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8篇“ 数字断层融合“的相关文章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诊断寰枢椎脱位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诊断寰枢椎脱位的价值。方法:以100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对象,40例接受DR检查,16例接受DTS检查,44例接受CT检查,比较三者诊断的价值。结果:DR检查18例(45.00%)患者诊断为寰枢椎脱位,DTS检查14例(87.50%)诊断为寰枢椎脱位,CT扫描,42例(95.45%)患者诊断为寰枢椎脱位。CT、DTS诊断寰枢椎脱位的准确率高于DR(P<0.05)。DR、DTS、CT检查寰枢椎正位有效剂量依次升高(P<0.05)。结论:DTS检查操作便捷、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寰枢椎病变情况,并且检查时辐射剂量较低,可有效弥补CT及DR检查的不足。
李金良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术后6月时完成了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获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及对比。同时由临床医师对DTS及DR的骨折愈合显示率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月时,DTS图像质量评分为(3.689±1.148)分,DR图像质量评分为(2.778±1.19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95.56%(86/90),DR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72.23%(6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DTS能清晰显示术区骨质结构,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图像质量较DR更优,可作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临床实用性较强。
王浩东曾桔罗铧代承忠钟鉴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
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在腕骨骨折诊断和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年
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腕骨骨折诊断和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7月收治的75例腕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75例行腕骨骨折固定术的患者分别在术后1周和两个月时行腕关节普通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DTS检查。结果显示,断层融合技术具有成像清晰、细节完整、价格低廉、对骨折的检出率高等优点,可有效地改善成像质量。研究发现,在腕骨骨折影像诊断中,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是一种准确的方法,可应用推广。
周启健葛陈西
关键词:腕骨骨折固定术
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诊断肋骨骨折79例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疑似肋骨骨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并以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DR与DTS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率;计算并绘制ROC曲线,分析DTS与DR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79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经手术检查最终确诊62例,确诊率为78.48%。患者确诊前均行DR检查,最终确诊51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73.42%[(46+12)/79](P<0.05),诊断灵敏度为74.19%(46/62)、特异度为70.59%(12/17);DTS检查确诊56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77.22%[(50+11)/79](P<0.05),诊断灵敏度为80.65%(50/62)、特异度为64.71%(11/17);DTS联合DR检查确诊61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3.67%[(59+15)/79](P<0.05),诊断灵敏度为95.16%(59/62)、特异度为88.24%(15/17);DTS联合DR用于肋骨骨折患者中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DTS和DR(P<0.05)。结论:DTS技术与DR用于肋骨骨折患者中,均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二者联合检查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贾亦军
关键词:肋骨骨折数字化X线摄影ROC曲线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组,接受X线摄影技术检查为参照组,接受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检查为研究组,比对两组图像质量、骨溶解区数量状况。结果研究组图像质量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臼周围、股骨柄周围骨溶解区数量分别为(1.82±0.12)、(3.56±0.14)个,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8、21.828,P<0.05)。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质量更高,识别骨溶解区数量高。
李俊郑汉艺刘国兵何志颖陈兴明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技术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0例临床怀疑腕舟骨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普通DR、DTS及CT检查,以CT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普通DR与DTS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TS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26/30),显著高于普通DR(56.67%,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检查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敏感度为88.89%,显著高于普通DR(敏感度为5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检查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特异度为66.67%,普通DR为33.3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S对腕舟骨骨折的诊断效能高于普通DR,能清晰显示骨折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浩东代承忠罗铧吴海燕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DR摄影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对脊柱融合术后前期疗效的评价研究
2022年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脊柱融合术后随访中的应用和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90例脊柱融合术(Cage置入)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06月至2021年07月,采用岛津大平板多功能机行X线摄片及断层融合摄片,且对置入体植骨(Cage)融合及内固定异常(包括断裂及松动)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包括5个月-7个月时间)复查病例40例,Cage融合情况,X线组,A级32、B级8例、C级0例。断层组A级28例、B级12、C级0例。内固定异常,X线组0例,断层组1例内固定断裂。术后1年(包括10个月-14个月)复查病例50例,Cage融合情况,X线组,A级5例、B级20例、C级25例,断层组A级7例、B级12、C级31例,内固定异常,X线组1例内固定断裂,断层组2例内固定断裂,一共90个病例两种方法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结论: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对脊柱融合术后,Cage植骨融合的评价更为精准,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张浩
关键词:CAGE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76膝),其中单侧病变44例,双侧病变16例。术后76膝均行常规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检查中放射剂量、下股骨角、上胫骨角、假体及周围结构显示情况。结果DTS检查中放射剂量高于常规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中术后测量下股骨角、上胫骨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DTS检查中术后假体及其周围结构显示情况评分(1.78±0.18)高于常规DR检查(1.46±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结论与常规DR比较,膝关节置换术后评估中应用DTS技术,虽然放射剂量高,但可准确测量上胫骨角、下股骨角,还可提升假体及其周围显示情况,从而为术后效果评估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吴二丰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数字化X线摄影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寰枢椎脱位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期间共11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DR检查43例,DTS检查17例,CT检查63例。并对其行影像诊断符合率和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换算值的对比分析。结果DR检查中诊断寰枢椎脱位20例,占46.50%,DTS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15例,占88.20%,CT检查诊断寰枢椎脱位60例,占95.20%。DTS和CT诊断寰枢椎脱位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和CT诊断寰枢椎脱位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检查在DR正位、侧位,DTS冠状位、矢状位和CT的ED分别为(0.0961±0.0469)mSv、(0.0974±0.0471)mSv、(0.1358±0.0117)mSv、(0.1135±0.0132)mSv、(0.8377±0.0769)mSv。DTS和CT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DR,CT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DTS。结论DTS成像技术对寰枢椎脱位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DR,接近CT,但其辐射剂量远低于CT。因此,提倡DTS作为临床寰枢椎脱位诊疗的重要检查方法。
汤永刚杨斌张良靳晓晖张帅贾阳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空间分辨率
毛刺型乳腺癌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及动态增强MRI检查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毛刺型乳腺癌中毛刺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及动态增强乳腺MRI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1月对同时进行数字断层融合摄影乳腺X线检查,动态增强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42例毛刺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毛刺征象在两种检查中出现的比率。结果在42例毛刺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表现中,经数字断层融合摄影乳腺X线检查发现毛刺37例(占总病例88.1%),其中棘状突起5例(11.9%),细毛刺10例(23.8%),粗毛刺22例(52.4%)。经乳腺MRI检查中发现毛刺33例(占总病例78.6%):其中棘状突起7例(16.7%),细毛刺3例(7.1%),粗毛刺23例(54.8%)。结论对于乳腺癌毛刺征的显示,乳腺数字断层摄影(DBT)与乳腺MRI检查各具有优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将二者合理联合使用,才能大大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及准确率。
刘伟娟马洪舟
关键词:乳腺癌毛刺征

相关作者

郁仁强
作品数:80被引量:379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医学影像技术 图像质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赵张平
作品数:42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产后出血 放射摄影术 护理 数字断层融合
王浩东
作品数:26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数字断层融合 MRI 内固定术后 影像学表现
曾勇明
作品数:147被引量:664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图像质量 数字X线摄影 数字减影 X线计算机 介入放射学
陆云峰
作品数:50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X线摄影 图像质量 CT图像 CR 数字断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