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篇“ 抗性稳定性“的相关文章
一种杂交水稻抗性稳定性维持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抗性稳定性维持方法,包括:水稻亲本选择;使用分子标记物分别对父本材料与母本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得到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结果;依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分析结果进行水稻...
孙琴 郝明
一种杂交水稻抗性稳定性维持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抗性稳定性维持方法,包括:水稻亲本选择;使用分子标记物分别对父本材料与母本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得到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结果;依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分析结果进行水稻...
孙琴 郝明
文献传递
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风险和抗性稳定性被引量:8
2020年
为明确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防治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抗性风险及抗性稳定性,本研究采用芸豆浸药法对西花蓟马敏感种群初羽化雌成虫进行连续筛选获得抗性种群,根据抗性现实遗传力计算公式分析西花蓟马对上述3种杀虫剂的抗性风险,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并测定抗性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30代抗性筛选,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均达到高水平抗性(44.7、45.5和32.7倍)。西花蓟马对噻虫胺、烯啶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发展速度依次降低,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1503、0.1336和0.1258。对抗性种群在无选择压力下继续饲养10代,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均未能恢复到敏感性水平。抗性选育后,西花蓟马若虫与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缩小,西花蓟马敏感种群及抗性种群若虫对上述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成虫。西花蓟马对烯啶虫胺、噻虫胺和噻虫嗪均存在高抗风险,噻虫嗪的抗性上升速度较慢且抗性稳定性最低。因此,在西花蓟马若虫期使用噻虫嗪有利于西花蓟马防治。
颜改兰王圣印
关键词:西花蓟马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嗪抗性风险抗性稳定性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形式遗传及抗性稳定性研究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可为害豇豆、茄子、花卉等百余种农业、经济作物。该螨具有繁殖力强、世代周期短、活动范围小等生物学特点,加之杀螨剂大量不科学的使用,使其抗药性...
冯楷阳
关键词:朱砂叶螨抗性遗传抗性稳定性
文献传递
截形叶螨对哒螨灵、阿维菌素和阿维·哒螨灵的抗性选育和抗性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明确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对哒螨灵、阿维菌素和阿维·哒螨灵3种田间常用药剂产生抗性的速率和稳定性,为叶螨的抗性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测法,对截形叶螨进行药剂的抗性筛选、衰退和再恢复规律研究。【结果】经过连续30代的药剂汰选,截形叶螨对哒螨灵、阿维菌素和阿维·哒螨灵3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指数分别达到197.50、19.56和12.57;停止喷药后,其抗性都有所下降,其中截形叶螨对哒螨灵的抗性最不稳定,培育至30代后,抗性衰退率达到63.54%,对阿维菌素的抗性较为稳定,抗性衰退率为23.30%;再次恢复用药后,截形叶螨对哒螨灵、阿维菌素和阿维哒螨灵抗性再度回升,以抗哒螨灵品系的抗性恢复最快,药剂汰选30代后,增长率达到了58.47%,阿维·哒螨灵次之(增长率为38.67%),抗阿维菌素的品系抗性恢复最慢,增长率仅为22.86%。【结论】截形叶螨对哒螨灵抗性稳定,停止用药后,敏感性易恢复,对阿维菌素和阿维·哒螨灵的抗性稳定,一旦抗性产生不易衰退,故田间应用时应交替轮换用药。
宋丽雯李妙雯沈慧敏
关键词:截形叶螨哒螨灵阿维菌素抗药性
甘蔗生长中后期品种(系)对螟虫抗性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以螟蛀节率为甘蔗生长中后期抗螟性指标,应用AMMI模型对19个甘蔗品种(系)在3个试验点的螟虫抗性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品种(系)对螟虫的抗性存在显著的环境效应、基因型效应和环境与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其中以环境对总体的变异影响最大。综合甘蔗品种(系)对螟虫的抗性水平和稳定性,粤糖60号和粤甘42号在供试品种(系)中属于对螟虫抗性较高且稳定的品种,柳城03-1137在供试品种(系)中属于对螟虫高感且稳定的品种。
林兆里傅华英高三基许莉萍徐金汉
关键词:甘蔗抗螟性稳定性
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抗性稳定性评价
2013年
