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3篇“ 抗条锈性“的相关文章
国际小麦种质监测与评价
2024年
病是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重要病害,不断培育和种植病品种是最绿色、经济的防治措施。为了发掘新源,2013—2023年对376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进行了连续10 a的病鉴定。结果显示,表现病的材料有88份,占供试材料的23.404%。筛选出免疫及高材料26份、中材料62份、慢材料192份。在含已知基因的材料中,携带有Yr3、Yr5、Yr15、YrZH22的材料表现为免疫和近免疫,携带有Yr1、Yr2、Yr3a、Yr4a、Yr3b、Yr4b、YrDa1、YrDa2、Yr16、Yr13、Yr25、Yrsp、YrH46等多个或单个病基因的材料表现为中。表现免疫或高的材料可在病育种中进一步利用,表现为慢型和基因未知的材料需进一步根据农艺状、源背景加以研究和利用。
汪恒兴张礼军周刚周洁张文涛白玉龙白斌杨芳萍郭莹鲁清林王小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
88份四川省小麦后备品系评价及基因的分子检测
2024年
为了解四川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育成品系对当前主流小麦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生理小种的水平和所含基因情况,利用当前主流生理小种CYR32和CYR34对88份四川省后备小麦品系进行苗期鉴定,并通过7个已知基因Yr5、Yr9、Yr10、Yr15、Yr17、Yr18和Yr26对其所含重要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在苗期有85份小麦品系对CYR32表现为病,有86份对CYR34表现为病,分别占供试品系总数的96.59%和97.73%,其中川麦815和川麦809均对CYR32和CYR34表现为感病。在85份后备小麦品系中检测到基因,其中有35份携带Yr5,有4份携带Yr9,有1份携带Yr10,有50份携带Yr15,有50份携带Yr17,有1份携带Yr18,有36份携带Yr26;仅川麦815、蜀糯麦2284和蜀麦2255未检测到上述7个基因;基因聚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6份小麦品系携带2个及以上基因,表明四川省后备小麦品系利用病基因聚合育种的比例较高。
张兴宗黄亮夏先全张华陈万权夏崇靖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评价分子检测
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遗传分析
2024年
为明确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基因类型及其数量,为该品种病基因的合理应用提供支撑。2022年对小麦遗传群体(铭贤169/陇鉴9828)的F1、F2单株及其双亲材料的幼苗分别接种CYR34、CYR32及新菌系ZS的单孢菌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陇鉴9828苗期对菌CYR34、CYR32表现中,对菌新菌系ZS表现高,铭贤169表现高度感病。分别接种菌CYR34、CYR32后,F1代表现感病,F2代单株感表现分离,符合1R:3S的分离比值;接种菌新菌系ZS后,F1代表现病,F2代植株感表现分离,符合3R:1S的分离比值。说明陇鉴9828对菌CYR34、CYR32的苗期均由1对隐基因控制,对菌新菌系ZS的苗期由1对显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可对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在生产和育种中应用提供参考。
虎梦霞王万军曹世勤贾秋珍贾秋珍黄瑾张勃李玲
关键词:冬小麦条锈病苗期
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成株期评价及重要基因的分子检测
2023年
【目的】明确云南省小麦主要育成品种及重要基因的分布状况,为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9—2022年连续3年分别在云南省小麦病常年重发区昆明市嵩明县和曲靖市师宗县2个试验点对73个云南小麦育成品种及拟检测的近等基因系进行成株期评价;利用分子标记检测Yr5、Yr9、Yr10、Yr15、Yr17、Yr18和Yr26等重要基因在供试品种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在73个供试品种中,凤麦34田间表现高,占供试品种的1.4%;墨巴66、云麦34、凤麦39、云麦56、云麦68、云麦110、云麦112、滇麦7号、云麦80和云麦83等10个品种表现慢,占供试品种的13.7%;其余62个品种表现感病,占供试品种的84.9%。73个供试品种中均未检测到Yr5和Yr15基因,其中,42个品种(占57.5%)检测到Yr9基因,17个品种(占23.3%)检测到Yr17基因,11个品种(占15.1%)检测到Yr18基因,7个品种(占9.6%)检测到Yr26基因,5个品种(占6.8%)检测到Yr10基因。【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整体水平较低,对少数表现慢且生产上仍在利用的品种,如云麦56、云麦68、云麦110、云麦112、滇麦7号、云麦80和云麦83等,建议在生产上加大应用。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主要携带的基因有Yr9、Yr17、Yr18、Yr26和Yr10等,但均已失效,应压缩应用或与其他有效病基因聚合使用,并引入当前有效的基因Yr5和Yr15到云南小麦生产品种中。
何迟丁明亮李明菊秦世宏王琼仙殷慧莲
关键词:成株期抗性评价抗条锈基因分子检测
小麦种质红农1号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全世界的小麦年总产量超过6.2亿吨,能够满足全球30%以上人口的食物需求,小麦作为重要粮食作物维系全球人类生计。小麦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列入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均因病的影响出...
