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084篇“ 新全球化时代“的相关文章
- 新全球化时代大学跨国联盟的构建逻辑研究
- 20世纪末迎来的新全球化时代以合作共生为价值取向,推动了人类逐渐形成多种媒介手段、广泛行动领域、平等交互地位的合作格局。肇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大学跨国联盟迈入新全球化时代后风靡全球,成为人类不同文化语境中高等教育...
- 严历
- 关键词:新全球化时代政治逻辑市场逻辑
- 新全球化时代大学产教融合国际化的挑战与路径
- 2024年
- 新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域,这决定了大学的产教融合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区域社会之内,应着眼于全球视野自觉探索一条既彰显自身特色又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相契合的道路。产教融合国际化正是大学在新全球化时代所实施的与全球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机制,其实质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借助数智技术整合区域内外乃至国际社会资源,以培养国际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出发点,共同构筑智慧产业之城,并引领其走向世界的过程。具体的实现路径包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建构产教融合国际化文化逻辑,以类思维的五元互撑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国际化主体联结,以虚实交融教育数智体拓展产教融合国际化实践场域。经由产教融合国际化实践,大学可引领学习者以务实开拓和辩证创新的眼光审视世界之变、中国之变、地区之变,铸就科技自立的精神人格,淬炼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化中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和助推人类世界走向美美与共的文化使命。
- 黄英杰饶珍
- 关键词:新全球化时代
- 新全球化时代基于区块链的中国故事传播:技术赋能与范式创新被引量:10
- 2022年
- 在新全球化时代,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区块链在多元场景的技术赋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范式创新的方式。在区块链技术驱动下,中国故事的传播范式建构依循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的故事全生态逻辑:一是在创意端设置公有链和联盟链,构建共生范式,凝聚多元主体智慧,保障故事创意供给;二是在生产端铺设分布式网络,生成协作范式,整合多方主体资源,达成分布式故事协作;三是在传播端利用区块链开放交互的特性,打造故事出海范式,推动中国故事走出国门,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实现精准传播;四是在消费端优化数字凭证,建立权益实现范式,保障创意主体的版权权益,激励中国故事传播者和消费者参与价值贡献。在构建基于区块链讲好中国故事范式的同时,整合技术自治和政府监管,探索内外部治理互动的“合规”语境下的范式优化进路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 解学芳祝新乐
- 关键词:新全球化时代区块链范式
- “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理性期许及其世界性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进入后全球化社会,我们面临着沃勒斯坦意义上的"世界体系时代"国家与民族社会之集体性的生存复杂性情境。就总体性思想形态而言,作为两种无法共处于一体的话语与实践主张,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分别代表的意识形态主张的冲突和博弈依旧紧张、激烈。立足国际视野所展开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重要的使命在于努力在模糊的思想文化意象中,依照当代"社会科学"的总体性逻辑,辨认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类型"和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的精神气质,进而寻找一种带有根本性的确定的反思性批判的原点。基于此而厘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国际视野的主题性目标,在于勇于直面"新全球化时代"的实践格局,以不断增进文明人类公共性福祉的名义,以差异化共在的立场和共生、共享的道德诉求,以全球公民社会"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为现代个体的自我持存性行动与实践提供圆融化的意义逻辑,为在新的"公共性社会"的文明图景中坚守并艰难前行的中国社会提供一种合法性、正当性意义上的合理辩护。
- 袁祖社
- 关键词:新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命运共同体
- 从“跨”到“转”:新全球化时代传播研究的理论再造与路径重构被引量:98
- 2020年
- 2016年以来,世界进入"新全球化时代",原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架构已经无法充分含括和解析全球社会与文化之变局。我们需要将其升级为"转文化传播"这一全新的概念维度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当下现实。本文试图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转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转文化传播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投射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交叉知识谱系中进行解读和辨析。通过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层面对其展开理论反思和延展式评析,并尝试在"一带一路"倡议所引领的新全球化语境下对当下中国学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方向性建议。
- 史安斌盛阳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 时刻 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韧性与创新
- 本书收录了秦朔2018-2019年间的文章,内容囊括全球经济、金融和商业热点,着眼于中国商业的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洞悉和中国商业文明的探索,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 秦朔
-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
- 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公共外交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 2019年
- 近年来,世界风云变幻莫测,新全球化时代方兴未艾。以全球传播为核心载体的公共外交,正日益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国家形象、参与全球沟通治理的重要力量。本文立足全球传播的视角,力图对新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公共外交建设展开思考: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应当在思考格局上经历从"思考世界"到"从世界思考"的转变;在路径选择上,应当"多朝东走,多向南看";在传播障碍上,应当努力克服传播主体的单一性、传播情绪的极端民族性和传播手段的滞后性。
- 梁骏
- 关键词:新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
- 综合创新论对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启示——基于新全球化时代的视域
- 2018年
- 文化走向问题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历来精英所关注的重点.在新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声音交织对立,再加之狭隘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与民粹主义推波助澜,全球范围内多元文化冲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我国境内外的分离主义倾向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贯重视民族团结,党的十九大以来更是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构建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 董波董波
-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新全球化时代狭隘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分离主义
- 新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的空间交融
- 2018年
- 新全球化时代,文化空间区位结构改变,文化空间度量方向出现革命性重组。作为一种结构化的关系,战略互信得益于人们的交往、生产和权益在一定空间结构中的生成、发展、让渡和转换。'一带一路'倡议以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目标系统,'共商、共建、共享'的创设范式,经济基础之上、政治中介之下、文化导引之中的共演关系,指谓了文明互鉴的相向而行。作为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必然性,'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以文化区、文化景观和文化扩散的时空演化,进行价值附着于对象之上的同化和顺应,其价值共识的空间交融建构在情感空间、利益空间和价值空间的系统结构中,生长在自然、强化和共生的层次链接中,阐发于明示符号翻新、隐形承载涵化和赛博空间展演的文化叙事里。
- 詹小美王仕民
- 关键词:新全球化时代
- 应对全球治理危机与变革的中国方略:兼论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历史使命被引量:1
- 2018年
- 2008年欧美金融和债务危机触发全球治理危机、转型与发展并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中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必由之路,2008年以来全球治理危机的应对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应对全球治理危机与变革的主要举措是: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基础性举措;同时注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担当发展中世界和发达国家的桥梁,在全球层面推动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落实,是中国应对治理危机的全球方略;中国深刻认识到所在地区的治理对全球治理转型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示范性意义,致力于促进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推动东亚地区秩序建设。
- 门洪华
相关作者
- 任平

- 作品数:214被引量:1,578H指数:1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出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交往实践观
- 史安斌

- 作品数:373被引量:3,321H指数:2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 跨文化传播 新闻 新闻业
- 陆树程

- 作品数:99被引量:7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哲学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袁祖社

- 作品数:240被引量:1,485H指数:1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性 共同体 文化 逻辑 市场经济
- 刘利

- 作品数:46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生命教育 农民 政府行为 大学生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