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6篇“ 教育学博士“的相关文章
近二十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位论文的回顾与展望
2025年
博士位论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最能体现所培养人才的理论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通过对2000—2023年89所院校3955篇博士位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位论文取得了显著发展和优异成绩,同时在研究议题、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实践应用、增强科意识、构建术共同体等,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位论文深入理、道理和哲理研究的重要功能。
韩华房苏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学科建设
教育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9所高校招生政策文本的分析
2025年
选取我国19所高校教育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的政策文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从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及提交形式、考核内容和形式、考核成绩占比情况四个观测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教育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存在以下问题:申请要求存在专业偏向,缺乏包容性和透明度;考评体系不够科,缺乏综合性和多元性;考核成绩占比不尽合理,缺乏一致性和公正性。基于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优化申请要求设置,提供信息公开和透明;重整考核内容和形式,多方位考核考生综合素质;审慎设定成绩占比,加强考核的公正一致性。
范学健魏顺平
关键词:博士招生统计分析
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之异同:美国术史的回顾与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博士位研究生教育中,是否以及依据何种标准在同一科领域分设术型和专业型位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尚无定论的议题。教育领域的两种博士位类型从共存之时起,就一直因未能厘清边界而在美国术界经历了百年纷争。具体来看,美国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位要求和标准、培养目标与就业去向以及位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保守派认为位趋同现象十分合理,保持现状即可;改革派认为位间理应存在差异并建议采取行动改变;更为激进的观点提出应跳出当前位设置逻辑并创设新的位类型。二者趋同可归因于教育学科的知识特征和实践领域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科领域都采用固定的位设置模式,博士位类型的设置应超越简单的二元化思路,完全切割两种位类型实现全方位的差异化培养路径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专业博士位的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尊重科知识特性,其培养应在保证作为博士术性标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性特色。
王东芳经紫艺
关键词: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学位类型
我国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趋同吗——基于两类博士位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
2024年
通过内容分析法,分别选取国内211篇教育博士位论文和教育学博士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两类博士位论文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类博士位论文在研究类型、研究设计、统计分析方法和研究层次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对象年龄与理论基础上没有显著不同。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位论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没有明显趋同。基于此,教育博士培养应建立专门化的专业位导师队伍,应采取术训练与工作实践相融合的培养方式。
郑良玉蔡美辉卢兰平
关键词: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
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差异化培养模式探析——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2024年
基于对亚利桑那州立大、俄勒冈大、密歇根州立大、特拉华大等四所美国一流教育学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培养体系的对比分析,发现其在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业考核等方面均存在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对我国进一步解决两类教育博士培养趋同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结合本土实际,应进一步优化培养目标定位,强化生跨科培养,注重教育博士的循证素养;完善多元评价的招录机制,增加考核内容的针对性;优化与重构课程体系,建立跨科、体现科特色和个性差异的课程体系;完善两类博士的分类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两类博士考核评价的术差异性。
赵英李敏许文文
关键词: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课程体系
二十年奠基凝心聚力,双一流建设再创佳绩——纪念陕西师范大教育学博士位授权点创建二十年
2024年
教育学科不仅是师范院校的主要特色科,而且是安身立命的科。80年来陕西师范大教育学科与陕西师范大同生同长,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做好硕士博士位授权单位建设是陕西师范大几代人的夙愿。在老一代教育学人奠基基础上,21世纪初的10年是陕西师范大教育学博士位授权单位建设突飞猛进,取得历史性、奠基性发展的10年,后来的10年发展又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教育学“双一流”建设要再创佳绩,既需要教育学人继续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也需要校领导继续精心指导、大力支持。
郝文武
关键词:教育学再创佳绩
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培养是否趋同?——基于位论文比较的视角被引量:4
2023年
教育博士的培养一直受到术化的困扰和质疑,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研究取向、研究主旨以及研究规范三个方面,对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共330篇博士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位论文上趋同问题并不严重,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位论文虽然在研究取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研究主旨上具有明显区别,相较于教育学博士的“研究型”特点,教育博士位论文在研究关键词、主题以及层次上呈现出“实践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博士也偏向于“实践应用”性质的研究方法。此外,两类博士位论文的研究基础都有待加强。在未来的博士生培养中,应进一步强化教育学博士术性取向和教育博士的实践性取向;教育博士培养和论文研究应形成培养单位、工作单位和实践场所等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论文成果的应用价值;加强教育博士论文研究的规范性,拓宽博士生的术视野。
左凡李永刚
关键词: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音乐教育学博士位论文述评
2023年
音乐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士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估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梳理分析2001一2021年中国国内发表的音乐教育学博士位论文,探讨其术成就和存在问题,以利于音乐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马达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为“术人”:教育学博士术社会化的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术社会化是博士生成为研究者的必经之路。从事术职业是教育学博士生的主要归宿,其术社会化经历却鲜为人知。基于扎根理论分析15位教育学博士(生)的深度访谈资料,结合6所高校博士生培养相关文本,探究术社会化的核心要素与作用机理,构建教育学博士术社会化模型。研究发现:读博动机主要在预期社会化阶段发挥作用;院系制度与人际互动是集体社会化阶段的保障性和支持性要素;个人社会化阶段视自我主导力与组织支持程度的高低,分化出主动建构、自我沉淀、寻找外援及接受规训4种类型。高匹配度的导生关系、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利于激发和维持强动机,顺利实现术社会化。
赵鑫朱佳妮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学术职业
教育学博士生的成长支持与情感关切:一项基于位论文致谢的内容分析
2023年
论文致谢语是博士位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具有公开传达谢意的功能,而且包含着对博士习生涯的自我反思与总结。对论文致谢语的分析,能够获悉博士生的成长支持与情感关切。研究运用NVivo11对100篇教育学博士位论文的致谢语进行了分析,发掘了教育学博士生在支持与情感两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为提升教育学博士培养质量和改进论文致谢语写作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教育学博士生的术支持主要来自导师,多以想法与工作上的指引为主,精神支持以家庭和同侪为主要来源;焦虑、怀疑等负面情绪与自信、希望等正面情绪相依并存,接受与价值选择是博士生在术情感中的主要关切;聚类分析发现,术与精神支持同多类情感产生了显著的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需要有温度的导师支持、有力度的校支持和有广度的同侪支持等三个建议。同时需重视论文致谢语的传意和自评反思价值。
李俊飞赵明洁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相关作者

刘益东
作品数:144被引量:61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学术 AI 自立自强 学者 科技伦理
李云鹏
作品数:23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女子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博士 跨学科 美国教育 专业博士学位 教育学博士
刘盾
作品数:21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考改革 教育学博士 科举学 跨国高等教育
黄建初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研究主题:研究共同体 教师组织 教师发展 教改实验 教改实践
王毅
作品数:16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访谈录 中国教育 教育科学 教育发展研究 民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