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9篇“ 文化象征“的相关文章
嫘祖文化文化象征与实践路径
2025年
嫘祖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嫘祖文化在推动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在四川盐亭县的具体实践路径。嫘祖文化通过祭祀活动和文化品牌的塑造,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嫘祖文化成为连接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桥梁。
张赵蒙
关键词:民族认同感祭祀活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影像叙事与艺术表现:电影中的文化象征与视觉隐喻
2025年
电影通过影像叙事和艺术表现的相辅相成,由此展现电影情节与人类共同的情感,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丰富的文化象征与视觉隐喻。镜头语言、视觉符号与色彩、光影、音乐等艺术元素共同构建了电影的叙事框架,强化了电影的情感表达和美学深度。文化象征借助电影与社会背景的结合,反映出特定的价值观和文化议题,而视觉隐喻则通过跨文化传播,提升电影的全球影响力和叙事创新。电影中的视觉隐喻不仅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还通过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当代电影的艺术突破与发展。文中探讨电影中影像叙事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揭示文化象征与视觉隐喻在现代电影中的核心作用。
夏枫
关键词:影像叙事艺术表现文化象征视觉隐喻
元青花鱼藻纹大罐中鱼纹与文化象征探析
2025年
鱼纹是陶瓷的传统纹样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文化象征进行探析,可助力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的元青花鱼藻纹大罐为研究基础,通过纹饰溯源、图像细读与文献梳理,剖析大罐的诞生背景、图像构成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分析发现,大阪所藏大罐上四种鱼类图像分别是鳜鱼、鲤鱼、鲫鱼和白鱼。经过对鱼类图像的细致分析发现,这些鱼纹图像的塑造与选择,不仅体现了元代陶瓷绘画者的高超技艺,更折射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与道教文化对绘画的影响。研究成果为理解元青花瓷上的鱼纹提供了新的视角,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元代陶瓷艺术及其蕴含文化的认识。
毕耜岩
关键词:元青花
基诺族“上新房”仪式的文化象征及价值探究
2024年
本文探讨了基诺族“上新房”仪式的文化象征和社会价值。该仪式不仅是物质上的搬迁,更是涵盖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重要活动。本文通过详细描述仪式的背景、流程和象征意义,分析了基诺族在建造新房过程中展现的祖先崇拜、生命循环和文化信仰等文化内涵。基于维克多·特纳的过渡仪式理论,将“上新房”仪式分为分离、边界和重新整合三个阶段,阐述了其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对社会结构、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强化作用。此外,通过与傣族上新房仪式的对比,揭示了两者在建筑形式、仪式内容和社会功能上的异同,从而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适应性,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
邱述龙
关键词:基诺族文化象征文化认同
园·缘·源——《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文化象征
2024年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作为世家园林,不仅是承载红楼故事的叙事空间,也暗藏了当朝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观园中景观元素的隐喻通过人格化、具象化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感受。曹公笔下的大观园代表着乐园和人间的对立,体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及关于人性的思考。大观园的园林文化象征揭示出大观园作为皇家行宫和世家花园双重属性的空间定位,并体现出中国明清文人园林的审美理念。
孙亚茹张楠
关键词:景观文化隐喻文人园林
从纸上园林到文化象征——大观园中的古典园林艺术与其象征意义
2024年
本文通过细致剖析《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建筑艺术及其文学属性,深入探索园林设计的历史渊源与文学传统。文章揭示了园林与人物命运相互呼应的文学手法,以及大观园在展现文化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深远意义,探讨了大观园在现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与意义。
林子季
关键词:《红楼梦》园林艺术文化象征
《秋天的雨》:秋之韵味与文化象征
2024年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加深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效扩展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基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秋天的雨》一文,不仅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还深入阐释了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本文将对《秋天的雨》中的秋之韵味与文化象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曹红芳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天的雨》韵味文化象征
海昏侯墓器物中的“五色”观及其文化象征研究
2024年
海昏侯墓出土器物是汉代皇室珍贵艺术遗存,其工艺精妙、色彩斑斓,不仅承载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体现。文章以海昏侯墓出土器物的色彩为研究对象,结合史学文献及考古实物图像实证分析,深入探讨文物中传统“五色”的文化观念及礼仪制度,旨在阐释海昏侯墓器物中色彩观念的实质。其是受到汉代儒家哲理影响的中国特有观念性色彩文化,有别于西方色彩本质的内核精神象征
戴沂君王子文
关键词:器物文化象征
文化象征与秩序:热贡区域文化模式田野研究》评介
2024年
克里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曾有一段关于文化的著名表述:文化是一种“意义之网”;只有沉浸于特定的文化脉络中,个体或群体行动的动机、逻辑和过程才能被明晰地理解和把握。就此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底座——不但赋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但从学术研究维度而言,文化又是一个极难被阐释和捕捉的对象。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罗孔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近80年时间里,有关文化的定义就多达164种。换言之,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流动性和变迁性特质,使得任何有关特定文化模式的深入研究都注定是一趟充满坎坷和艰辛的“学术探险”。
李元元
关键词:田野研究文化脉络研究维度格尔茨
传统文化象征性情感的标志设计
2024年
传统文化符号为现代设计师提供丰富的图形创意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修改,已具有极为成熟的表意结构;而图形种类的丰富性与完整性又为设计师提供了可供比较与提炼的创意空间。从功能上看,运用传统符号的图案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文化意味浓厚,易于被广大中国消费者接受;又因其所具有的熟识性,使商标图案能够被迅速识别、理解和记忆。除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图像表现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也需要对其文化象征性进行解读。在《易传》(诠释《易经》的书籍)中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记载,并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命题,对“象”有了一些解释。象征性情感可以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启示,即象征是利用视觉图像或符号来表达某种观念或思想的同时,展现更为深入的社会效应与文化内涵。
陈睿汐孙婉晴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文化意味商标图案创意空间立象以尽意本土化特征

相关作者

桂丽
作品数:29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传统服饰 文化象征 服饰 美学特征 蒙古族
陶思炎
作品数:111被引量:5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民俗艺术 民俗 纸马 文化遗产 民俗学
居阅时
作品数:80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苏州园林 文化涵义 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 私家园林
梁福兴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壮族 文化象征 丧葬 文化生态 丧葬仪式
胡芳
作品数:21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儒释道 多元文化 纳顿节 文化象征 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