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7篇“ 教育不平等“的相关文章
- 全球视野下的教育不平等:跨国比较与政策启示
- 2024年
- 本文从全球视野出发,深入分析了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不平等的比较,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并探讨了教育不平等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指出,教育不平等不仅限制了个体的社会流动性,还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国际成功案例,如芬兰的教育体系,并讨论了教育政策在减少不平等中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强调了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平等方面的潜力,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 王凯连
-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社会流动性社会稳定教育政策教育技术
- 收入冲击与县域家庭教育不平等——基于家庭教育支出的视角
- 2024年
- 家庭教育支出差距是造成家庭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以及代际不平等的重要机制。利用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县域家庭消费调查数据,刻画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后县域家庭教育支出现状,进而评估收入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1)县域家庭消费结构呈现为生存型消费为主、发展型消费为辅的特征,教育培训支出在家庭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新冠对县域家庭收入的冲击会显著降低家庭对教育培训进行投入的可能性以及投入水平,并且这一效应在线下和线上两种教育培训模式上均有体现;(3)收入损失对教育支出的冲击存在阶层不平等现象,也即仅有低阶层家庭会因收入损失而降低教育支出水平,而高阶层家庭并未降低教育支出水平。研究揭示了由新冠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冲击在使家庭承受收入损失的同时具有扩大教育不平等的效应。
- 柳建坤
- 关键词:家庭教育支出新型冠状病毒教育不平等县域
- 影子教育管控是否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平等?--以双减政策为例
- 2024年
- 为考察双减政策对城乡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山东、河北、浙江、江苏、北京、上海、黑龙江、山西8个省市1 039个中小学生的两期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双减政策能有效降低城乡学生影子教育参与,但会扩大城乡教育不平等。因为双减政策实施后,城镇学生参与影子教育的方式由市场补习机构转入私教或校内辅导,而农村学生因缺少教育资源而无法参与影子教育,导致农村学生影子教育参与率下降程度大于城市,尤其是在双休日的学科辅导上。因此,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还需充分考虑城乡教育差距实际。
- 潘羽彤宁可朱哲毅
- 教育不平等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改善民生福祉的双重背景下,探讨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来进一步提高国民幸福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使用教育基尼系数测算了各地区的教育不平等指数,并将其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匹配,考察了教育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教育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且具有异质性,即教育不平等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居民主观幸福感负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验证了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尽管教育不平等会通过扩大收入差距进而降低居民幸福感,但适当的教育不平等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居民幸福感。
- 李佳佳任昱昭
- 关键词:居民幸福感教育不平等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 城乡教育不平等对区域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
-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城乡教育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区域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不容忽视。城乡教育不平等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更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重新审...
- 王昌君
-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
- 教育竞争、家校联系与教育不平等——以围绕家庭作业的家校互动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本研究以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乡镇小学围绕家庭作业的家校互动为案例,探讨了二者在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及其对家校互动过程和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度竞争及高度分化的教育环境促生了“竞争驱动、双向支持”的家校关系;有限竞争和分化较低的教育环境促生了“被动应对、单向依赖”的家校关系。前者意味着学校与家庭乃至市场建构起合力促进学生发展、共同应对教育竞争的教育网络;后者则意味着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甚至唯一作用。家庭运作空间的增大弱化了学校资源的作用,而在家庭资源弱势的环境中,学校对学生学业发挥着比家庭更大的平等化作用。家校联系既勾连了教育过程与结果,也勾连了微观层面的家校行为与中观层面的教育环境,折射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 张阳阳戴艺伟
- 关键词:教育竞争教育环境家庭作业家校互动
- 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基于2001年至2020年我国31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我国各个省、区、市的教育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泰尔指数,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目前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现状。而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机制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考察了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教育不平等每增加1%,收入差距会增加0.153%;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是通过降低劳动生产力、阻碍人力资本积累、加剧就业难度三个途径扩大收入差距。
- 封福育张子豪
-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基尼系数收入差距
- 对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新探索--《教育不平等的发生机制研究--基于资源分配的视角》的意义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教育不平等的原因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议题。探索教育不平等的原因也是教育研究工作者的使命,而且是不断激发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性理论渊源。近年来,关于教育不平等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成绩斐然。然而,如果要把多年来国内外研究所论及的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原因及影响教育不平等的因素,列举一个完整的清单,那必定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因为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而且错综复杂。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状况虽然反映了教育界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议题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会导致教育不平等研究产生困惑与纠结,甚至遮蔽问题的实质。
- 谢维和
-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资源分配激发教育
- 教育扩张与分布型教育不平等——复合教育基尼系数的演化性质及其检验被引量:7
- 2023年
- 学校教育机会具有“得到即满足”的充要特性,教育机会供给扩大意味着机会分布不平等下降。受教育年限的复合基尼系数是各机会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本文以数学推导和数值模拟证明,复合教育基尼系数随教育扩张而下降是其内在的固有性质。利用Barro-Lee世界教育面板数据,本文以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基本性质,并建立了教育基尼系数演化形态的解释模型。结果显示,各级教育衔接时序、扩展速率是影响复合教育基尼函数演化的直接因素。
- 刘精明
- 关键词:教育扩张教育不平等数值模拟
- 父代教育水平、代际传递与子代基础教育不平等被引量:14
- 2023年
-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OLS和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教育代际传递在初等教育阶段的显著性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初中阶段存在显著的教育代际传递效应,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学业表现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子女平均成绩提高0.322分。其中,城市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强度大于农村;父亲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大于母亲;随着子女平均成绩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平均成绩的影响强度趋于下降,表明学业表现欠佳的“后进生”受父母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父母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作用于子女学业表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子女自身教育期望和亲子互动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是45.067%、43.329%和0.939%。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机制的再检验再次证实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因此,要重视初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普通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父母要注重家庭文化资本建设,既要提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要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他人”角色。
- 刘金典程名望吴春燕
- 关键词:代际传递学业表现教育不平等阶层流动
相关作者
- 张锦华

- 作品数:116被引量:940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民工 农村教育 教育不平等 实证研究 粮食安全
- 方长春

- 作品数:81被引量:88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住房 利益分化 社会分层 阶层差异 实证研究
- 杨俊

- 作品数:145被引量:2,455H指数:2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 收入分配
- 黄潇

- 作品数:49被引量:5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收入分配差距 实证分析 教育不平等 收入分配 贫困
- 谢小平

- 作品数:15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伯恩斯坦 符码 元语言 教学分析 教育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