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18篇“ 文化出版“的相关文章
- 做好黄河文化出版物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4年
-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做好黄河文化出版物,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做好黄河文化出版物的意义。通过分析黄河文化的独特价值、出版物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及当前黄河文化出版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做好黄河文化出版物的策略与建议。
- 路夷坦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多元化文化交流文化传承功能精神财富
- 创新、转型、融合——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年
- 成立于1978年的东方出版中心,自创立之初,其文化出版事业便与中国百科事业紧密相连,与上海的发展大局同向同频,并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同步同行。站在新的起点上,东方出版中心将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
- 陈义望
- 关键词:出版事业出版产业生产力
- 弘扬岭南优秀文化精神,助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化出版与宣传推广
- 2024年
- 近年来,广东人民出版社以“为人民多出好书,为文化创造价值”为办社理念,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在新业态、媒体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牢记党社使命,做精主题出版;坚守人文情怀,传播有思想、学术、艺术价值的原创精品;坚持立足广东、放眼世界,深耕岭南地方文化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图书等全媒体出版体系。广东人民出版社以岭南文化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岭南文化宣传普及为抓手,为繁荣广东地方文化和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为业界提供有益借鉴。
- 肖风华
- 关键词:岭南文化出版品牌文化强省
- 地方出版社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的策略——以河南地方出版社打造红色文化出版品牌为例
- 2024年
-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为了助推文化强省战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地方出版社在服务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红色文化出版品牌:立足地方特色,彰显红色主题出版意识;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打造本地区红色地域名片;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媒体技术广泛融合,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个性化阅读需要;加大专业化出版人才培养力度,为红色文化出版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冯留建张可莹
- 关键词:红色文化出版品牌文化强省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出版路径探析——以儒道文化出版传播为例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创新发展乃至走向世界,都离不开出版的推动。新时代的出版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起神圣而艰巨的文化使命,重视古籍整理出版,加大传统文化学术出版,推进传统文化译著出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绽放异彩、更好地走向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儒道文化不仅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彩华章,而且远播海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广泛影响。儒道典籍的整理、研究、海外译介都是传统文化出版的重要内容。在数字人文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出版与传播尤其要注重现代新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用媒介融合为新时代儒道文化的弘扬赋能。
- 肖海燕范军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出版传播
- 辽河文化出版价值探究
- 2024年
- 辽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更是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并对中原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远古文明。辽河文化拥有先人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北方地区世代沿袭的文化习惯与文化自觉。对于辽河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出版整理是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出版平台持久的传播能力,讲好地域故事,挖掘地域意蕴,散发地域魅力,从而达到增强地域吸引力、助力地域合作的目的,进而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促进辽河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 王亦言
- 关键词:辽河文化出版传统文化典籍
-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体系,赓续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以安徽教育出版社为例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下学界和出版界关注的重点主题之一,结合安徽教育出版社具体实践,从奠基性、学术性、普及性、教育性、融合性、传播性等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面临的问题,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出版路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出版层次。
- 江舟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原创文化普及
- 地名文化出版物的研发机理与路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
- 2024年
-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的充分参与,使人在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中获取认知。地名文化出版物作为重要的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媒介,在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应利用好具身技术,遵循“感知—行动”的研发机理,通过创新传统书籍类出版物的二维、三维空间设计以及数字出版物的情境化创设、意义空间设计等,实现读者的情境化、沉浸式认知,使他们对地名文化产生深层次理解与情感共鸣。
- 汤燕马永军
- 关键词:地名文化
- 城市出版社地方文化出版研究 ——以济南出版社为例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地方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存在,对中华文化的展示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出版...
- 魏鲁鑫
- 赓续传统刻印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模式建构被引量:5
- 2023年
- 出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可或缺。出版以文化传承为本质功能和职责使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延续提供基础载体,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实践的结合开拓媒介创新的进路。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融合出版已经成为出版面向未来的创新形态,需要面对内容呈现手段与知识体系延展、用户消费观念与产品选择依据、用户互动关系与内容付费观念等多方面的新变化。融合出版必须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良性循环为双向促进,推动传统出版社、新型互联网平台和研究与教学机构的多层互动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模式,实现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媒介担当。
- 高晓虹高晓虹
- 关键词:数字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作者
- 姜建

- 作品数:35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开明派 文化 流派 开明 文学
- 李晓晔

-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廉政 文化出版 康复 网站群 网站
- 姜海龙

-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文化出版 企业转制 员工满意度 创新性人才 自主创新
- 杨丽君

- 作品数:17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
-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 网络数字化 邮政服务 邮政编码 信息化
- 李晓晶

-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海出版社
- 研究主题:出版界 文化 终身学习 能力论 哲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