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篇“ 文学是人学“的相关文章
文学人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学人学”;我怎样写《论“文学人学”》——当时的想法;关于《论“文学人学”》——三点说明等。
钱谷融著
关键词:文学评论
钱谷融《论“文学人学”》重释被引量:2
2024年
钱谷融受到了“向科学进军”号角的鼓舞。《论“文学人学”》旨在为被窄化了的高尔基的“人学”论断正名。钱谷融的“人学”观对古典主义道德观、新文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兼收并蓄,有机且辩证;其最低限度“把人当做人”,最高则指向对至善至美境界的追求。
宋声泉
钱谷融《论“文学人学”》重释
2024年
1957年2月8日,立春后的第五天,尽管春寒料峭,钱谷融仍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新作《文学人学》。他把新鲜出炉的文章呈送许杰指正。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许杰在鼓励之余,建议他将文章标题改为《论“文学人学”》。这篇文章随后在钱谷融参加学校主办的研讨会上引发关注,并刊于1957年第5期《文艺月报》。随着六七月间的风云突变,《论“文学人学”》受到持续的批评,且愈演愈烈;戏剧性的转机出现在“拨乱反正”之后,它又被捧为超越时代的“鸿篇巨制”,赞誉的调门也越来越高。
宋声泉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文章标题拨乱反正戏剧性
人学”:文学的基本命题——20世纪50年代关于“文学人学”的讨论被引量:1
2022年
1928年,高尔基在一次会议上把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称为“人学”。于文学人学”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的看法。但百年来,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处境,与“人”相关的一些概念诸如人性、人情、人道主义、人类之爱等等,并不具有正当性或合法性。这人性的“优雅”和“种”的危机的冲突。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文学艺术规律性的要求,与人相关的诸多概念无法回避的,于在1957年前后,关于“文学人学”的大讨论展开了。
孟繁华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人性人道主义
客体论到主体论的转向--新时期“文学人学”命题论争及其反思
2021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启蒙主义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共同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高扬思想解放的旗帜,一扫“左”的沉闷,在中国社会各领域重建起相对的自主性和主体自由。“文学人学”命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重获新生,理论家们纷纷著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美学等角度论证“人性”之于文学的合法性。从根本上看,新时期的“文学人学”命题五十年代“人学”论争的余绪,新启蒙思想和政治文化“祛魅”之下的产物,理论家批判“阶级论”“工具论”的强大武器,更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从客体论转向主体论的开始。
刘皇俊
关键词:论争
人生:“文学人学”命题不可或缺的维度和要涵——以“人生主义”的两岸演绎为证被引量:2
2020年
新时期以来,"文学人学"命题广获接受,文学表现人性及其与现实社会、时代政治无关的纯艺术观点盛行。然而梳理相关理论概念的建构论争史,可知此类观点与长期形成的文坛基本共识——文学通过人生描写以表现人性——颇有距离。周作人基于人类进化观点建立了融合兽性和神性的人性观,以"人间本位主义"、记录研究"人生诸问题"等表述,强调文学的社会性,并将传统的"人生主义"视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木本水源"。夏济安、夏志清兄弟将周氏"人的文学"理念传衍到台湾,提倡从新旧过渡时期的道德演变中展现复杂人性,主张以捕捉描写"人间的冲突悲苦"作为衡文准则,明确反对以审美形式、艺术性等作为评价标准。梁实秋的人性论具有两个版本:在台湾影响正面的"人生三境界"说与周作人相似,将人性定位于兽性与神性之间;早年与左翼作家争论而抛出抽象人性论,则暴露了梁实秋畏惧工农运动的阶级立场和悖离时代语境的思想弱点。相似一幕也曾在台湾文坛重演。上述过程丰富了中国新文学的经验宝库,其启示包括:"文学人学"仅强调"人性"不够的,须将"人生"描写作为其最主要的内涵和不可或缺的维度,如此才能趋近文学的本质规律,也切近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朱双一吴思捷
关键词:人性
文学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
钱谷融的《论“文学人学”》在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既有钱谷融个人的因素,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文艺生活的现实需求。钱谷融在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时代氛围中,援引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高尔基的人道主义思想,...
许庆伟
关键词:人学
文献传递
人生:"文学人学"观念不可缺少的维度--海峡两岸的连带视野
朱双一
文学人学
2018年
抬头,便看到那五个苍劲的大字:“文学人学”。这钱谷融先生为《上海文学》题写的一个条幅,十多年来一直挂在我的办公室。
赵丽宏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
文学人学的变奏——钱谷融“文学人学”观念及其阐释的再阐释被引量:5
2018年
学界一般从"人道主义"来理解钱谷融于1957年提出的"文学人学"观念,但这基于其在"反右"运动中受到批判,又在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中被"重新确立"而来的后见之明。钱谷融的《论"文学人学"》本身与"反胡风"运动以及"现实主义论争"有直接的关系,他在文中不仅提倡了"人道主义",更对"复杂社会关系中""具体的人和他的具体的行动"这一旨在拓展文学空间的文学观念进行了阐述;二者在钱文中呈现为分裂的状态,并且后者也说明"文学人学"观念主要对"文学"的探讨。但在后来的批判和重新确立中,"人道主义"被当成了理解"文学人学"的"总钥匙","人学"成了这一观念的重心,而"具体的人"及其背后的文学可能性则被驱逐了出去。重新理解"具体的人",不仅对钱谷融的重读和纪念,更对80年代至今的思想方式和文学观念的反思和探寻。
姚孟泽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文学观念

相关作者

朱立元
作品数:267被引量:1,468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美学 文艺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黑格尔 实践美学
许见军
作品数:19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是人学 人道主义 文学 成书时间 《水浒传》
李红霞
作品数:34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唯美主义 时间片 文学是人学 纯美 现代文学
汪树东
作品数:208被引量:294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篇小说 生态意识 生态批评 生态文学 长篇小说
殷国明
作品数:161被引量:27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文化 文学 跨文化语境 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