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政策利率“的相关文章
-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利率市场化背景
- 2024年
- 我国自2015年以来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中介变量,正逐步发挥引导资金市场化流转与配置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同时,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变,利率水平变动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的LPR、CPI以及金融结构等数据,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实证研究发现政策利率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传导较为通畅,我国通过货币政策实施,能够较好地通过利率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胡继成许航瑞石浩宇
- 关键词:利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有效性
- 央行沟通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吗?被引量:1
- 2024年
- 政策利率向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传导效率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关键环节,本文将央行沟通公告区分为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定量公告和未明确操作目标的定性公告,实证研究不同形式的央行沟通公告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定量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定性公告影响不显著。在所有定量公告中,“小纸条”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提升作用最显著。本文进一步构建沟通语调变化和文本相似度指标检验“小纸条”提升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小纸条”沟通语调变化通过制造“新信息”提高公共信息精度,增强公众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信任度,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产生影响。相邻“小纸条”间相似的沟通习惯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公众准确理解货币当局意图,提高公众对公共信息的理解准确度,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上述结果证明,定量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且央行沟通精度越高,政策利率引导效果越明显,“小纸条”具有常规货币政策沟通工具的效果。
- 欧阳志刚胡雯华
- 兼顾增长与风险因素的最适短期政策利率规则研究——基于跨周期设计理念
- 2024年
- 本文构建了兼顾经济增长和风险因素的利率规则方程,设计了基于跨周期思路的实证方法,通过引入平均损失比来度量政策表现,并使用中国2006年1月至2021年9月的季度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与模拟,最终确定了跨周期的最适利率规则方程。研究发现: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系数被赋予0.1固定低值的规则下,政策效果更好;通胀缺口倾斜型规则的政策效果明显优于产出缺口倾斜型规则;失业率缺口倾斜型规则的政策效果优于通胀缺口倾斜型规则。建议央行优化政策利率形成过程,完善政策引导规则,提升货币政策调控效率。
- 芦超沈沛龙
- 关键词:政策利率系统性金融风险
- 央行沟通信息与政策利率传导--基于公开市场操作的研究
- 2024年
- 疏通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随着每日发布公开市场操作公告成为惯例,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尝试在公告中向市场披露额外沟通信息。本文基于2013—2022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银行间货币市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是货币市场普遍更关注逆回购利率而非货币净投放量,但当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逆回购利率的引导能力有所下降。可见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信息更能引导市场,这与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相符。二是操作公告中的额外沟通信息兼具对实际操作效果的强化效应和对价格信号的聚焦效应。前者体现为提升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后者则会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多家报价银行关于短期流动性的分歧。本文结果表明,公开市场操作的沟通具备作为常规性货币政策沟通机制的潜力,央行可以尝试及时调整措辞、增加披露新信息以及探索前瞻性指引,更加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 张一帆樊嘉诚林建浩林鸿翔
- 关键词:公开市场操作市场利率
- 基于政策利率时间序列分析的硅谷银行破产启示
- 2024年
- 加息超调背景下的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研究选取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硅谷银行股价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ARCH效应分析,发现美联储低利率刺激以及2022年6月起始的加息超调使两种指数与硅谷银行股价时间序列产生了波动聚集反应,并存在异常值。采用多元时间序列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政策利率调整对硅谷银行股价造成了冲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顺周期效应具备客观性及前瞻性,央行相机抉择要精准;银行业需要重视市场存在的异动和相关指标检测;面对风险新形态需采用前沿管理技术;避免业务模式单一化和集中化等风险管理建议。
- 黄岩渠彭向宇
- 关键词:加息周期ARCH效应
- 数字金融、双环节联动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
- 2024年
- 通过构建CGE模型,本文提出了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两大环节”“三个机理”的观点。其中,“两大环节”指传导要经历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长期利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两大环节;“三个机理”指数字金融通过影响利率预期期限结构、企业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及企业的信贷配给状况,进而作用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三个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通过“两大环节”强化了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传导效果;二是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成立,显著减弱了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数字金融对利率渠道传导具有独立的效应,说明数字金融对降低金融市场摩擦具有独立功能,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特征对其作用的发挥显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数字技术和市场化制度改革需协调推进等政策建议,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健全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提供了经验参考。
- 卢垚李帅战明华
- 关键词:数字金融利率渠道金融结构金融摩擦
- LPR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
- 曹阳
- 数字经济、价格粘性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效果
- 2024年
- 《经济研究》2023年10期,28000字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六大强国战略之一。经济数字化,已经并正在对中国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数字经济对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深刻改变。通过诸如阿里巴巴之类的数字平台,数字经济极大地削弱了商品市场的分割性,并大幅减小了价格信息的获取成本和调价成本,从而可能引起商品价格粘性的重大变化。
- 战明华卢垚
- 关键词:经济运行机制价格粘性阿里巴巴强国战略价格形成机制
- 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高经济灵活性和韧性、增进国民福利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对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及货币政策执行具有重要影响。
- 彭兴韵王增武
- 关键词:利率体系国民福利利率波动货币政策操作市场化利率
- LPR改革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影响——货币政策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传导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LPR对贷款定价的影响以及不同维度下LPR对样本银行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LPR对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具有正向影响;不同类型银行的贷款定价对LPR的敏感度存在异质性,农商行贷款定价对LPR敏感度更高。LPR对资产负债管理效能高的机构影响力更大,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更好。存款定价市场化程度更高且资产负债配置能力更优的机构,在微观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通畅性更高。
- 李璐
-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
相关作者
- 郭栋

- 作品数:73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开发银行
- 研究主题:人民币国际化 债市 国债 利率 LPR
- 李宏瑾

- 作品数:172被引量:2,297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 研究主题: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货币 价格调控
- 段志明

- 作品数:7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博弈论 利率传导 商业银行 政策利率 股票定价
- 方显仓

- 作品数:63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人口老龄化 汇率制度 不确定性 信用渠道
- 罗冬泉

- 作品数:11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 研究主题:保险 金融运行报告 证券 银行 并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