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8篇“ 指缺损“的相关文章
-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的临床使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以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4~54岁;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5 cm~5.0 cm×3.0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手术时间3~83 h。所有患者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皮瓣切取面积3.5 cm×2.0 cm~5.2 cm×3.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外观、质地及供区并发症,并采用Dargan功能标准评定手指功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未见明显并发症。其中3例修复手指掌侧缺损创面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5~9 mm。患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3例,良5例。结论: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皮瓣厚薄适中,手术切取方便,术后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供区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 吴穷江吉勇范江来张德玉王金玉
- 关键词:骨间后动脉
- 游离携带不同神经的双侧第二趾侧方皮瓣修复同手二指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携带不同神经的双侧第2趾侧方皮瓣修复同手2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20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对31例伴有2指部分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吻合趾背神经(趾背组)与趾底神经(趾底组)的第2趾胫侧皮瓣进行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2 cm×1.5 cm~1.8 cm×1.3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1.7 cm~2.0 cm×1.5 cm。皮瓣供区以全厚皮片植皮。术后对患者受区(患指外观满意程度、有无痛觉过敏、指端耐寒性、指端两点辨别觉、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和供区(足趾活动度、植皮恢复、趾端感觉及对穿鞋行走有无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受区皮瓣及供区趾腹两点辨别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受区手指外观满意度、有无痛觉过敏、指端耐寒性方面无明显差异,指间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趾背组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5±1.5)mm优于趾底组(9.5±1.5)mm(P<0.05)。供区足趾活动度、植皮恢复、穿鞋行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趾背组供趾胫侧趾腹感觉方面为(7.5±1.5)mm优于趾底组(10.5±1.5)mm(P<0.05)。结论在指端缺损修复中,切取趾背神经的第2趾胫侧皮瓣较切取趾底神经的第2趾胫侧皮瓣感觉恢复更好,并能减少供区损伤。
- 吕文涛巨积辉徐磊侯绍鹏李建宁葛成伟蒋国栋
- 关键词:指端缺损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 黑猩猩咬伤致指缺损人工真皮植入修复1例临床报告
-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灵长目,人科,黑猩猩属,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在日常生活中,黑猩猩致伤的案例在国内并不多见,医疗类文献中也鲜有报道,这与人类和黑猩猩接触的几率较低相关。目前与黑猩猩接触相对较多的人...
- 姜南星包一涵韦德鹏孙婷王冰唐华民
- 关键词:指缺损人工真皮
- 骨延长技术在手指缺损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延长技术在手指缺损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Ⅲ度及以上手指缺损患者8例共9指,所有患指一期行外固定架指骨延长术、二期行全形再造术。二期全形再造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观察再造手指指骨愈合、成活情况及足拇甲骨瓣供区愈合情况。结果所有全形再造手指指骨一期骨愈合,全部成活,未发生骨不连和术后血管危象。足拇甲骨瓣供区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3例,自行愈合6例。结论骨延长技术用于手指缺损全形再造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郝丽文陈超王增涛
- 关键词:手指缺损
- 小儿四指缺损再造一例
- 2017年
- 患儿女,9岁,因烧伤致右手示、中、环、小指缺损8年入院。查体:右手背大面积瘢痕挛缩,示、中、环、小指Ⅳ度缺损、并指畸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90°畸形(图1)。X线片示:右手示、中、环、小指近指间关节以远缺如、第2~5掌指关节脱位(图2)。
- 程栋杨胜相王再领宋杰张明慧
- 关键词:指缺损掌指关节脱位小儿并指畸形近指间关节X线片示
- 指侧方皮支链皮瓣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缺损的疗效对比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指侧方皮支链岛状皮瓣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缺损的效果及优点和缺点。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对采用指侧方皮支链岛状皮瓣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病例各45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指侧方皮支链皮瓣有34例顺利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泡,11例出现轻度度淤紫水泡,全部皮瓣成活;术后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顺利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泡,10例出现重度淤紫水泡,8例出现中度淤紫水泡,6例出现轻度淤紫水泡,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及换药对症治疗,7例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全层坏死,其他皮瓣均成活。对成活皮瓣随访0.5-2年,皮瓣色泽、质地比较,指侧方皮支链皮瓣优于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两组感觉恢复情况比较,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较指侧方皮支链皮瓣感觉恢复效果好。两组患指屈伸功能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指侧方皮支链皮瓣成活、外观色泽、质地方面明显优于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指侧方皮支链皮瓣临床效果更好。
- 伍关艺邱辉梁伟强李春光李冠军曾辉徐亚非
- 关键词:显微外科
- 数字医学技术在手指缺损再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技术在手指缺损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64例手指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手指缺损再造中采用数字医学技术,比较两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指再造后优良率为81.3%,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为62.5%)(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缺损再造患者中采用数字医学技术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丁德伟解济红王洪财谭轩昂
- 关键词:数字医学技术
- 组合足拇甲瓣在手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对单纯足拇甲瓣在手指缺损修复方法的改进。方法:总结双足拇甲瓣在手部创伤中临床应用5例。结果:5例全部存活,对供区的功能影响很小。结论:组合拇甲瓣在手部创伤应用过程中,皮瓣设计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王虔
- 关键词:拇甲瓣缺损皮瓣
- 植入式义指在指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手指缺损是常见的外伤后或先天性的畸形之一。如何治疗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指缺损修复的方法过去常采用手术再造或者佩戴假指赝复体。根据Branemark骨整合理论,国外有开展植入式义指重建手指的报道,即于残留掌、指骨髓腔内植入肽植入体,外接仿真的义指赝复体,从而对指缺损进行修复。这种植入式义指的技术,既可解决指缺损的外形问题,又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手指的功能,并且克服了再造术代价较大、技术要求高的缺点,更有着传统假指无法比拟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石俊薛威韩岩
- 关键词:指损伤骨整合
- 数字医学技术在指缺损再造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2001年4月27—29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技问题”香山科学会议揭开了中国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的序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数字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得到迅速开展,数字医学逐渐成为我国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它正从多个方面改变着现代医学的面貌,在辅助外科手术方面最为突出,如复杂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及测量、外科术前评估、术中导航、人工假体的个性化制造、虚拟仿真手术、远程医疗的实现等。
- 谭海涛秦豪
- 关键词:数字医学技术数字化虚拟人体指缺损中国数字人外科手术三维可视化
相关作者
- 巨积辉

- 作品数:996被引量:2,293H指数:2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指损伤
- 程国良

- 作品数:172被引量:1,855H指数:2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
- 研究主题:足趾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拇手指再造 断指再植 外科皮瓣
- 侯瑞兴

- 作品数:474被引量:1,472H指数:1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皮瓣修复 第二趾 指损伤
- 金光哲

- 作品数:357被引量:1,029H指数:1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修复手部 显微外科技术
- 王欣

- 作品数:863被引量:3,288H指数:2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穿支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