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9篇“ 教师知识观“的相关文章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师知识的异化和重塑
2024年
数字化时代教师知识需要遵循智能技术逻辑与教师教育的专业逻辑,这在客上要求教师具有专深性和广博性的知识内容、结构性和贯通性的知识结构、稳定性和精英性的知识价值。当前,数字化背景下教师知识可能发生的异化表征为:缄默知识被显性知识遮蔽而流于形式化,异质性知识被同质知识阻隔而逐渐同质化,系统知识被琐碎知识消解而呈现碎片化,“硬知识”被“软知识”侵蚀而走向平庸化。为此,促进教师知识学习方式转变、构建教师知识素养、优化教师知识供给是数字化时代重塑教师知识的关键。
奉元圆高思超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教师知识观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的转型
2023年
目前,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知识理论、知识方法和知识技术等层面上的理解仍存在着符号化以及形而上学的认识问题,加剧了思政课“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此,思政课教师亟需调整知识以探索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实践中加速个人知识的出场;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学习共同体中实现知识的公共化;最后,高校要优化思政课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机制以保障知识更新。
朱唯星陶磊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知识观个人知识公共知识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的转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指出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教材内容、体制机制、评价和支持体系等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八个统一”和“六个要”的教学指导下,形成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知识。即是说,新时代思政...
朱唯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知识观
生存实践知识论视角下的教师知识探析被引量:5
2021年
在生存实践知识论视角下,对教师知识分类的前提是将教师认知看作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实用主义的活动。据此,可以推演出两个关于教师知识属性的陈述:一是教师知识是有语境的;二是教师知识受实践的影响。教师知识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知识是动态地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第二,教师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连续体;第三,教师知识从个体知识走向群体(组织)知识
杨鑫
关键词:实践认识论教师知识
职前化学教师知识的调查研究
知识激增的现今,人们对于知识的看法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知识价值的发挥。传统知识的落后与封闭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流,更无法最大程度发挥知识的价值。教师作为传递真理与思想的角色,其知识直接决定了其知识活动,并会间接...
周涵
关键词:教师知识观测评工具
义务教育阶段县级骨干教师知识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184名县级骨干教师为例
2019年
以"什么是好的知识教学"为核心问题,对来自宜昌、十堰等地5个县的18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教师知识的属性上难以跳出知识是普遍客的传统思维局限;在特性上忽略了知识与时代发展的辩证关系;价值上更看重知识的社会价值;在传播上对分科还是综合教学各执一词;评价上将灵活运用知识作为评价标准。由此表明,所调查教师知识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其中性别差异较小,学科尤其是学历差异较为显著,可见教师的学科背景和学习经历对其知识影响显著。
熊湘肖凯
关键词:知识知识观
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教师知识的调查研究
伴随信息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到来,传统的知识受到挑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知识,而教师知识又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了解教师知识现状及特点,分析存在问题,为教师树立良好知识...
张乐乐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师知识观教学模式
教师知识对即时评价的影响机制及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教师知识贯穿于即时评价过程的始终,影响着即时评价内外部关系的平衡。教师知识对即时评价的影响机制是教师知识对即时评价产生规律性作用的模式及原理,它主要表现为教师知识对即时评价的外部影响机制和内部影响机制。外部影响机制是指教师群体知识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即时评价的作用原理,通过群体知识信息的传递、选择、重构来实现;内部影响机制是指教师个体知识对即时评价内部各维度的作用原理,通过教师个体知识对即时评价内部各要素的导向、预设、建构、检视来实现。内外部影响机制共同作用于即时评价,构成其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对我国教师提升即时评价水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郭真真
关键词:教师知识观
教师知识的重建——基于个人识知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
2017年
传统理性主义知识知识看作外在的、客的、绝对的、普遍的真理系统,从而表现出诸多"去个性化"特征,这成为导致教师知识发展及教育实践活动出现一系列症结的根源。故而有必要重建教师知识。个人识知理论旨在恢复被传统识知理论所摈弃的教师知识之个性特征、生活经验、教育情境等维度,对重建教师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基于个人识知理论视域重建教师知识有益于推动教育实践情境中的教师知识发展。形成新的教师知识需要立足于知识的"个性特征"和教师的主体两个层面综合考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个性的养成是新知识形成的基础;教师生活经验的提炼是新知识形成的关键;实现知识的情境共融是新知识重建的最终鹄的。
马仁峰
基于教师知识转型的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研究
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将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成素养养成的过程,是每一位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学工作者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而即时评价作为指导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学生跨越知识走向素养的桥梁,在促进学...
郭真真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教学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郭真真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知识观 教师 知识观转型 基于教师 课堂教学
夏永庚
作品数:56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 课程生成 课程哲学 教师 高考
左银舫
作品数:16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研究主题:自我和谐 学科教学 教学观 建构主义 学习观
杨瑞芬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思想 教师知识观 谚语 哈萨克族 民间教育
刘万海
作品数:103被引量:819H指数:15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有效教学 教学 教师 课程 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