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77篇“ 教育产业“的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24年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拓展职业教育办学形态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校企合办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呈现出规模扩大、形态多样、模式多元、效果显著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政策引导不足、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从政策保障、治理体系、运行机制、双向赋能等方面寻求发展对策。
曾天山荀莉汤霓
关键词:职业教育
开放教育产业学院建设研究——以云南花卉产业为例
2024年
开放教育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探索终身教育服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花卉产业为例,探讨开放教育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政策指引、实体化运作、优化运行机制、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对策。为开放教育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借鉴,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开婷
关键词:开放教育花卉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产业学院建设可行性分析及实现路径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产业学院作为当前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运行实体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拓展产教融合深度、解决人才流失等问题。研究从文理层面、政策层面及实践层面深度剖析高职院校打造学前教育产业学院的可行性,并提出“四聚焦、四打造”建设行动路径,以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
陈全银危玲玲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
劳动教育产业化及其制约因素的对策分析
2024年
劳动教育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劳动教育为核心,通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劳动教育的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劳动教育产业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企业、劳动教育咨询服务等。通过以上形式,将劳动教育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实现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劳动教育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其发展脚步,本文将对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晨阳
组织协调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与优化路径
2024年
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新型产教联合体组织,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与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产业学院建设至今已颇具规模,但在总体实践成效上未能充分凸显其规模优势,存在利益分配不清晰、制度保障不完善、协同治理不高效等问题。为提升其作为产教融合新型组织的运行效率,亟需厘清内部实践体系的组织架构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为此,本研究基于联系纽带构建内部运行四项机制,将产业学院置于组织协调视域下,并根据“投入维度-运行维度-反馈维度”三个维度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升产业学院造血功能,为推动产业体系转型与现代化发展服务。
刘晓薛圆美
关键词:组织协调
校企双向奔赴:高职教育产业学院内涵、意蕴及进路——基于共同缔造理论视角
2024年
建设实体化产业学院,是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进路。吴良镛先生提出的“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理论,以及“云浮实验”等成功实践,促进了我国社会治理领域的共同缔造理论的形成,成为系统论的新发展、新应用。共同缔造理论与高职教育产业学院升级发展具有逻辑耦合,为高职教育产业学院兼容性升级和扩张性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循证,高职教育产业学院的发展实践为共同缔造理论跨界给予新的注解,二者理实结合,突破原有各自象限,在新空间耦合产生新的增力。因此,将共同缔造理论迁移到高职教育产业学院中,可重塑高职教育产业学院实体化意蕴,建组一个“五共”模型:共谋为先导、共建为要义、共治为牵引、共评为保障、共享为灵魂,可有效破解当前高职教育产业学院“思路不阔“”内涵不丰“”运行不实”等现实难题。
鄢烈洲陈绍华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多重逻辑、现实困境、实践路向被引量:3
2024年
产业资源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在分析职业教育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多重逻辑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实践路向:健全顶层设计,破解失序难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破解跨界难题;保障企业权益,破解被动难题。
戴琨李兴海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业资源教学资源
中国式职业教育产业学院的“六难”与“六解”
2024年
发展中国式产业学院是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的试水破冰之举,是中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对中国式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宏观政策进行探索,深入剖析了产业学院建设现状,结果显示产业学院建设存在公益性与私益性的矛盾、独立性较差、教师积极性难调动、无法自负盈亏、国有资产流失、运行灵活性差的“六难”问题。针对“六难”问题,提出产业学院建设的“六解”,即公益属性与私益性并存、独立资产管理、完善评价激励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明确产权归属、增强独立运行能力。通过这“六解”有利于打造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式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郭巧云杨静翟炜翔龚子珊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与乡村中学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动研究——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2024年
构建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水平以及乡村中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四川省遂宁市及其下辖区域(射洪市、大英县、蓬溪县、安居区、船山区) 2018~2022年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水平和乡村中学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与乡村中学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表明: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与乡村中学高质量发展之间并未直接展现出预期的正面协同效应,表明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在乡村地区存在时间滞后性。并且乡村中学的生源流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通过推动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与乡村中学高质量发展来消弭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推动全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digita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education industry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middle schools.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igita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education industry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middle schools in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nd its subordinate areas (Shehong City, Daying County, Pengxi County, Anju District, and Chuanshan District) from 2018 to 2022, and a fixed effec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empirically explore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innovation in the education industr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middle school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xpected positive synergy effect between digital innovation in the education industr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middle schools has not been directly shown, indicating that the impact of digital innovation in the education industry has a time lag in rural areas. In addition, the loss of students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
胥浩然
关键词:教育产业数字化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和培养创新性探索——以云南省某职业院校教育产业学院为例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一种办学模式的探索。针对校企合作存在的机制流于形式、责任划界不明晰、企业参与积极性低、校企双方缺乏信任等问题,具体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难,从学生管理模式的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创新性探索;并从完善制度、加强沟通和创新实习实训形式3个方面给出具体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学生管理和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李江赵姗姗杨绍恭
关键词:校企合作

相关作者

蒋国华
作品数:107被引量:27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吉利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产业 科学计量学 教育改革 情报计量学 发展教育产业
张万朋
作品数:85被引量:439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产业 高等教育 教育经济学 中等职业教育 政府
张晓洪
作品数:37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产业 教育产业 国际竞争力 高校
瞿华
作品数:61被引量:3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研究主题:教育产业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教育服务
杨德广
作品数:262被引量:2,50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校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