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7篇“ 政府生态“的相关文章
- 地方政府生态环保“一刀切”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
- 2025年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制度创新,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方面功不可没。然而,近年来严重违背督察初衷的地方政府生态环保“一刀切”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在制度机制上,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裁量权的滥用、央地政府间的生态环境信息非对称、约束地方干部作弊行为的手段单一,为之提供了生成条件和土壤;在行为动机上,这是地方干部为了掩饰生态环保问题、应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维护晋升私利的“应激”保护策略。要防范与遏制这一现象,亟需创新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协同机制、完善地方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生态环保问责机制、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全域化常态化法治化,从而助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刘细良
-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地方政府
- 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不适当履行及其矫正
- 2025年
- 依照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生态环境修复区分为个体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和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当前,存在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不适当履行的现象,表现为修复形式化、表面化、虚浮化、景观化,人工干预过度,整体性不足,忽视后期管护的精细化等问题,其制度原因包括生态环境修复的理念偏差、割裂了不同生态环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缺乏全过程管控和精细化管护等。为矫正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不适当履行,应当确立科学修复的法律原则,深化“生态环境单元长”制度,完善政府生态环境修复的全过程控制机制。
- 王政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修复
- 淳化县政府生态环境管理现状及对策
- 2024年
-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环境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淳化县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为此,本文阐述淳化县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总结当前生态环境管理现状,同时提出加强县政府生态环境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县域环境质量的提升,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 黄俊王嘉怡何家风
- 关键词:生态环境政府生态环境管理
- 河源市基层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D县为例
-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巨大的改善和提升,形成了“强势环保”的新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 张乐彬
- 关键词:基层政府生态环境治理
- 我国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注意力研究——基于27个省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文本的分析
- 2024年
- 政府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代表着政府决策者对特定事务的关注。以27个省份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文本为样本,基于DIIS智库研究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测量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注意力的分配情况,并挖掘总结出先进的做法和可借鉴的经验。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污染防治、资源循环与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四大主题的注意力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别,不同省份注意力分配情况也存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文本,挖掘总结出打造特色创新高地、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创新支撑平台、实现跨领域协同创新等5个方面的特色举措,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邵红琪侯聪邢万霞许青张琪
- 关键词: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
- 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生态文明治理绩效的测量及时空演变
- 2024年
- 本文以公平性为原则构建了包含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和行政社会文明建设三个子系统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16-2020年31个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分析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时空分布差异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从时序变化来看,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变化,绝大多数省域在2018年出现拐点。从空间区划角度来看,我国整体的空间集聚效应很强,与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划分重叠程度较高。研究对认识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现状,为省级政府在生态文明领域实现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协同发展和多元共治提供实证和政策建议。
- 卜繁皓赵希玉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生态经济
- 整体治理视角下数字政府生态系统的评价与优化研究
- 在数字化趋势不可抵挡的情景下,探索“数字可持续”成为数字化应用于各领域的需求,其内涵不仅包括数字化对可持续发展上的贡献,还包括数字化转型行动的持续性,本研究聚焦于数字化转型行动的持续性,探索作为政府数字化应用的重要领域—...
- 陈瑶
- 关键词:数字政府生态系统整体性
- 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与绿色创新效率——基于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的证据被引量:31
- 2024年
- 绿色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对于破除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产业结构层次指数、文本分析法与超效率SBM模型,表征并刻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加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从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上看,中、西部城市优于东部城市,再生型、成熟型城市优于衰退型和成长型城市,森林型城市优于油气型、钢铁型、有色金属型和煤炭型城市。(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强通过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渠道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
- 黄寰黄辉肖义向昕
-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型城市
- 能效“领跑者”制度与企业绿色创新——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及高管环保经历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24年
- 节能提效是“双碳”目标下重点用能行业减碳的首要举措。以高耗能行业实施的能效“领跑者”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高耗能行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领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考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企业高管环保经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效“领跑者”制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高管环保经历在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国有性质、低融资约束、低媒体关注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同时,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国有性质、高融资约束、高媒体关注度企业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环保经历仅在非国有企业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 杜江龚新蜀
- 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3
- 2024年
- 地方政府生态保护的策略性行为选择是影响其生态保护力度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在对各省份生态保护力度指数测度的基础上,将生态保护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从策略性行为选择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和市场化程度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并以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上述机理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各省份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指数均显著提升;地理分区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指数,表现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依次递减,南方地区大于北方地区的格局;而增速则相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依次递增,南方地区慢于北方地区;地理分区之间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梯度差表现为缩小的趋势;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U”型特征,当前的影响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②本地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邻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溢出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间生态保护的策略性行为选择;地理邻近省份间的策略性行为选择为“逐底竞争”,其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反向;经济邻近省份间的策略性行为选择为“竞相向上”,其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同向。③市场化程度是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机制;市场化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强化效应;且随着市场化程度提升,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U”型曲线拐点值将向左移动。
- 高长海王锋
-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
相关作者
- 黄爱宝

- 作品数:96被引量:7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道德制度 生态型政府 法律制度 政府构建 生态型
- 乔耀章

- 作品数:139被引量:5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政府 社会治理 社会 社会主义 行政
- 徐莉萍

- 作品数:91被引量:4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预算 社会责任 生态 企业 上市公司
- 徐敏

-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绩效审计 转移支付 政府生态 《阿甘正传》 字幕
- 马波

- 作品数:91被引量:18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安全 环境保护 环境法 法制保障 政府环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