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477篇“ 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文章
-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式”笔谈
- 2025年
- 为促进教育现代化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愿景和形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气象、中国风格、中国范式贡献理论力量,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亟待突破:亟需深化认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性与世界一般性的关系;亟需系统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性与系统性;亟需立足本土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与指标体系;亟需主动接应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拐点与历史机遇;亟需进一步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何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于本土、体现特色并凸显特质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价值上有三个维度的取向,即“做强自身”“服务国家”和“助力成长”。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新框架,也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向提供了全新的格局和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走独立内生式的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克服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弊端;以“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过去各种分析框架;以“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定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格局和价值意蕴。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四重意义,即比较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发展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道路与改革创新;结构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与统筹推进;系统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全面发展与结构优化。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思想或许依然是在中国现代教育情境中开展社会化和情感教育的根基所在,应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涵养教育现代化,因为传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世界的“视阈”,而且我们可从其中汲取养分更好地建构现代教育。
- 孙杰远杨小微徐冬青程亮游韵
-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文化传统
- 走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现代化之路
- 2025年
- 2024年12月7日至8日,“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深入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33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本刊选取其中14位专家的学术观点,以笔谈形式予以刊发,纪念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希望语文教育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 刘国正
-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国式现代化主旨演讲语文教育现代化教育学融入教育
-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的逻辑意蕴
- 2025年
-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理论逻辑层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高等教育优先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扎根中国,立足本土等。历史逻辑层面,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历经萌芽期、探索期、推进期以及新征程四个阶段;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创新。实践逻辑层面,走好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吸收国际经验,强化高等教育立法支撑与经费投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走人民满意的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等基本方向。
- 段世飞钱跳跳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高等学校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2025年
- 优先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基础支撑。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对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明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相关教育理念,厘清高等教育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运行模型,可以更好的发挥高等学校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 梁莹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析
- 2025年
-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主要体现在由外部推动转向自我革新,由正向论证转向复合建构,由静态稳定转向动态平衡,由无序生产转向有序增长,由双向互动转向融合共生,并具有连续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过程性与方向性相统一,外在性与内生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着重处理好多元思潮与主流价值,高势位供给与高自主需要,体系相对独立与普遍贯通,明经究理与实践探索,社会需要与个体需求的五对矛盾关系。
- 唐颂歌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 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数与区域比较
- 2025年
- 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指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之根与实践之基。基于此,本研究将在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已有文献成果和可获得的数据构建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朱德全朱德全
-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
- 语文大家七人谈:走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现代化之路
- 2025年
- 2024年是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120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语文教育家,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育的宗旨、目的和任务,为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于漪刘国正王宁顾明远顾明远莫言顾德希
- 关键词: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育现代化语文教育理论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2025年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呈现和必然选择,系统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和研究主题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发展态势。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1989—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样本,对该领域发文量、作者、机构及热点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整体处于增长趋势,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密度较小,研究主题聚焦于价值追求、政治支持、演进历程、主要类型以及路径选择五个方面。未来,在研究意义上,应探求研究的本质并分析其价值;在研究基础上,构建概念体系与话语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在研究机制上,坚持协同创新,形成紧密学术网络;在研究方法上,革新研究方法,提高案例研究和实证量化研究水平;在研究主题上,细化研究分支,紧扣实际问题;在研究对象上,顺应时代发展,拓展研究对象。
- 张义民刘梦漩邵琪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现实表征及实践路径
- 2025年
-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现代化拥有提高办学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推动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现阶段,职业教育现代化呈现出内涵深化、理念升级、专业领域拓展等发展特征。在现代化征程中,职业院校要明确其核心内涵及现实表征,通过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化发展、加强职业教育智慧化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等对策,持续培养出大批高水平、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赋能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 黄敏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
- 建设教育强国视域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论析——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依据
- 2025年
- 我国已经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实施。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体现在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发展模式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在影响力上由局部性开放转向全方位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其深刻内涵上,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根本问题,把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主要体现在教育实践上,其中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障,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改革核心,教育评价是关键环节,教育数字化是重要支撑。科学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逻辑,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 李鹏毕辰晖
-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
相关作者
- 顾明远

- 作品数:726被引量:6,67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
- 沈健

- 作品数:155被引量:324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教育厅
- 研究主题:江苏教育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建设 教育改革 人民满意
- 杨小微

- 作品数:225被引量:1,42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现代化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新基础教育 教育
- 邬志辉

- 作品数:368被引量:3,819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农村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 乡村 教育现代化
- 陈宝生

- 作品数:194被引量:1,93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研究主题:教育强国 总书记 教育系统 教育现代化 加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