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4篇“ 接受美学理论“的相关文章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现代诗教学研究
2025年
现代诗作为文学文本是接受美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对象。而中学的现代诗教学中,学生存在知识背景薄弱、文本解读单一,以及写作能力匮乏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点,用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以及读者中心三个核心理论解决以上问题,达到补足知识文化背景,接受文本多元阐释以及培养再创造的能力的目的。
严佳怡
关键词:接受美学现代诗教学召唤结构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下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比与分析——以朱自清散文《匆匆》英译本为例
2025年
散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以张培基先生英译本《匆匆》为例,选取目前三款主流机器翻译软件,包括有道翻译、百度翻译以及Deepl,从接受美学的概念出发,通过“空白性”与“未确定性”、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三个方面,将《匆匆》张培基译本与三款机器翻译软件译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张培基译本可读性更强,更符合接受美学理论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利用好机器翻译软件,在机器翻译之后,进行人工的译前译后编辑,以此来提高散文翻译准确度,使散文翻译达到美学的标准。As a special genre in literary works, prose holds high aesthetic value. This paper takes Zhang Peiji’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nsient Days as an example and selects three mainstream machine translation software, including Youdao Translation, Baidu Translation, and Deepl.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his study compares and analyzes Zhang Peiji’s translation with the translations produced by the three machine translation software through the aspects of “vacuity” and “uncertainty”,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and “fusion of horizons”. The comparison reveals that the Zhang Peiji translation has stronger readability and better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ory. Therefore, we can make good use of machine translation software by conducting pre-editing and post-editing after machine transla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ose translation, thereby achieving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prose translation.
胡菁菁李永兰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散文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淮河文化》英译策略研究
2025年
淮河流域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然而,在这一富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本英译中,译者面临着如何将复杂多样的文化元素、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有效传达给外国读者的挑战。为了促进淮河文化的对外宣传,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个维度重点阐述淮河文化英译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希望为淮河文化英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让更多的外国读者深入了解并欣赏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
李天宇曹万忠
关键词:淮河文化接受美学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研究——以《冰雪奇缘》为例
2025年
欣赏影视作品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和体验各种情感,还可以了解电影的艺术特色,从而增加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而语言的限制导致观众需要依靠字幕翻译才能无障碍地观看外国电影。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电影被引入中国,字幕翻译逐渐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从观众期待的角度对比研究了字幕的汉译,通过对实例的比较研究发现,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两个版本的字幕翻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严思凡
关键词: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奔向冰封的北方》英译汉实践报告
该报告选取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凯瑟琳·约翰的儿童文学作品《奔向冰封的北方》作为源文本。该书面向7-12岁的儿童,以儿童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美国第一位黑人探险家马修·亨森在童年、海上和北极三个时期的生活经历,表现了...
王玲玉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伊文·金的《骆驼祥子》英译研究
2024年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经典作品,其体现的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研究基于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分析伊文·金的英译本,探讨其如何平衡源文本意义与目标读者期待、召唤译文结构。研究表明,接受美学理论在伊文·金的《骆驼祥子》英译本中得到了较好应用。在翻译过程中,伊文·金深入考查了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期待,不仅提升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受众的接受度,更为翻译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涂丽芬
关键词:《骆驼祥子》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独木舟俱乐部之旅》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增加,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文学市场上越来越常见。优质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可以为儿童打造新奇绚丽的文学天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对于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是首要读者,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
郭洁
关键词:翻译实践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英语文学翻译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翻译活动是一个“翻译→作品→读者”的线性接受过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读者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理论来看,文本意义的实现在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基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活动,应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关注“未定点”,聚焦如何实现“视野融合”,如此才能有效解决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展空间。
游瑞娇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英语文学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理论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接受美学理论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欧洲国家所提出,是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方法变革的产物。对该理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会清楚地认识到接受美学理论接受主体呼应,为艺术文学创作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接受美学理论可以为大学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帮助,对提高大学音乐鉴赏教学水平与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如何将接受美学理论应用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和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总结接受理论对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大学音乐鉴赏教学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提供借鉴。
余润爽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大学教学音乐鉴赏教学启示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
2024年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大量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涌入中国市场。集教育性、艺术性、儿童性于一体的优质海外儿童文学读物愈发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关注。儿童文学翻译应当面向广大的儿童读者,以儿童读者为中心,关注儿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感受。该理论不仅有助于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思想,更为深入探究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开辟了全新的视角,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指导意义。
姜雪晴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儿童文学翻译

相关作者

冷勤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 问答逻辑 召唤结构 语文阅读教学
韩慈红
作品数:17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英译 李白诗歌 意蕴 接受美学理论 英语教学
刘云霞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接受美学理论 中译本 单片机 实时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
杨荔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绿山墙的安妮》 接受美学理论 文化研究 接受美学角度 文化现象
李娜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英译本 中国文学作品 建构主义 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