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0篇“ 政治美学“的相关文章
- 政治美学
- 林锡铨著
- 关键词:美学政治哲学
- 共识、共爱、共享:阿伦特政治美学刍议
- 2025年
- 在文化全球化和动荡的“世纪冲突”背景下,探讨阿伦特政治美学经由“审美—政治判断”理念,旨在追求一种基于共识的“对世界的爱”(amor mundi),同时挖掘和抨击地区冲突的根源——新型帝国主义“极端的恶”。传统的文化研究突出塑造文化全球化的经济和政治条件,阿伦特政治美学则强调纯粹的审美正义。在文化层面,其共识共同体理念对理解和协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能够提供些许解决思路,因而具有很强的创生性和积极的现实性。阿伦特政治美学虽存在局限性,但对于当下文化层面对抗新型帝国主义、构建“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
- 李岩刘睿祺
- 关键词:阿伦特
- 政治美学助力打响湖南“楚怡”职教品牌
- 2024年
- 建设职教品牌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社会接受度和认可度的重要途径。品牌设计作为品牌建设的关键一环,由于职业教育具有突出的政治、社会、经济属性,因此,其美学运用除了展现美感,还要能诠释职业教育的政治意义、社会价值和经济功能。这就需以政治美学思维为指引,赋予职教品牌深层次的理念内涵。现以湖南“楚怡”职教品牌为例,探讨在政治美学视域下,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手,实现职教品牌说服力和传播力的最大化。
- 赖欣
- 关键词:职教品牌美学思维政治美学经济属性认可度
- 平等的感性分配 ——朗西埃政治美学理论研究
- 将“感性分配”作为探究朗西埃政治美学理论的独特视角,能够有效消除将其思想划分为政治与美学两个孤立维度的理解,从而彰显出其政治美学理论的整体性。朗西埃“感性分配”概念的法语原文是“le partage du sensibl...
- 刘晓晨
- 关键词:政治美学
- 《伟大征程》的“人民性”底蕴及其政治美学表达被引量:1
- 2024年
- 《伟大征程》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奋斗吧中华儿女》之后的又一部大型情景史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辉煌进程。《伟大征程》不但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性文艺”的创作宗旨,还特别突出“人民史观”的政治审美叙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追求,折射出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美学表达。《伟大征程》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但扩充了“人民性”的内涵,更是将其政治审美的境界提升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推动人类和平共赢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 王玉刘炼
- 关键词:政治美学人民性
- “可畏的对称”:布莱克诗歌中的“协商”政治美学
- 2024年
- 伴随着20世纪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重新发现,基于政治视角的解读逐步成为布莱克研究的新维度。自该研究视角产生之日起,评论者对布莱克在政治上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这一议题就争执不断,且这一立场逐渐成为划分布莱克政治观点研究的分水岭。以前评论家多对布莱克前后期诗歌政治立场的对立性展开评述,殊不知若从布莱克诗歌中关于能量释放的描绘为切入口并对其隐喻进行解读,便可见布莱克前后期诗歌中政治思想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基于布莱克文本中对平衡感和对称感的强调并对其来源进行阐释,我们便可发现布莱克蕴于诗体中的“协商”政治观即可得到充分的解释,即运用“协商”的手段在秩序与自由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实现政体的稳定。
- 刘松
-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协商欲望政治美学
- 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念的政治美学阐释
- 2023年
-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美好”一词出现了四次。对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念的研究,对满足“民生三感”有重要意义。以政治美学为视角阐释美好生活观念,能够彰显政治运作方式、政治制度、国家政策与政党建设中的美学精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提出,说明作为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隐含着审美理想与美感感受双重维度。美好生活观念寄予新时代政府职责中的美善价值,在实践中生成与发展着的人民感性需要的满足,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追求。
- 谢静
- 关键词:政治美学审美理想感性
- 论《复仇者V》的政治叙事:一个政治美学分析
- 2023年
- 《复仇者V》是一个可进行政治美学分析的典型文本。此电影依循从政治之丑到政治之美的宏观叙事路线,在艺术表现过程中表达政治言说,在审美体验中引人沉思。具体而言,此电影以人性和极权主义的灰暗图景构成政治之丑,以思想和行动塑就的新世界图景构成政治之美,在美丑的政治叙事及映照中传递着极权主义威胁并未完全解除的寓意,表达对于美丽思想和正义行动的赞誉,构成一部以艺术语言写就的“盛世危言”。
- 刘旭阳
- 关键词:政治叙事政治美学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内涵
- 2023年
- 文章试图依据事实、审美和价值三种判断的关系原理,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及其中国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视角,分析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美学内涵:其一,在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的发展进路及其基本立场基础上,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普遍原理与中国政治审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遵循,以及其包括“以人类解放与民族复兴相统一为中心审美意象的政治审美化思想和以人民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为核心的审美政治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其二,认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表达和呈现了目标的“崇高美和优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真理美和善制美”,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人格美与谦逊美”;其三,从科学美、和谐美、正义美和技术美四个方面论述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审美立场的基本要求。
- 冉杰
- 关键词:政治美学审美意象审美形态审美格调
- 从道德美学到政治美学:席勒对康德美学的超越及其启示
- 2023年
- 席勒虽然借鉴了康德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但已经将作为其学理支撑的意志自由和道德法则,置换为政治自由与人性完整。总的看来,席勒的美学不像康德那样旨在培育神圣的道德人格,而以改革国家、改造社会为目的,由此实现由道德美学向政治美学的转型。席勒对康德美学的这种超越和转型为黑格尔、马克思、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提供了重要启示,并对中国现当代美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范永康
- 关键词:席勒政治美学
相关作者
- 骆冬青

- 作品数:99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 汉字 图象 政治美学 冬青
- 胡铁生

- 作品数:151被引量:9,010H指数:2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信息化 文艺美学 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政治美学
- 李河成

- 作品数:21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审美共通感 政治美学 程序宪政 公共 秩序
- 张盾

- 作品数:108被引量:6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黑格尔 资本主义 政治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
- 曲师

- 作品数:30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 研究主题:身体 福柯 政治美学 女性 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