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摩擦性失业“的相关文章
基于摩擦性失业理论的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数字经济时代,由于替代效应使得就业岗位减少,摩擦性失业增加。经济运行中的区域差异、结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的加剧,使得中国就业市场呈现失业人群“青年化”与失业程度“严峻化”的特点。面对大量的摩擦性失业,一是应当落实与完善就业保障体系,以实现“稳就业”的目标。二是明确短期调控与中长期调控重点,在短期调控中要稳定市场,在中长期调控中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三是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帮助劳动者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实现就业。
亢星杰
关键词:摩擦性失业凯恩斯主义就业
高校管理类毕业生摩擦性失业困境及对策被引量:1
2023年
受社会整体经济环境变化及管理类专业的特殊影响,高校管理类毕业生面临比较严峻的摩擦性失业困境。工作搜寻理论为摩擦性失业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管理类毕业生摩擦性失业主要源于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信息传递不畅和职业认知引导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在专业课程设置、就业信息传导机制以及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以此降低管理类毕业生的摩擦性失业率。
翟年祥朱如奇
关键词:高校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失业分类的内涵、特征与就业路向被引量:2
2023年
摩擦性失业的理论来源始于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学否认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批判。随着现实演进与理论争鸣,有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凯恩斯主义者等对失业摩擦性失业理论的补充修正,理论结合微观现实层面,有UV曲线与DMP模型的解释区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文本对摩擦性失业的理论来源、现实内涵及其与各类型失业的异同作分析比较,结合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失业问题,提出需明确认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成长”,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升级与数字化带动新型服务业发展,国民就业路向拥有广泛空间和市场潜力的保障。当前,要妥善解决与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失业相关的就业问题,短期与中长期措施需各有侧重:短期内要结合现实应对好当期关口冲击;中长期要依托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机会增加,做好市场建设与完善就业保障的兜底制度安排。
贾康张晶晶
关键词:失业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引热议,和青年人“整顿职场”有关吗
2022年
在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的前提下,短暂的自愿地放弃不满意的岗位,其实对于求职者来说是好事,的确无需因此而导致自身情绪过分焦虑,毕竟正确的选择才能让人安心投入一个工作。“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近日,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关于“摩擦性失业”的提法引发热议,甚至不少网友表示,“是第一次听说”。那么,究竟什么是“摩擦性失业”?普罗大众又是如何看待“摩擦性失业”?
陈宁
关键词:摩擦性失业青年群体求职者发布会
摩擦性失业背景下高职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摩擦性失业作为一种常见的失业现象,是竞争劳动力市场的自然特征。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流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摩擦性失业规模正面临逐步增大的风险。基于西方经济学相关失业理论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际情况,对摩擦性失业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摩擦性失业主要由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和信息的不对称、不充分引起。面对摩擦性失业,高职院校要从目标、内容、管理、保障等四维度构建一套贯穿于高职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帮助学生精准就业,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的摩擦性失业现象提供支持。
陶红左芬
关键词:摩擦性失业就业服务体系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摩擦性失业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流转和用途的改变是必然的,失地农民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性失业现象。对摩擦性失业的总体状况和结构加以测算和分析,可以帮助政府知道需要提供多少财力和其他措施应对失地农民的摩擦性失业。失地的冲击对农民的就业状况存在磁滞效应,冲击过后,农民的总体就业状况不能恢复到冲击前的水平,而失地农民的摩擦性失业时间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失去土地的最初半年是农民找寻工作的关键时期。调查发现,在16~59岁的失地农民中,仅有2.2%的人因为非自愿的原因而未在1年之内找到工作,因而可能会遭受生存威胁,需要政府予以扶持,给予相应的生存保障。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对他们的生存冲击并不大,因为绝大多数的农民会在1年以内找到工作。此外,失地农民的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培训情况、非农工作经验、失地前收入来源以及失地农民所在地区经济的发达情况均为影响其摩擦性失业时间的重要因素。
张新洁黄少安
关键词:失地农民劳动适龄人口摩擦性失业
我国劳动力市场摩擦性失业问题研究——基于均衡失业理论的运用
探究失业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均衡失业理论已成为认识劳动力市场摩擦性失业的主流理论,可用来揭示经济政策对失业问题的影响。  文章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均衡失业理论的深...
陈全
关键词:摩擦性失业劳动工资劳动力市场
文献传递
基于摩擦性失业与结构失业二维度的职业稳定测度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失业理论,影响职业稳定的主要是摩擦性失业与结构失业,通过构建OLS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摩擦性失业主要源于较高的职业搜寻成本,而结构失业主要源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研究显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失业对职业稳定都存在显著影响,通过调整显著变量,可以提高职业稳定程度。
田静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OLS模型
结构失业摩擦性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比分析
2014年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期,但是由于前期经济机构调整和制度改革,失业率非常高。可以这样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失业所构成的失业率是非常值得担心的,占据了失业的大部分。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旦经济周期步入衰退期,则失业问题会非常难以解决。问题恰恰就在于,我国的这两类失业非常难以解决。
丁清杰
关键词: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经济周期
摩擦性失业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纪念诺贝尔奖得主戴尔·莫滕森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被引量:7
2014年
以莫滕森为代表的搜寻匹配理论,已成为理解劳动力市场摩擦性失业的主流模型。本文总结了莫滕森失业理论的两个显著特点,分析了工作搜寻和匹配模型框架下劳动力市场中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及其政策影响,从而理解摩擦性失业的成因与机理,探究被动劳动力市场政策对就业和宏观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得出相关启示。
胡永远
关键词:摩擦性失业

相关作者

蔡昉
作品数:792被引量:18,259H指数:7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曾湘泉
作品数:173被引量:2,76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研究主题: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 就业战略 就业能力
陈奕山
作品数:13被引量:27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租金 土地流转 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程度
车莎莎
作品数:2被引量:2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保留工资 就业预期 就业选择 摩擦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
王检贵
作品数:29被引量:49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收入分配 城乡收入差距 企业 工业化 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