合用使小鼠睡眠时间延长;对离体或在位子宫肌均可增强收缩力。结论:L14105可增强子宫肌节律性收缩;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具中枢抑制协同作用;大剂量可减慢心率。
- 何俏军方瑞英王立明叶金玲
- 关键词:终止妊娠药理
- 抗孕唑啉对啮齿类动物终止妊娠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研究抗孕唑啉(L14105)的终止妊娠作用及其作用靶部位。方法:用多种啮齿类动物观察终止早孕及中孕作用;用组织学和细胞培养法观察对细胞的损伤;放射配基分析对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的结合力。结果:L14105对小鼠、大鼠、金黄地鼠与豚鼠均有较强的抗早孕作用,并可致豚鼠中孕堕胎;对体外培养人蜕膜细胞具杀伤力,早孕大鼠用药后24~48h蜕膜细胞开始损伤、胚胎吸收;对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结合力微弱。结论:L14105对多种啮齿类动物具有很强的终止早孕与中孕活性,其作用靶部位可能为蜕膜细胞。
- 叶金玲方瑞英何俏军王坚
- 关键词:终止妊娠药效学
- 抗早孕新药抗孕唑对大鼠的功能畸变作用被引量:1
- 1996年
- SD大鼠于妊娠d15到仔鼠出生后PN22连续im抗孕唑0.01和0.2mg/kg,另设溶剂对照和甲巯基咪唑阳性对照,对仔鼠作出牙和开眼时间、平面翻正、斜坡转身、听觉惊愕、游泳、开旷场地和Y型水迷宫试验。结果,抗孕唑高剂量组仔鼠体重明显低于活剂组;低剂量组仔鼠长齿时间(10.6±0.7d)和高剂量组开眼时间(13.6±0.9d)较溶剂组(11.4±1.2,15.3±1.0d)提前,其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阳性对照组多项指标改变显著。因此,抗孕唑在抗早孕阈下剂量时,对仔鼠无功能畸变作用。
- 应赢方瑞英范焱王知坚
- 关键词:抗孕唑避孕药
- 抗孕唑配伍米非司酮提高止孕活性的机理(英文)被引量:4
- 1996年
- 目的:研究抗孕唑(DL111-IT)与米非司酮(Mif)合用抗早孕的作用点。方法:用组织学和细胞培养法观察对细胞的损伤;放射配基分析及PAP免疫组化观察子宫胞浆孕酮受体(PR)的影响。结果:两药合用,单用均造成蜕膜细胞坏死,胚胎生长抑制,以合用药组损伤力最强;药物作用于人蜕膜细胞24h的LD_(50)(mg·L^(-1))为:dL111-IT 18.1(15.1—21.4),Mif25.0(23.1—26.9),合用DL111-IT5.0+Mif3.5(1.8—6.5)。im DL111-IT24h及48h的PR与对照组比,含量下降47%,与Mif的结合率不变。结论:DL111-IT使PR数量下降,不影响Mif与PR的结合率,少量Mif即可有效拮抗孕酮;DL111-IT增强Mif对蜕膜细胞的损伤作用,影响胚胎发育而终止早孕。
- 杨波方瑞英
- 关键词:米非司酮抗孕唑蜕膜黄体酮受体
- 抗早孕新药抗孕唑对大鼠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研究
- 1995年
- 测试了抗孕唑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大鼠于孕d6-dl5分别肌注抗孕唑0.01,0.1与0.2mg/kg/d。结果,抗孕唑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后期体重明显较低。三剂量组吸收胎数分别为2.1土2.4,6.7土3.6和11.012.4,显著较高。受试组胎鼠体重、身长和尾长则无显著差异。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检查均无明显畸形。但中、高剂量组胎鼠颅骨骨化不全率(14.7%,20.0%)显著高于溶剂组(1.1%)。因此,除使胎鼠发育轻度迟缓和颅骨骨化不全外,抗孕唑无明显致畸胎作用。
- 应赢方瑞英
- 关键词:抗孕唑抗早孕药引产药致畸性胚胎毒性
- 抗孕唑(DL-111-IT)在恒河猴体内药代动力学被引量:3
- 1995年
- 恒河猴分别iv抗孕唑20%cremophorEL生理盐水液25,12.5及6.3mg·kg-1后,用柱切换HPI(法测定给药后24h内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根据各猴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拟合曲线,均呈二房室动力学模型.其Y1/2a分别为0.38h,0.20h及0.36h;Y1/2β分别为6.60h,10.2h及10.1h;V(C)分别为5.30,1.26和1.48L·kg-1.分别im抗孕唑茶油液50,25和12.5mg·kg-13种剂量后,同上测定血药浓度,各猴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拟合曲线,均呈-房室动力学模型。其Ka分别为0.98h,1.03h及1.45h;Ke为0.42h,0.37h及0.59h;T1/2Ke为1.66h,1.90h及1.16h;T(peak)为1.52h,1.57h及1.09h。
- 骆文莹应赢李志雄范春梅周建华方小聪
- 关键词:抗孕唑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恒河猴
- 抗孕唑注射液及其相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 1994年
- 本实验建立了反相HPLC法测定终止早孕新药抗孕唑(DL111-IT)注射液的含量及其相关物质检查的方法。采用ShimpackODS柱,以炔诺酮为内标,甲醇-水7:3(pH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测得线性范围2~1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RSD为1.02%。分析了注射液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杂质及影响因素。最小检出量为14.32pmol。此法简便、专属、准确,可同时进行含量测定与杂质检查。
- 姚彤炜汪作良
- 关键词:抗孕唑高效液相色谱
- 抗孕唑(DL111-IT)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 1991年
- 大鼠im抗孕唑很快被吸收并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以子宫、卵巢含量最高,其次为肺、心、肾、肌肉,脑、骨中含量较少。大鼠iV抗孕唑后24h,从粪、尿中排出原形药量为0.084±0.039%,168h排出0.396±0.071%。12h内从胆汁排泄的原形药量占给药剂量的1.62±2.04%。可见原药进入体内后很快被代谢。im抗孕唑后1h,注射部位肌肉中的余留量约为给药剂量的50%。t_(1/2)(Ke)=228.812±96.112(min)。
- 骆文莹刘志强李群王临润姚磊
- 关键词:抗孕唑排泄
相关作者
- 方瑞英

- 作品数:33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抗孕唑 四氯化碳 终止妊娠 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 药理
- 杨波

- 作品数:474被引量:4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肿瘤细胞株 低氧 增殖作用 抗肿瘤药物 化合物
- 应赢

-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 研究主题:着床前 胚泡 阿司匹林 抗孕唑 胚胎移植
- 顾芝萍

- 作品数:19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抗生育 抗孕唑 抗生育作用 米非司酮 APOPTOSIS
- 曹霖

- 作品数:18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精子 抗生育作用 醋酸棉酚 抗孕唑 黄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