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48篇“ 新中国美术“的相关文章
“鲁艺传统”与中国美术经典:艺术生产中的文艺干部
2025年
文艺干部作为重要的生产端口,应该被给予学术上的关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建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文艺干部,促使我国的艺术生产实现了由实践模式向生产体制的转变。以往关于中国美术生产体制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对个体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风格的阐释,忽视了经典文本的生成问题,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文艺干部视角切入中国美术经典的研究更是鲜有出现。本文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培养的文艺干部为研究对象,在艺术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围绕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与文艺干部、中国美术生产体系、中国美术经典的关系展开多维讨论,试图精准呈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所培养的文艺干部参与中国美术生产的状况,并就文艺干部如何形塑美术经典做出回答。
张文聪于昊旻
中国美术的人民性
2024年
中国美术中,人民性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概念。它涵盖美术作品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艺术价值、社会功能等多层范畴。由于它全面且颇具深度的内涵和外延,使得中国美术的创作导向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满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求,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沟通艺术与民众的桥梁,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朱尽晖
关键词:美术人民性新中国本土化
“人民性”的时代建构:中国美术75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4年
2024年10月22日,“人民性”的时代建构:中国美术75年学术研讨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A馆一楼举行。本次研讨会作为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研究》阶段性会议,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杂志社联合主办,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美术史论系等单位承办,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中国美术研究所协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美术》杂志社社长冀鹏程,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美术理论美术史论美术创作国家社科基金
中国美术之先声——东北解放区美术运动的开拓与建构
2024年
东北解放区美术运动作为解放区文艺运动的重要组织力量之一,会集国内各地区文艺群体,以创作实践支撑革命服务和社会服务。在东北解放战争多阶段的复杂环境下,东北解放区美术运动以美术创作渗透的战略思想、政策成果及各阶段发展成效,壮大东北美术创作群体,完成去殖民文化构建,探索兼具释义性与装饰性的视觉表达,开拓了乡土、工农业、城市题材的表现方式,积极参与中国美术图景的初步建构。
周琳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美术运动
中国美术史的第一个篇章——《图画中国——典藏年画特辑》序
2024年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图画中国—典藏年画特辑》出版了。这套特辑把我们带回到中国成立之初的火红岁月。一、《图画中国—典藏年画特辑》为我们翻开了中国美术史的第一个篇章—年画运动。年画运动是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美术运动。
高洪
关键词:美术运动典藏图画篇章
文艺干部与中国美术经典的生产研究
文艺干部围绕国家文艺政策所展开的政治逻辑对文艺生产进行趣味上的把握与衡量,构造了我国文艺经典化路径中的独特面貌。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把文艺干部培养纳入文艺建设内部管理,一方面,用制度的形式充分肯定文艺干部在文艺建设中的地...
张文聪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作品中的“铁人”王进喜形象建塑研究
2024年
“铁人”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一面旗帜、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石油工人形象的典型。1964年“工业学大庆”运动发动至今,“铁人”一直作为中国石油工业艰苦创业的典范,“铁人”形象也一并作为中国石油工人形象的杰出代表,诞生了许多以王进喜形象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作品。本文通过分析“铁人”王进喜形象的美术作品,尝试阐释此类作品的建构维度及精神内涵。
赵陆洋
关键词:美术作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青春万岁——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策展手记
2023年
2022年5月25日,安徽省美术馆开馆,并在开馆当日隆重推出七大开馆展览。作为建馆,安徽省美术馆(以下简称“省美术馆”)白手起家没有家底,引进展览自然成为常设展览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省美术馆引进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央美”)“青春万岁—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以下简称“青春万岁”)展览作为开馆展。该展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反响。
张婷婷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美术馆青年时代
中国美术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刘文西艺术创作研究
2023年
中国画改良思潮和中国美术构建的背景下,刘文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和以写实造型为基础进行笔墨转化的系统实践。从20世纪60年代年画的创作,到70年代主题性革命历史画,再到80年代以陕北劳动人民为题材的一大批绘画创作,逐渐实现了个人笔墨语言的升华和风格面貌的强化。刘文西的艺术创作,在塑造领袖形象和描绘人民生活上取得极大的成就;在造型与笔墨上,以中西融合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画现代性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山花
关键词:新中国美术国家形象现实主义写实风格
写生、想象与宣传——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的李斛夜景山水创作
2023年
李斛的夜景山水作品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20世纪40年代以人物画背景的形式出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表现了中国建设的速度与成就,激发了观众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情感认同。前期的创作手法以写生、写实、典型化为导向,而后则加入综合与想象,创造了空间与时间双重意义上的远景。在李斛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到文艺政策与画家个人创作意识之间的调适,其夜景山水创作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参与了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是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探索。
季海洋
关键词:李斛写生新中国美术

相关作者

邵大箴
作品数:409被引量:2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画 艺术家 山水画 艺术创作 油画
尚辉
作品数:182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 美术创作 中国画 中国油画 油画
范迪安
作品数:523被引量:26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研究主题:卷首语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 美术馆 艺术家
刘佳帅
作品数:22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农民形象 意识形态 范式 大学生 新中国美术
殷双喜
作品数:163被引量:26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家 雕塑家 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