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27篇“ 护理安全“的相关文章
- 护理安全
- 本书是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文件精神,在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编写的专科护理岗位规范化培训丛书之一。本书约20万字,介绍了设计护理对象安全、护理主体安全、护理...
- 左月燃编著
- 关键词:护理
- 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食管癌外科临床护理的研究
- 2025年
- 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食管癌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具体包括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观察组中更低(P<0.05),以上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外科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引入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并大幅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此策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单良
-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食管癌外科临床护理护理效果
-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在介入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在介入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南昌大学某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介入室收治的122例行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1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干预应用于介入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提升介入室护理安全管理。
- 涂莹钟雯周亮陈文宇刘连
- 关键词:细节护理介入室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
- 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2025年
- 探究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小儿安全性护理管理的临床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名住院患儿,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50名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50名患儿则纳入对照组,采取的是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危险事件发生的对比结果中,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家庭成员对患儿护理管理满意度,两组对比中研究组较高(P<0.05)。结论 在儿童中实行细致的管理,可以使护理管理的品质得到更好的改善,而且还能减少护士的危险事件,还能让患者的家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 王帆
- 关键词:小儿护理细节管理护理风险事件
- 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观察门诊注射室管理中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对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管理后患者的安全情况能否提升。方法 以我院2023年1月~2024年收诊的12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在门诊注射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对患者管理后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对患者护理后管理质量提升,推广价值更高。
- 陈超超
-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门诊注射室
- 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践中融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所产生的实效。方法 于2022年6月到2023年12月之间,选择我院心脏科医师20人和13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随机抽样方法,将被试分成两个组别,各68名患者。采用随机取样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每组68人,对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而实验组则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收集两组病人的护理后各数据。结果 对两组病人进行了护理敏感质量评定,治疗前、中、后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各种层次的心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改善(P<0 0 5)。在护理效能上,实验组在“分级执行”“患者辨识”及“高风险风险评价”上有显著不同。在护理质量敏感指数方面,高危药品的使用与使用及技术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将护理敏感指标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地促进护理行为的标准化,确保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推动医疗质量的提高。
- 谭坤
-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 妇产科手术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风险管理研究
- 2025年
- 本论文的目标是研究和探讨妇产科手术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将手术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1名患者,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评分观察和比较。论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包括心理状况(89.33±2.66)、生理状况(85.16±2.64)、躯体状况(90.36±3.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在护理操作(92.10±2.90)、护理态度(95.62±2.19)、护理水平(96.62±2.96)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洪岩
-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监测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医疗信息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采集处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患者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输入时序深度网络进行处理,得到风险特征数据;第二采集处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患者的...
- 李丹戴爽韩晓宇
- 护理快速反应对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评估护理快速反应对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老年病房收治的210例慢性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安全管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快速反应),各105例。对比两组护理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工作能力、患者诉求感知力、职业素养、反应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0);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37)。结论: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加用护理快速反应,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陈陆婷朱桂花陈敏
- 关键词: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 护理安全管理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5年
- 旨在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肾功能、血压控制、营养状况及贫血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慢性肾衰竭安全管理护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指标、血压控制指标、营养状况改善指标及贫血状况改善指标,并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肾功能、血压控制、营养状况及贫血状况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血清尿酸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总蛋白、前白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能显著提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该患者群体的护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策略。
- 林子渝
-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 潘丽

-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内科病房 安全指标
- 赵庆华

- 作品数:429被引量:5,035H指数:3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护士 健康教育 老年人 护理 冠心病
- 刘义兰

- 作品数:275被引量:6,23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护士 护理 人文关怀 住院患者 护理管理
- 葛学娣

- 作品数:63被引量:7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安全管理 应急救援 护理安全
- 屈红

- 作品数:77被引量:33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安全 呼吸机 低年资护士 护士 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