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篇“ 拟钉螺“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血防专业人员钉螺钉螺鉴别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云南省血吸虫病防治(血防)专业人员对钉螺钉螺形态差异的鉴别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钉螺钉螺调查工作的干扰程度。方法在云南省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采集钉螺钉螺,利用线上问卷调查和实物盲测两种方法调查血防专业人员对两种螺的鉴别能力,统计判断正确率、误判率和漏判率。采用统计软件SPSS 25.0建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血防专业人员钉螺判断正确率的因素。结果问卷调查和实物盲测结果显示,云南省血防专业人员钉螺判断总正确率分别为56.77%(2305/4060)和68.28%(1556/2279)。线上问卷调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比值比(odds ratio,OR)=1.24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3,1.441),P<0.05]、职称[OR=0.628、1.741,95%CI:(0.453,0.871)、(1.109,2.734),P均<0.05]、工作年限[OR=0.979,95%CI:(0.971,0.987),P<0.05]和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达标分类[OR=1.410、0.293、0.523,95%CI:(1.103,1.804)、(0.237,0.361)、(0.416,0.657),P均<0.05]是云南省血防专业人员钉螺鉴别正确率的影响因素。校正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血防专业人员发生误判的概率是女性的1.179倍[OR=1.179,95%CI:(1.006,1.382),P<0.05],消除有螺地区血防专业人员发生误判的概率是消除无螺地区的1.474倍[OR=1.474,95%CI:(1.145,1.898),P<0.05],传播阻断有螺地区和消除有螺地区血防专业人员发生漏判的概率分别是消除无螺地区的0.284倍[OR=0.284,95%CI:(0.225,0.359),P<0.05]和0.523倍[OR=0.523,95%CI:(0.412,0.664),P<0.05]。现场实物盲测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381,95%CI:(1.677,3.381),P<0.05]、职称[OR=1.688,95%CI:(1.103,2.582),P<0.05]、工作年限[OR=0.970,95%CI:(0.956,0.984),P<0.05]和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达标分类[OR=0.262、0.593,95%CI:(0.188,0.364)、(0.420,0.837),P均<0.05]是云南省血防专业人员钉螺鉴别正确率的影响因素。校正�
崔晓宋静李春英王洪琼杜春红沈美芬杨早改史欣平李石柱董毅
关键词:钉螺拟钉螺漏判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一种钉螺及其寄生吸虫尾蚴的分子鉴定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种钉螺及其寄生吸虫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了解其种属分类地位。方法采集云南省祥云县钉螺钉螺,压碎镜检采集螺软体腹足部组织,并观察其体内尾拗寄生情况。采用逸拗法采集钉螺寄生的不同形态尾拗,螺体组织和尾拗样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扩增螺体内16S核糖体RNA(16S rRNA)、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28S核糖体DNA(28S rDNA)基因及其体内寄生吸虫尾拗的NADH脱氢酶亚基1(ND1)、28S rfNA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鉴定样本螺和寄生吸虫种属。结果共检测钉螺样本382只,发现无叉形、双叉形、燕子形等3种形态吸虫尾拗,阳性率分别为20.94%(80/382)、3.40%(13/382)、7.07%(27/382)。基于16S rRNA、COI、28S rDNA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显示,该钉螺与滇池德拉维螺(Delavaya dianchiensis)同源性较高、聚在同一个分支。基于ND1、28S rDNA4基因的序列分析显示,无叉形尾拗吸虫属侧殖吸虫科,燕子形尾拗吸虫属孔肠科,双叉形尾拗吸虫可能为不同于中华血吸虫(Schistosoma sinensium)和勾形卵血吸虫(Schistosoma ovuncatum)的另一种血吸虫。结论初步了解了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及其寄生吸虫种属分类,但更明确的分类关系和危害性等尚有待深入研究。
杜春红吕山张云李石柱熊孟韬何志海李志华吴明寿孙佳昱任银本陈春琼顾琼王云松董毅
关键词:拟钉螺钉螺吸虫尾蚴16SRRNA基因COI基因血吸虫病
基于COI基因片段的钉螺种类鉴定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COI基因片段在钉螺种类鉴定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来自福建省内多个地区的疑似钉螺标本,用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后,取出螺肉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的方式扩增COI基因序列片段并测序,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物种。结果共采集到标本13份,通过形态学方法将样本鉴定为福建境钉螺属。所有标本经实验扩增到长度为515~598bp的COI基因片段。13份标本中11株的COI基因片段与γ钉螺属最为相似(88.96%~97.82%),另外2株分别与钉螺属下的武鸣钉螺(87.08%)及新钉螺属下的开放新钉螺(88.55%)最为相似。在属水平上,13份标本中仅有1份的形态学鉴定结果与基因鉴定结果吻合,其余12份样本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均与基因鉴定不同,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COI基因检测可快速对钉螺亚科作出准确判断,但对属水平的鉴定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柯雪梅邱旻林陈鑫葛婧郭志南程明基陈清陈国伟
关键词:COI基因物种鉴定
