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931篇“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相关文章
基于社会需求的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025年
人才培养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参照物,旨在为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参考方案。研究聚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对某师范大学近五年的毕业生和与之合作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被试者对学校的培养和毕业生的满意度处于整体偏上水平,但各维度间不均衡。在就业与实践指导维度上,互联网服务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显著高于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在教学课程维度上,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显著高于本科毕业的学生。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综合排序,发现专业知识与技能因素、创新与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位列前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建议在人才培养中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与专业技能。最后,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出人才培养建议,以供参考。
刘兴红张涵陈雪余亚烽王瑰霞张苏薇
关键词: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毕业生
机制、模型、模式的研究主题及构建过程探究——基于2018-202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
2025年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8—2023年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有关机制、模型、模式构建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从主题分布、构建过程以及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机制、模型、模式的构建过程有相似之处,但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机制更侧重于自上而下的分析策略,关注“学习科学与认知过程”主题,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模式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构建思路,主要研究“教学设计与评估”主题,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模型则采用混合的构建思路,集中研究“创新教育技术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主题,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未来,教育技术学学科有关机制、模型、模式的构建,需要在研究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科学审视方法论,协同融合多元方法,以推动学科在研究范式多元化道路上更进一步。
刘杜娟杨晓宏
关键词:主题分布研究方法
如何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设计思维?
2024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作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未来的培养方向。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设计思维的内涵进行解析,并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能力培养三个维度阐述了设计思维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价值意蕴。之后,文章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思维培养的因素,指出专业知识经验、行动中反思、设计信念等内部因素是设计思维发展的底层支撑,而设计刺激、设计工具、能力要求等外部因素是设计思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文章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思维的发展。
李志河冯燕李瑞萱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设计思维本科生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紧随信息科技发展的专业,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和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应对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并...
滕志强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认同感建构过程与推进策略研究
2024年
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提出,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近五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却萎缩严重。学生的专业认同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学生的专业参与、专业学习投入和未来个人专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形成深度认知,本研究选择一所国家一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对象分析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业认同感的建构过程与推进策略展开研究。分析发现,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构呈现“迷茫—清晰—认同—热爱—深入”的主路径,以及从初识专业、沉浸学习到产生归属感的状态转变。从群体层面而言,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构过程复杂且多样,总体专业认同感建立较好,但存在持续迷茫或面向就业重返迷茫的个体。基于调查结果,研究提出了六条推进策略:面向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核心素养,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连接;加强合作强化专业实践,拓展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待遇;抓住关键期多维度发力,端正态度助其快速入轨。
王志军虞天芸江楠程亮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教育数字化
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需求层次,然后论述了学科竞赛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素养发展策略。
郑艳何明召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竞赛本科生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
2024年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深刻变革的今天,该专业对推进新文科建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玉溪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根据学校建设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确立了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践能力培养的动机激发、知识储备、应用创新三个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层次维度构建多阶渐进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整合校内外师资、实训等资源,为学生搭建了集实践教学、兴趣小组活动、专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多途径的实践平台,探索出一条教、学、训、赛、研“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成效。
李学孺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调整研究——以适应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视角为例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设置和要求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对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和调整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调整策略,以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高素质教育技术人才。
王冉李铁建
关键词:信息科技教育技术学课程调整
新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画像被引量:1
2024年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学科深陷人才培养囹圄,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模糊、课程区分度差、体系设置庞杂、教学水平低下,致使学生既无较高理论水平,也不擅长使用工具,“硬”不行,“软”也不行,“理”更不行,毫无专业优势,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从而背离社会和学科需求。为解决人才培养诘难,必须关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效能,必须回归教育技术学的人才本原,以明晰培养什么人。教育技术学专业鲜明的工具性特征要求学生采取双向度的发展策略,以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科优势为特色,充分发挥个体专长,依个人旨趣进行相对分工,最终力求成长为教育技术“完人”。
李芒杨宇轩段冬新
关键词:教育技术人才
数智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局限性、作用域与知识框架被引量:1
2024年
数智时代呼啸而来,教育技术学专业致力于培养未来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人才。由此聚焦于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培养理念、培养结构等不符合社会需要等问题,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厘清数智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借助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域梳理与整体框架设计,明确数智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形成宏观标准向能力要素延展的融会贯通。
李志河冯燕李瑞萱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作用域知识框架

相关作者

杨晓宏
作品数:253被引量:2,264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信息化 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
张有录
作品数:48被引量:19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技术学专业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AUTHORWARE 农村中小学教师 多媒体
刘美凤
作品数:150被引量:1,43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 绩效技术
马晓玲
作品数:49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技术学专业 技术学 课程设置 教学点 农村教学点
杨成
作品数:178被引量:1,521H指数:17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 大学生 远程教育 教育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