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98篇“ 文明发展“的相关文章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发展的互构逻辑——以文明性为视角
- 2025年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发展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体两面”,两者呈现相向而行、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共同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中华文明发展,都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发展和文化创新中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和融入现代文明元素,从而达到两者相互融合的目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强大的现代文明元素推动中华文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为实现社会文明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依托。中华文明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塑中华文明,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思想基础和文化动力。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强大的现代文明活力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中华文明则以内蕴优秀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精神品质的文化基因,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从文明性视角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并作出学理性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刘卓红李斌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 2025年
- 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多元共生的客观要求,历史经验表明,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自古就存在,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全球范围各种新的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变化交织,人类文明陷入了经济发展乏力、政治动荡加剧、文化纷争频现的现实困境。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
- 关键词:人类文明政治动荡多样性
- 一种海洋生态文明发展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海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生态文明发展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义分析目标区域,采集分析目标区域内影响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多源数据,基于时空协同计算模型对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多源融合数据集;...
- 王志文陈培雄赖瑛汪国钦俞蔚汪雪李森林丁晨妍
-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导数字文明发展的理论审思
- 2025年
- 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全球数字化建设新使命,发展什么样的数字文明、如何发展数字文明值得世人省思。从应然逻辑看,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引发诸多内生或外生性矛盾,相较内在对抗的资本主义文明而言,以独具文明优势的中国式现代化引导数字文明发展是超越数字资本逻辑、更好利用数字资本力量的现实选择。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各领域改革,加快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加快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构建智慧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等方向施力,有的放矢地巩固壮大数字经济、推动建设数字政府、繁荣发展数字文化、加快打造数字社会、持续净化数字生态。
- 许海娇孙立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发展协同机制研究
- 2025年
-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支持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发展协同机制为研究对象,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现代化发展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更有效率、更符合当前发展需要的途径,也为深入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理论支撑。
- 许晓婷
- 关键词:生态文明低碳
- 文明发展视域下山东省村落时空演进特征探析
- 2025年
- 综合聚落考古学研究成果,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以ArcGIS为空间分析技术平台,对山东省村落历史演进及其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村落历史演进经历了龙山文化时期之前原始聚落阶段的村落肇始期,与城邑相伴而生的早期村落的生长期,村落制度化与村落共同体形成的村落成熟期,文明冲击下近当代村落变迁的村落转型期4个阶段,并形成了东疏西密的整体空间分布格局、时间轴线上的历时性波动发展、各具特点的分区域发展演进路径的鲜明特征。
- 范勇肖文杰李玄
- 关键词:文明发展村落
- 文明发展视域下现代化叙事传统与自信探讨
- 2025年
- 当前文明发展实践语境是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文明发展问题面临瓶颈期、矛盾期和冲突期的叠加;在宏观实践上域外现代化的文明发展叙事传统有两大文明路径与三种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文明叙事经过了“危机下的被动,到冷战、百年变局下走向自信”的传统到新生的进程,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的新范畴、新概念、新表述特质。文明发展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发展自信叙事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性,推动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发展叙事更高度的融合和升华,走出西方中心论叙事,更好发挥中国文明发展的优势示范作用。
- 蔡东伟徐贤贤
- 关键词:文明发展叙事自信
- 以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实践指向
- 2025年
- 中华文化深植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根基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因此,新时代以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应从把握中西文明差异的内在逻辑、应对文明发展和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洞悉中西文化视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时代要求。新征程上,我们应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遵循体用范畴的指引下、坚持战略思维布谋全局中,以文化强国建设永续中华文化大繁荣,以中国式现代化深层次地激发中华文明现代力量。
- 张晓明黄蓓
-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 种子选育视角的中华农耕文明发展及对建设种业强国的启示
- 2025年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基于种子选育视角的中华农耕文明思想智慧为建设种业强国提供了丰富滋养。从种子选育视角来看,中华农耕文明历史发展脉络历经起源、发展、成熟、转折与复兴五大阶段,各阶段种子选育与中华农耕文明发展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并对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中华农耕文明蕴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以种子安全为核心”的粮食安全观念,“革故鼎新”的育种科技创新理念,以及“汇民智、聚民力”的集体主义观念。中华农耕文明蕴含的思想理念与现阶段加快建设种业强国的目标高度耦合,并且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提出加快建设种业强国的政策启示:贯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种业强国;强化种子主权与质量安全意识,建设安全保障能力强的种业强国;深化种业科技革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种业强国;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产业韧性强的种业强国。上述政策启示为建设现代种业强国提供了智慧启迪,是中华农耕文明思想智慧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 陈卫洪刘纯马志懿
- 关键词:种子选育农耕文明
- 中国式现代化激发中华文明发展新动力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推动中华文明新发展,如何激发中华文明发展新动力,是中华文明更新和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具体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以民为本”价值取向的当代表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大同社会”理想诉求的最新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要求是“富民教民”社会思想的具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观念的创新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协和万邦”交往理念的丰富拓展。
- 章钊铭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大同社会发展新动力生态理念
相关作者
- 鲍宗豪

- 作品数:195被引量:80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化 国际大都市 文明城市 人文精神 社会治理
- 陈灿

- 作品数:336被引量:906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稻田 生态种养 种养模式 生态
- 张孝德

- 作品数:171被引量:6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乡村 乡村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
- 胡振良

- 作品数:57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 刘林海

- 作品数:39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宗教改革 基督教 加尔文 罗马帝国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