基因鉴定技术在钉螺亚科物种鉴定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钉螺亚科内物种是多种并殖吸虫及亚洲组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对防控相关寄生虫病有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个体小、形态特征不明显等问题,传统方法难以对钉螺亚科内物种作出准确的鉴定。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基因鉴定法变得日趋成熟,这使得快速、准确的鉴定钉螺亚科物种成为了可能。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基因鉴定法中常用的基因片段及其在钉螺亚科分类鉴定方面的应用情况,讨论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邱旻陈清柯雪梅
关键词:物种鉴定基因鉴定寄生虫病
中国钉螺属两新种记述(中腹足目,盖口螺科)被引量:6
2010年
报道了采自福建省建瓯市和华安县的钉螺属Tricula2新种,分别命名为建瓯钉螺T.jianouensis sp.nov.和华安钉螺T.huaanensis sp.nov.,并与近似种福建钉螺比较。上述两种螺类,均为斯氏并殖吸虫第1中间宿主。
程由注吴小平李莉莎
关键词:拟钉螺属
钉螺亚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钉螺亚科/(Triculinae/)隶属腹足纲/(Gastropoda/)、圆口螺科/(Pomatiopsidae/)。现有12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地区。我国已报道50余种。其中钉螺、新钉螺、罗氏螺可作为...
关飞
关键词:拟钉螺COIITS1
文献传递
钉螺及其传播的血吸虫的种系发生被引量:1
2009年
钉螺可作为多种亚洲血吸虫和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对其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正逐渐深入。亚洲血吸虫的起源归属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中华血吸虫的研究有望为其提供参考。该文从形态学、种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4个方面阐述了钉螺亚科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华血吸虫及其相关的亚洲血吸虫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飞牛安欧
关键词:拟钉螺血吸虫种系发生
斯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钉螺属一新种记述(中腹足目,盖螺科)被引量:3
2009年
为调查斯氏并殖吸虫钉螺宿主,现场采集螺标本,进行形态分类和生态考察及螺体寄生虫检查。发现钉螺属(Tricula)一新种,命名为建欧钉螺(Tricula jianouensissp.nov.),螺壳高3.125 mm,壳宽1.600 mm,体螺层高1.125 mm,壳口长径1.275 mm,壳口宽径0.925 mm。螺口外缘翘起呈铲状;轴缘与外缘形成较窄夹角,内唇嵴明显高出,与体螺层间有一沟状隙。齿舌每一横列有7枚齿,齿式:2-1-2/2-2.3-1-3.11(14).14(15)。该螺充当斯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斯氏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为0.11%。
程由注吴小平李莉莎林陈鑫江典伟
关键词:宿主
斯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钉螺属两新种报告(中腹足目,盖螺科)
作者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3月分别在福建北部的建欧市与福建西南部的华安县进行肺吸虫病疫源地调查,检查钉螺,发现螺体感染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并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该螺的贝壳和齿舌的形态特征,并将之与近似种比较,...
程由注吴小平李莉莎方彦炎林陈鑫李燕榕
关键词:斯氏并殖吸虫拟钉螺属中腹足目
文献传递
SSR-PCR技术研究9种钉螺的遗传变异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9种钉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钉螺从基因水平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技术对海峡两岸4省7地的钉螺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按Nei的方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应用SPSS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各地钉螺标本的PCR产物呈多态性,其中台湾邱氏钉螺与中国大陆钉螺地域株遗传距离为0.7391~0.9130;向氏钉螺和秉氏钉螺间扩增产物相似性最大,遗传距离为0.2174;神农架钉螺与向氏钉螺、秉氏钉螺的遗传距离为0.3333~0.3913;十堰钉螺和洪山钉螺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6;福建钉螺与湖北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3913~0.7000;武鸣钉螺与湖北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6667~0.8889。结论9种钉螺在基因水平上至少可以分为4类:1)向氏钉螺、秉氏钉螺和神农架钉螺为一类;2)洪山钉螺和十堰钉螺为一类;3)武鸣钉螺为一类;4)福建钉螺为一类。台湾邱氏钉螺应为钉螺
张波牛安欧任伟关飞
关键词:拟钉螺

相关作者

董毅
作品数:86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疫情 疫情分析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关飞
作品数:29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拟钉螺 信号通路 并殖吸虫 血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
杜春红
作品数:115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研究主题:鼠疫 血吸虫病 小型兽类 钉螺 单克隆抗体
牛安欧
作品数:60被引量:252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旋毛虫 湖北钉螺 日本血吸虫 RAPD DNA
刘月英
作品数:32被引量: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淡水贝类 瓣鳃纲 蚌科 腹足纲 三角帆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