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抗病毒颗粒“的相关文章
抗病毒颗粒现代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分析
2024年
抗病毒颗粒由经典名方“白虎汤”“清瘟败毒饮”“菖蒲郁金汤”加减化裁而成,由板蓝根、石膏、芦根、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方面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的治疗。然而,抗病毒颗粒的现代研究较为薄弱,系统性不强,亟待采用现代评价手段“说明白讲清楚”抗病毒颗粒疗效及其起效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抗病毒颗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现代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为抗病毒颗粒的二次开发与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田世民谢锦蔡信福尚强李东韩丽张定堃郑川
关键词:抗病毒颗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一种中药抗病毒颗粒的在线质量监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抗病毒颗粒的在线质量监控方法,涉及中药颗粒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量的合格中药抗病毒颗粒,确定所述中药抗病毒颗粒的成分信息;对所述定量的标准中药抗病毒颗粒进行溶解后获得样品溶液,对...
蔡信福李东尚强巫登菊郑文林余政国董美凤张文静魏方勇
一种能方便过滤掉抗病毒颗粒的纺丝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锦纶长丝的熔融纺丝领域的一种能方便过滤掉抗病毒颗粒的纺丝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上方设有通道板,实现熔体通过密封垫片注入通道板,再由初分配板分配到盖网上,初分配板就形成了向上方向的反压,直至达到正常纺...
刘蓉章再稳庞海峰龚剑兵
一种抗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称取物料板蓝根、石膏、地黄、广藿香、连翘、芦根、郁金、石菖蒲、知母,以上九味,知母粉碎成最粗粉,加80%~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65...
李东尚强蔡信福巫登菊郑文林余政国董美凤张文静魏方勇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和GC-MS技术的抗病毒颗粒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快速鉴定抗病毒颗粒的化学成分。方法:UPLC-Q-Orbitrap HRMS采用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TMC18色谱柱(3 mm×100 mm, 2.6μm),以甲醇-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精确质荷比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数据对抗病毒颗粒的醇溶性成分进行快速鉴定。GC-MS选用Agilent 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250μm, 0.25μm),载气为氮气;质谱采用EMV模式:增益因子1.00。将色谱峰信息与NIST标准质谱库进行检索对比,对抗病毒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从抗病毒颗粒中共鉴别出了155个化合物,包括木脂素类8个、黄酮类15个、香豆素类9个、生物碱类9个、有机酸类31个、糖类6个、萜类38个、氨基酸类6个、核苷类7个、苯乙醇苷类11个和其他类化合物15个。结论:建立了抗病毒颗粒UPLC-Q-Exactive MS和GC-MS的分离鉴定方法,为阐释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田世民谢锦尚强黄浩洲李东张定堃韩丽郑川
关键词:抗病毒颗粒裂解规律
连贯抗病毒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含量测定
2023年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提升院内制剂连贯抗病毒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YMC-Pack Pro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建立10批次连贯抗病毒颗粒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了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咖啡酸的含量。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色谱峰,并测定连翘酯苷A、连翘苷及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13.22~18.05、2.432~3.540、0.2711~0.3428 mg·g^(-1)。结论:本文通过指纹图谱定性、含量定量方式,多维度提升院内制剂连贯抗病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水平。
陆杰霖郭曼曼殷文娟钱叶飞汪怡
关键词:HPLC指纹图谱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抗病毒颗粒对甲型流感作用机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3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抗病毒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检索抗病毒颗粒中9种药物的有效化合物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甲型流感相关靶点,找到抗病毒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和Cytoscape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通路-疾病药理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进一步构建甲型流感小鼠模型,观察抗病毒颗粒对肺组织病理和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10、IL-1β、IL-6水平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抗病毒颗粒活性成分74种,作用靶点260个,甲型流感相关靶点1379个,其中包括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IL-10等药物与疾病共同关键靶点30个;获得GO生物过程366条(P<0.05)和KEGG富集信号通路136条,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17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发现,阳性药组(奥司他韦)和抗病毒颗粒组均可显著缓解甲型流感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能够升高IL-2、IL-10表达水平,抑制IL-1β、IL-6的表达。结论:抗病毒颗粒可以抑制甲型流感小鼠机体过激的免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IL-17、TNF、Th17等信号通路有关。
张燕王瑞琪韦丽妮曹志文雷倩赵宁赵宁
关键词:甲型流感抗病毒颗粒网络药理学炎症因子
银马抗病毒颗粒抗炎解热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银马抗病毒颗粒抗炎、解热的作用及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法、琼脂肉芽肿法评价银马抗病毒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内毒素致实验兔发热模型,评价银马抗病毒颗粒的解热作用。采用Bliss法测定银马抗病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_(50))和95%可信区间。结果:银马抗病毒颗粒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肉芽组织的增生,能减少内毒素致发热实验兔体温的变化值,小鼠口服给药的LD_(50)为397.203 g/kg,95%的可信区间为379.699 g/kg~415.514 g/kg。结论:银马抗病毒颗粒具有抗炎、解热的作用,小鼠灌胃给药的LD_(50)为397.203 g/kg。
张俊明周艳艳郑国安徐丽瑛肖小华丁琦
关键词:抗炎解热急性毒性试验
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为对照药,评价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缩短病程/热程作用、中医证候改善作用,进一步验证抗病毒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提供临床参考与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
张舒华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抗病毒颗粒临床疗效观察
COVID-19疫情下青翘抗病毒颗粒联合复方银柴颗粒治疗218例风热夹湿证普通感冒的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青翘抗病毒颗粒联合复方银柴颗粒治疗COVID-19疫情下风热夹湿证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2月~4月呼吸门诊就诊的风热夹湿证普通感冒患者218例,其中轻度患者给予复方银柴颗粒及青翘抗病毒颗粒,温开水冲服,1 d 3次,中度患者给予复方银柴颗粒及青翘抗病毒颗粒,温开水冲服,1 d 6次,疗程7 d。结果:轻度患者痊愈率为79%,有11例患者合并使用了抗菌药物,中度患者痊愈率为100%,有3例患者合并使用了抗菌药物,两组均未发生重症病例。轻度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为1.7 d,而中度组为2.2 d。治疗3 d后各症状基本消失,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COVID-19疫情下青翘抗病毒颗粒联合复方银柴颗粒治疗风热夹湿证普通感冒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能缩短感冒病程,缓解各种症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但需要更高等级证据加以验证。
曾珠路冰清李文元黄青松阎博华王武军唐健元
关键词:普通感冒

相关作者

曾德成
作品数:28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抗病毒颗粒 萹蓄 HPLC 补骨脂 药物组合物
史权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抗病毒颗粒 药渣 氮磷钾 可调节 有机质含量
张定堃
作品数:272被引量:1,399H指数:21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附子 中药 青黛 掩味 饮片
成旭东
作品数:45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微丸 葛根黄酮 中药 指纹图谱 挤出滚圆法
肖四飞
作品数:18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患者 冲剂 疗效 抑郁症 抗病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