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2篇“ 按压部位“的相关文章
成人机械心肺复苏机最佳按压部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心脏骤停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平均每天约1500人发生心脏骤停[2]。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的主要措施之一,有效、快速、高质量的按压是CPR成功的关键[3]。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和2016年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均指出,有效的CPR包括:成人按压深度在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4],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减少和避免按压中断,放松与按压的比例大致相等[5]。
张晓丽郑洁曹雪滨何鑫张楠王冬颖黄河玲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机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按压部位CPR
手掌腋下平移法定位胸外按压部位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一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定位方法——手掌腋下平移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10月10—19日在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心电图室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30例为模拟心肺复苏被抢救者(模拟者)。同期选取急诊科医生或护士50例为心肺复苏抢救者(抢救者)。抢救者分别采用手掌腋下平移法和传统方法对同一模拟者进行定位。手掌腋下平移法为五指自然并拢,拇指朝向患者头侧并紧贴腋窝顶部,立即平移手掌,相当于沿两侧腋窝顶部连线移动使掌跟停在胸部正中线上。传统方法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定位。收集模拟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整个胸骨长度(SL)、两侧腋窝顶部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到胸骨下切迹的距离(AY)、两侧乳头连线(INL)与前正中线交点到胸骨下切迹的距离(DX-INL),收集抢救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右手五指自然并拢时手掌的宽度(HW)以及抢救者采用手掌腋下平移法和传统方法准确找到定位点所需要的时间及定位点距胸骨下切迹的距离与SL的比值,即(AY-1/2HW)/SL、DX-INL/SL。结果 30例模拟者年龄(45.7±14.0)岁,体质指数(BMI)(22.6±2.3)kg/m^2,SL(21.8±1.9)cm,AY(12.6±0.8)cm,DX-INL(8.0±0.9)cm。50例抢救者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32.6±7.9)岁,BMI(21.7±2.6)kg/m^2,HW(8.4±1.0)cm。女性抢救者HW为(8.1±1.0)cm,男性抢救者HW为(9.1±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01)。手掌腋下平移法准确找到定位点所需要的时间为(2.5±0.3)s,传统方法准确找到定位点所需要的时间为(21.2±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40,P<0.001)。(AY-1/2HW)/SL为(0.38±0.03),DX-INL/SL为(0.37±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1)。结论手掌腋下平移法定位胸外按压部位是一种简单、方便、可行、快捷、�
谢芬高褚昀赟马华丰文航华曹俊张希洲
关键词:胸外按压
一种可折叠的手压式打气筒按压部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手压式打气筒按压部位按压部位两侧通过转动销安装有折叠式按压板,折叠式按压板下部连接有卡块,同时,按压部位及折叠式按压板上均设有软性材料,如海绵、泡沫等。打气时,可通过按压部位两侧的转动销将折...
王娜娜
文献传递
静脉推注造影剂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的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造影剂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眼底血管造影4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鱼肌+掌根部按压法,按压时间4~6 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2~3 min。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9%,对照组为81.92%;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1.61%,对照组分别为2 min 12.45%、3 min 4.42%。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汤咏梅韩艳玲
关键词:输注造影剂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后按压时间及按压部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复查抗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静脉抽血的440例患者随机分为和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为≥8min。结果两种按压方法的皮下淤血发生率比较,扩充按压法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按压法(P〈0.01)。按压时间8min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按压时间5min皮下淤血发生率。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陈连带李想珍邝星驰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按压皮下淤血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抽血后按压时间及按压部位的探讨
拔针是静脉抽血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局部淤血青紫,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影响下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心脏瓣膜置换机械瓣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定期静脉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及时调整抗凝剂量。因此,我们...
陈连带李想珍
关键词:按压时间静脉抽血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文献传递
静脉抽血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静脉抽血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抽血的3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5分钟;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1~3分钟。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1.97%,对照组分别为1分钟11.18%、3分钟3.29%。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刘厚荣郑慧新
关键词:静脉抽血皮下淤血按压部位按压时间
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被引量:52
2006年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1~3min。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5%;皮下淤血发生率观察组为1.97%,对照组分别为1min11.18%、3min3.29%。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王玉红王洪平
关键词:静脉输液按压皮下淤血
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方法的观察与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2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指按压法,部位为同时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论多指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钟小奎刘小娟
关键词:静脉输液按压皮下淤血
静脉输液后改变按压部位按压方法对输液部位皮肤的保护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操作,是指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输液具有易将药物提高至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及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薛舒文郑林宏
关键词:静脉输液按压

相关作者

王阳
作品数:67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聚芳醚 乳腺癌 MMP-26 基质金属蛋白酶-26 苯基
王琇
作品数:2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内镜 大肠疾病 保洁 按压部位 肛门
高玉霞
作品数:339被引量:785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注射器 自动化 卫生资源 护理 注射
王士坤
作品数:2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衣物 洗涤水 洗涤 滚筒式 蒸发器
陶克
作品数:1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疾病 按压部位 辅助装置 结肠镜检查 分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