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1010篇“ 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章
- 教育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索莱达·佩雷皮埃
- 关键词:教育研究
- 新时代终身教育研究的关键议题与未来趋势——“终身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系列研讨会综述
- 2025年
- “终身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系列研讨会聚焦“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终身教育研究”这一时代命题,凸显了终身教育及其研究与新时代发展之间紧密的关联性,探讨了新时代终身教育的关键议题与未来趋势。通过多元对话,与会者阐述了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回应了终身教育研究开展的观念前提与功能期待。与会者也指明了当前终身教育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完善制度保障、服务经济社会、提升个体能力三大研究范畴及具体议题,并展望了新时代终身教育研究所逐渐形成的发展趋向,即将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级水平与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相统一的研究取向与内容,将融合跨学科视角与引入新研究范式相协调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将激发研究主体主动投入的思维变革与推进研究成果整体性构建的基本定位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
- 张伶俐李书涵李家成
- 积极回应产业变革与人民教育诉求的职业本科教育——2024年职业本科教育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 2025年
- 2024年,以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成为职教战线的重要目标。职教战线积极回应产业变革需求和人民群众教育诉求,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取得诸多丰硕成果。研究表明:本年度职业本科教育理论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职业本科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等7个领域;实践热点则主要集中在高职申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总体来看,当前职业本科教育理论研究仍面临研究重心不够下沉、拔尖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探索不够深入、国际比较研究“引进来”与“走出去”失衡、学科与专业研究仍需深化、治理创新与治理体系研究尚需细化等问题;实践方面则面临社会认同、产教深度融合和生源多样化带来人才培养压力等多重挑战。未来职业本科教育还需要通过有组织地开展现实问题研究、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完善宏观政策制度性供给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李建国吴学敏代伟杨冰清
-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学术探索——以曹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为例
- 2025年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教育学家在现代化视野下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型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学术探索。曹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反映了当时现代教育学术话语的历史样貌。新中国成立前,曹孚就提出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统一的愿景,在现代教育大形势下思考中国教育的前途。新中国成立后,曹孚围绕全面发展的教育,阐释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底色和使命,同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注入现代化内涵。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为指针,树立发展、开放、现代化的取向,探索融通古今中外的中国教育学体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深化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研究,有助于巩固教育学理论基础和中国经验根基。
- 曹燕南
- 教育研究的变革:美国联邦政府的角色和影响
- 2025年
- 美国联邦政府有见于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作用,不断介入教育事务,扩大教育权力。而为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提升教育改革成效,联邦政府通过组建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等政府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介入教育研究,成为教育知识的立法者、资助者、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联邦政府倡导满足教育改革需要的政策研究,提倡和追求科学的教育研究,这转变和重塑了美国教育知识的生产,教育学术界转向与教育政策和立法有关的主题研究,广泛采用并创新科学和循证的研究方法,致力于研究学习和学校改进成效。
- 焦灵波叶赋桂
- 关键词:教育研究美国联邦政府研究方法教育政策教育知识
- 陶行知教育研究成果文体多样性的社会普及意义
- 2025年
-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文集》文本的文体梳理,发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研究成果呈现多样化的文体风格,表现形式有:贯穿“真”与“实”的教育论说;风趣幽默、说理透彻、简洁精当的大众演讲;语言亲切、态度鲜明、直抵人心的书信;重创意、有文采的诗歌;等等。陶行知在文体选择上目的明确,多重对话,行知求真,动情晓理,将外在形式与内在创造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学术研究与教育普及的分野,使得其研究成果具有丰富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陶行知教育研究成果文体的多维向度和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教育研究始终坚持立场的民众性、风格的多样性和书写的时代性,也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此,当今的教育研究也需要学者转换研究眼光,以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作为价值取向,构建符合大众表达的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教育知识和道理,促进教育成果向社会大众普及。
- 靳雪瑞栗洪武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陶行知教育研究成果
- 日本国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创建、发展轨迹及特点——以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为例
- 2025年
- 1972年,在学潮的冲击、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努力和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支持下,广岛大学创建了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该机构在日本高等教育学学科制度化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该机构走向以国家重点科研平台为中心的重点化发展路径。回眸50年的发展历程,其特点为形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级学术中心、国际性学术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学术信息中心和高等教育学学科人才的培养基地。
- 林师敏
- 基于外卖食品消费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2025年
- 在现代高校中,外卖食品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但高频外卖消费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饮食习惯的改变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大学生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饮食行为对其情绪调节、自我管理能力及压力应对方式影响深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外卖食品消费对消费者心理健康的多维度影响,为大学生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校内外联动的教育干预,提出优化外卖消费模式的实践路径。
- 朱文静张忆琳姜雨欣崔奕昂
-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习惯饮食行为教育干预压力应对方式
- 教育研究的硅基样本——基于大模型技术路线的分析
- 2025年
- 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教育研究方法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契机。基于此背景,研究聚焦于大模型驱动的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对其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以及潜在影响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探究。研究伊始,深入剖析了大模型通过世界知识的广泛习得、认知能力的自然涌现以及心理理论能力的精准模拟,为硅基样本提供坚实理论支撑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提炼虚拟抽样、数字孪生和社会模拟这三种实现教育硅基样本的关键技术路线,为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为切实验证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设计了一项探索性案例,模拟针对不同职业背景和技术熟练度的教育工作者开展的虚拟访谈。通过对案例的细致分析,研究初步证实了硅基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捕捉教育群体异质性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硅基样本对教育研究知识生产模式所引发的深刻变革。同时,研究也客观地指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方法论风险,如确认偏误、模型坍缩以及生态效度等方面的挑战。展望未来,教育研究或将呈现出“赛博格化”的发展趋势,在人机协同的全新模式下开拓崭新的探索空间,不断重塑教育研究的范式与边界,可为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刘泽民陈向东
-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
- 面向未来教育范式的智慧教育研究——祝智庭教授智慧教育学术思想与生成逻辑
- 2025年
- 一门学科的代表人物通常是该学科体系发展的内核和风向标。基于CNKI数据库2012年12月至2024年8月祝智庭教授及团队发表的188篇文献,根据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借鉴Rowe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通过涵化历史断面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勾勒了祝智庭教授智慧教育思想的学术素描,探讨了其学术贡献、学术特点及其智慧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祝智庭教授显著的学术贡献是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和方法论方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同频、迭代、跨域、绵延”的学术特点。其学术思想的生成逻辑图景包括未来逻辑、技术逻辑、历史逻辑、政策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以期通过学科关键人物的研究窗口,展现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图志。
- 钟志贤刘晓慧张义宋博文
- 关键词:智慧教育学术思想生成逻辑
相关作者
- 郑毓信

- 作品数:359被引量:2,935H指数:2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数学教育 数学 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改革
- 郑金洲

- 作品数:211被引量:3,418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 教育研究 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 侯怀银

- 作品数:310被引量:1,55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学 学科建设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学术体系
- 李明忠

- 作品数:67被引量:4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 有效性
- 刘良华

- 作品数:242被引量:1,1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教师 孩子 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