李宏胜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基因定位
小麦品种红农1号遗传分析
2023年
小麦病是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新病品种进行基因合理布局可控制小麦病,本文利用鉴定方法评价苗期和成株期红农1号对流行小麦菌生理小种的,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检测其适合度,确定病基因数目、显隐及遗传方式,并对CYR34的菌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红农1号对菌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4均表现为病,尤其是对CYR31和CYR34表现为近免疫;田间接种CYR34成株期红农1号表现为近免疫。红农1号/高原448杂交群体中苗期F1代均表现高,F2代中240株表现病,75株表现感病,符合3∶1的/感分离比例;成株期F1代表现高,F2代中218株表现病,58株表现感病,符合3∶1的/感分离比例。综上可知,红农1号对CYR34具有全生育期,其由1对显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红农1号病基因的定位和病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
李宏胜郭阳王海庆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小麦资源抗病基因
107个山东小麦品种评价及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山东小麦品种对病的水平,选择菌优势流行生理小种对107个山东小麦育成品种分别进行室内苗期鉴定和田间成株期鉴定,并利用与已知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Yr36和Yr62)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鉴定结果表明,7个品种在苗期、25个品种在成株期对菌生理小种具有中及以上水平,其中济宁13号表现为全生育期中,济麦262、烟农836、菏麦17等24个品种表现为成株期中或高。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携带Yr9、Yr10、Yr18和Yr62基因的品种分别有27、27、5和12个,未检测到携带Yr5、Yr15、Yr26和Yr36基因的品种。本研究还发现,2012年以前审定的山农18、德961、金铎1号等23个品种仍然具有较好的成株期水平,而2012-2019年育成的20个品种中,仅济麦262和烟农836具有中及以上水平的成株期
郑良梅杨慧徐晓伟童朝阳蔺瑞明冯晶冯晶王凤涛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分子检测
62份甘肃小麦品种(系)评价及病基因检测被引量:3
2023年
为探明甘肃主栽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病的水平及部分病基因的分布,本研究利用小麦菌主要流行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62份甘肃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开展温室苗期分小种鉴定及田间自然发病圃成株期鉴定,并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其所携带的基因。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2份小麦材料中,有61份(98.4%)、53份(85.5%)、45份(72.6%)及32份(51.6%)材料分别对CYR31、CYR32、CYR33和CYR34表现病。结合成株期病鉴定结果,20份(32.26%)材料表现全生育期,21份(33.87%)材料表现成株期,21份(33.87%)表现为感病。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携带Yr17、Yr26、Yr29、Yr30、YrAK58、Yr75、Yr78、Yr80、Yr82、YrSP、QYrqin.nwafu-2BL和QYr.nwafu-4BL基因的材料分别有5、14、4、24、6、16、4、9、4、3、42和12份,同时携带2~6个病基因的材料分别有18、14、9、2和1份,占71.0%。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当前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水平及所携带的病基因,为小麦病育种及病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建雄严浩浩曹世勤贾秋珍李彦兵伏松平韩德俊康振生曾庆东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分子检测
成株与全生育期基因聚合培育小麦新品种被引量:2
2023年
