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05篇“ 教养“的相关文章
- 强迫症患者家庭教养方式和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在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招募强迫症患者216例(轻度强迫症状59例,中度强迫症状121例,重度强迫症状36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强迫症家庭顺应性行为量表患者版(FAS-PV)评估。结果:重度强迫症状者的父母积极教养得分最低,父母消极教养得分、FAS-PV总分最高(均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强迫症状程度更轻(OR=0.22);受教育年限越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得分越低,强迫症状越重(OR=0.87、0.98、0.97);父亲消极教养方式得分越高、FAS-PV总分越高,强迫症状越重(OR=1.02、1.04)。结论:本研究提示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顺应性有关。重度强迫症患者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更少,父亲消极教养方式更多,家庭顺应性更高。
- 梁燕杨航怡黄悦琦唐文新江小英
- 关键词:强迫症父母教养方式
- 日本的家庭教养教育及其影响
- 2024年
- 日本家庭教养教育伴随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出现,起初是以性别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为标准对男女进行差异化教育,以实现稳固家庭和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教育目的,形成了按社会阶层划分,教育子女、养家持家相结合的女子教育体系。二战结束后,家庭教养教育模式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展,出现男女共学和学术化、产业化的情况。“教”“养”体系以一种新方式延续至今,在日本经济腾飞期为稳定家庭社会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家庭教养教育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引发了日本社会劳动力匮乏、熟年离婚,甚至无缘社会等危机,但也正是这一教育体系催生出的新产业,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危机带来的压力。
- 权彤
- 关键词:泛化
- 教养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 2024年
-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在心理学中,“天性”有一个学术名称,叫气质。它最早是由亚历山大·托马斯和斯黛拉·切斯提出的,他们是美国的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在接诊了大量宝宝后,他们发现,宝宝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以及注意力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于是,他们把宝宝分成三类:容易型、困难型、慢热型。
- 何洁
- 关键词:儿科医生情绪反应心理学教养方式宝宝
- 父亲教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父亲教养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山东省和湖南省等地824名0-6岁孩子的父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4名父亲进行半结构访谈后发现,父亲教养参与人数总体较十年前有所增加,父亲在教养参与中表现出“支持者”和“玩伴”的特征,但父子间的互动性仍显著低于可及性和责任性。父亲的教养参与情况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 夏瑞雪彭晓梅苏雪云
- 关键词:家庭教养影响因素
-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厌学的关系
- 2024年
- 为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厌学情绪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厌学问卷对陕西关中地区的43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养方式各维度与青少年厌学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男生在厌学情绪、厌学性格和厌学行为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城市比乡镇和农村学生更加厌学;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厌学。未来可从加强家校合作、促进情感沟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转变教育观念、关注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入手解决青少年厌学问题。父母双方在管教孩子时要态度一致、严慈相济,方能促进孩子的学习。
- 安龙韩子怡祁浩轩徐波
- 关键词:教养方式青少年厌学家庭教养
- 浅议当前父母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建议
- 2024年
- 研究者采用了观察法、文献法及访谈法等方法,对3~6岁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尝试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幼儿教师指导父母调整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 仝静铮
-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教养文献法观察法健康和谐发展访谈法
-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探究
- 2024年
- 幼儿时期是个人社会行为塑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父母是幼儿的主要教育者和影响者,其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及其与幼儿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变与干预策略,旨在为父母提供教育支持,以帮助他们采用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养方式。
- 徐丹李昭蓉陈淑梅
-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幼儿社会行为干预策略
- 欧美国家隔代教养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 2024年
- 近年来,隔代教养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本文围绕欧美国家隔代教养的影响、类型和支持政策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欧美学者在对隔代教养的影响进行研究时,普遍将关注点聚焦于祖辈,认为隔代教养在对祖辈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积极影响。欧美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援助、时间支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 吴静吴静
- 关键词:隔代教养代际支持
- 儿童早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与家庭教养
- 2024年
- 儿童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受天性和教养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首要影响源。家庭教养的接纳性/回应性和要求/控制性这两个重要维度的适宜结合,与儿童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结果存在稳定的联系。
- 丁艳华费知行
- 关键词:社会性人格发展家庭教养儿童
- 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儿童个性养成的影响
- 2024年
- 儿童期是个性养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个性特点开始逐渐显现,并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同伴等因素的影响。在关键期内培养儿童个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个性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特质。本文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儿童个性养成之间的关系、对儿童个性养成的影响以及有效促进儿童健康个性形成的策略。
- 高凤霞陈兴雷
-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个性养成
相关作者
- 陈传锋

- 作品数:162被引量:94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隔代教养 幼儿 祖辈 老年人 心理健康
- 刘畅

- 作品数:43被引量:3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养 父母 青少年 父亲 母亲
- 张文新

- 作品数:430被引量:4,877H指数:42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青少年 抑郁 青少年早期 同伴侵害 儿童
- 伍新春

- 作品数:247被引量:2,925H指数:3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创伤后成长 青少年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教养
- 陈会昌

- 作品数:276被引量:2,947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儿童 孩子 气质 父母 社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