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3篇“ 政治意识形态“的相关文章
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逻辑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算法逐步介入文化生产要素,开始以算法文化的形式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在算法运行中权力主导者通过利用人类生活中普遍应用、依赖颇深的算法技术来完成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的转换,并试图穿过虚拟网络空间,影响现实社会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逻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关键时刻,关注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提高政治安全防范意识,警惕政治规训与文化入侵,不仅关乎国家未来网络政治安全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更是实现现阶段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多元建构所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张爱军贾璐
关键词:权力
失业和实际工资:争议性政治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2023年
一、引言工资变动在工业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作用。更高的工资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但也通过给工人提供更大的购买能力而刺激了需求。在作为(可变)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和作为需求主要来源的两个对立作用中,工资率的变动对就业和产出水平的影响是复杂的,甚至不明确的。正因如此,工资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争议,同时,这也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持续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本文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宏观经济框架,用来分析与这些争议性政治意识形态相关的工资和失业的关系。
阿米特·巴杜里斯蒂芬·马格林秦蒙(译)骆桢
关键词:工资变动工资率政治意识形态实际工资经济基础
左右之争:巴西基督教福音派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在拉丁美洲,人口庞大的基督宗教信众及教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巴西尤其如此。与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相比,近年来新教福音派信众人数显著增加。福音派教会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积极参与制度化政治,甚至直接推选宗教领袖参加政治竞选。许多人认为巴西新教福音派更支持右翼政治意识形态。2018年大选中,福音派教会和信众是右翼总统博索纳罗得以胜选的重要支持力量。本文分析认为,巴西福音派教会及信众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异质性,分别存在支持右翼和左翼政治意识形态的宗教势力;支持右翼的福音派大多在与宗教价值观相关的道德伦理议题上持保守态度,但同时注重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因此也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
周燕
关键词:基督教福音派政治意识形态
主体认同的理论构想——基于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被引量:1
2023年
意识形态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主体认同,这需借助一套制度性机制来常态化地发挥作用,这套机制作用于观念性思想系统,并实体化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进而形成一股合力影响主体认同。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理论的考察中渗透出结构系统性特征。普兰查斯在结构系统维度理解意识形态部门,诸多意识形态部门的接合就是一套广义的观念性思想系统,此系统直接抑或是间接地作用于主体认同。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论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制度性机制具象化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进而对主体认同产生影响。
酒海明
关键词:意识形态
环境政策嬗变对政治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及其展望
2022年
基于我国环境政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向互动过程,揭示环境政策和政治意识形态发展的阶段性演变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环境政策历经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由让位于经济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本研究从理念、机构、制度层面,总结了我国环境政策的嬗变特征及其对政治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并展望了生态文明建设视域强国新愿景。
胡文一王军超
关键词:环境政策政治意识形态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路向
2021年
1847年至1856年间,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尤其是作为其本质体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博爱""民主"政治核心价值观展开的批判呈现出双重路向。在"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致思路向上,阐析作为前提基础和滋生土壤的资产阶级政治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局限,揭示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存续的现实基础,彰显批判的原则高度。在"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致思路向上,阐析资产阶级国家之于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及能动作用,揭示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制作机制。这一双重路向的批判,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环境系统回答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和主体自觉性,具有重要学理内涵和现实价值。
唐晓燕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
论中国翻译史上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021年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多方面因素,其社会属性明显,因此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密不可分。它不仅影响着译者对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对翻译研究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从政治意识形态这一层面入手研究中国翻译史十分必要。中国的翻译史据考证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纵观其发展阶段,中国总共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方翻译和文学翻译以及现当代翻译。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及目的,翻译选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对翻译活动同样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王思齐
关键词:政治意识形态中国翻译史翻译活动翻译高潮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及其路径选择被引量:3
2021年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是身份政治认同的组成部分,又具有自身的特性。网络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包括两部分:网络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和网络非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网络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都存在着解构与重构、共识与断裂、信任与质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增加了网络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复杂性。网络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既能有效地推动政治进步,又能破坏政治发展,使政治停摆。加强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身份建设,有效推进宪法基础上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加强经济和文化建设,为公民意识形态身份认同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网络技术建设,防止网络政治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极端化。
张爱军
关键词:身份政治尊严
论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
2019年
国有企业在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要通过高质量推进港口项目建设提升格局,优化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拓展员工视野,创新发展思路,加大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投入,不断丰富思想意识形态措施,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企业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创造文化精品成果,为深化公司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文化驱动、推动公司新战略实施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本文以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做好企业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为例,论述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
傅晗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治意识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力、特性及其规制被引量:3
2019年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包括由公共权力塑造的网络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和网民取舍与构建的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后真相"时代,政治情感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动力,政治信念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动力,政治道德与政治正确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底线根基。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具有多元性、去中心性、虚拟性、非理性、平面性、互动性、碎片性、变异性的特点。只有遵循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规律及其特性,才能对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特别是网络政治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有效治理。新时代落实宪法和法律权利,完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态平衡制约机制,构建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立体复合干预机制等是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治理的主要措施。
张爱军秦小琪

相关作者

王光东
作品数:70被引量:35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民间文化形态 新世纪文学 文学创作 政治意识形态 文学批评
俞可平
作品数:238被引量:7,955H指数:4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学 政府创新 善治 民主 民主政治
方长安
作品数:138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诗 中国新诗 选本 日本文学 文学
罗家锋
作品数:25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邓小平 政治意识 哲学思考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王志刚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意识形态 余华小说 新历史主义 接受美学 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