聚合成株期基因和全生育期病基因是小麦病菌源越夏区甘肃陇南小麦生产中重要的育种策略,可以减轻致病小种定向选择压力、兼顾苗期和成株及提高品种病持久。本研究利用常规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病品种‘兰天15号’‘兰天26号’和品系‘C69-17-13-14-15-6-1’作为病基因供体亲本,聚合成株期基因Yr30/Lr27/Sr2,全生育期病基因Yr9、Yr37/Lr17/Sr38和YrZH84,对杂交组合‘兰天26号’ב兰天15号’和‘C69-17-13-14-15-6-1’ב兰天26’的后代进行鉴定与目标基因分子检测,育成了适宜在病越夏核心菌源区甘肃陇南山旱地推广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兰天132’(Yr9+Lr37/Yr17/Sr38+Yr30/Lr27/Sr2+YrZH84)和‘兰天196’(Yr9+Lr37/Yr17/Sr38+Yr30/Lr27/Sr2),其苗期均对主要流行小种CYR33免疫,对CYR34感病,田间成株期对混合菌(CYR32、CYR33、CYR34、Gui22-1、ZS等重要流行小种)高至免疫,并具有较好的和丰产。基因聚合新品种‘兰天132’和‘兰天196’有望成为我国病西北越夏核心菌源区陇南小麦生产中持久新品种。
白斌杜久元何瑞杜晓霖郭莹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基因聚合
44份青海小麦品种(系)评价及病基因检测
2022年
【目的】探明青海主栽与后备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病的水平及部分病基因的分布,为青海省高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小麦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44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全生育期和成株期鉴定,利用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24、Yr44的侧翼分子标记检测其病基因的分布。【结果】在供试的44个小麦品种(系)中,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1份(70.4%)材料对CYR31表现病,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5份(79.5%)材料对CYR32表现病,青麦1号、青春38、YZ282等35份(79.5%)材料对CYR33表现病,互麦13、云繁105、稷麦8号等35份(79.5%)材料对CYR34表现病;青春533、青春38、青春39等20份材料(系)表现成株期,占供试品种的45.4%,其中GY363和GY856表现免疫,15-34-3、HYNM19-2和互紫麦1号等11份小麦品种表现高,青春38、青春39和稷麦8号等7份小麦品种(系)表现中,分别占总数的4.5%,25.0%和15.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34-3、HYNM19-2、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5基因,云繁105、稷麦8号和15-34-3等11份(25.0%)材料可能携带Yr9基因,青春533、青春38、40-12-86等4份(9.1%)材料可能携带Yr10基因,互紫麦1号、YGW-46、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15基因,青麦5号、稷麦8号及15-34-3等15份(34.1%)材料可能携带Yr24基因,宁春51、15-34-3、19399-11等8份(18.1%)材料可能携带Yr44基因,其中航远L621未携带这6个病基因,但是全生育期表现病。【结论】青海省部分小麦品种(系)较高,今后应减少含有Yr9基因小麦品种的使用,加大含有多个病基因组合品种选育的力度。
张学飞陈建雄刘耀霞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抗条锈病基因

相关作者

井金学
作品数:146被引量:684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条锈病 抗条锈性 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冯晶
作品数:93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条锈病 小麦 小麦条锈病 抗条锈性 抗条锈病
徐世昌
作品数:169被引量:1,84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 抗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曹世勤
作品数:176被引量:676H指数:17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抗条锈性
商鸿生
作品数:261被引量:1,684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条锈病 抗病性 条锈菌 小麦条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