为了明确嘉兴市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稳定性,对当地主栽品种及一批新育成品种(系)秧田期、本田期条纹叶枯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年份间一系列品种(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秧田期表现抗性的品种,本田期发病率也较低,如HZ586、春江051、嘉禾218和嘉禾优555秧田期和本田期发病均较轻,水稻品种在秧田期、本田期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高低保持一致。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有差异,但从总体趋势看,抗性强弱保持一致,其中浙粳18 2a发病均最轻,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分别仅为0.87%、0.36%。可见,水稻品种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年份间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曹奎荣朱金良孙祥良陶献国钟雪明王华弟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稳定性
西花蓟马对吡虫啉、辛硫磷和甲维盐的抗性风险和抗性稳定性被引量:16
2012年
为有效控制西花蓟马的危害,采用吡虫啉、辛硫磷和甲维盐药液浸泡芸豆法,分别对西花蓟马敏感种群成虫进行抗性选育,获得抗性种群,应用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抗性遗传和抗性风险.结果表明:经过32代、32代和24代抗性选育,西花蓟马对吡虫啉、辛硫磷和甲维盐的抗性分别达到13.8、29.4和39.0倍.西花蓟马对吡虫啉、辛硫磷和甲维盐的现实抗性遗传力分别为0.112、0.166和0.259,西花蓟马对甲维盐的抗性上升速度最快,辛硫磷次之,吡虫啉最低.经过药剂筛选后,西花蓟马若虫与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较敏感种群显著缩小.停止用药剂筛选后继续饲养12代,西花蓟马对吡虫啉、辛硫磷和甲维盐的抗性水平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都没有恢复到敏感性水平.西花蓟马对吡虫啉、辛硫磷和甲维盐具有较高水平抗性的风险,其中对吡虫啉的抗性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且下降速度较快,因此选用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更合适.
王圣印于毅刘永杰马井玉
关键词:西花蓟马吡虫啉辛硫磷甲维盐抗性风险抗性稳定性
10个棉花品种(系)田间人工病圃黄萎病抗性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2006-2008年以感病品种鄂荆1号为对照,在人工黄萎病圃对10个陆地棉品种(系)进行了黄萎病抗性鉴定。以相对病情指数评价各品种的抗病性,共鉴定出3个高抗品种、2个抗病品种、2个耐病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其中NJ0703、NJ0705、中植棉KV1的发病株率小于20%,病情指数小于10.0,抗黄萎病性达到抗至高抗水平。生物统计分析表明,各品种3年间的相对病指无显著差异,抗病性稳定
张文蔚赵磊王升正姜腾飞齐放军简桂良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病性鉴定
胡瓜钝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筛选及抗性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为了使"以螨治螨"生防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其他防治方法合理结合,通过用玻片浸渍法对不同阿维菌素产品进行了毒力测定,确定了阿维菌素类农药对胡瓜钝绥螨具有中等毒性后,用在室内繁殖的多年未接触过任何农药的胡瓜钝绥螨敏感品系为材料,在实验室内用阿维菌素原粉进行胡瓜钝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汰选,并对筛选出的抗性品系进行抗性衰退、抗性再增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敏感品系经过药剂汰选18次繁育54代后,LC50值由敏感品系的2.527 0mg.L-1上升到163.293 0mg.L-1,该胡瓜钝绥螨抗性品系的抗性倍数是敏感品系的64.62倍;抗性品系的抗性发展趋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方程为y=120.4141/[1+e(4.88914-0.0935x)];筛选出的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稳定,繁育60代后抗性衰退至原有抗性的78.46%,60代到120代衰退缓慢,抗性水平最后稳定在敏感品系的10倍以上;当抗性衰退到原有水平的1/5左右时,再用阿维菌素原粉药剂汰选8次饲养24代后,抗性迅速上升至敏感品系的43.72倍。研究结果说明胡瓜钝绥螨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趋势发展迅速,筛选出的胡瓜钝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即使停止用药后抗药性会较长时间保持在中等抗性水平;该抗性品系在田间应用可降低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为综合防治创造有利的条件。
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
关键词:胡瓜钝绥螨敏感品系抗性品系阿维菌素毒力测定

相关作者

曾玲
作品数:566被引量:2,786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火蚁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红火蚁 桔小实蝇 美洲斑潜蝇 种群 生命表
黄所生
作品数:129被引量:472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褐飞虱 水稻品种 生物型 水稻 稻瘿蚊
陈万权
作品数:280被引量:1,33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矮腥黑粉菌 小麦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
张宏军
作品数:229被引量:1,140H指数:19
供职机构: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除草剂 农药 登记 除草 组合物
韦素美
作品数:84被引量:379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型 稻褐飞虱 稻瘿蚊 褐飞虱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