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02篇“ 新制度主义“的相关文章
制度主义
本书主要讲述了制度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制度主义的基础(一):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基础(二):康芒的制度经济学等内容。
张林著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制度化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制度主义的视角
2025年
职业教育评价是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的总牵引,制度化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标志。基于制度主义理论视角,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制度化面临集体行动困境、路径依赖困境和合法性困境。对此,应构建多元行动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破解集体行动困境;持续加强制度,破解路径依赖困境;构筑评价改革共同信念体系,破解合法性困境。
徐旦陈静俊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制度主义制度化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演变与内蕴价值——基于制度主义视角的考察
2025年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正逐渐发展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一项正式制度规范,对村级组织体系运作以及乡村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制度先后历经了地方自发性探索、国家政策倡导、国家全面推行三个阶段,实现了从非正式规范向正式制度规范的制度变迁。深层来看,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制度化实践受宏观制度环境塑造而成,体现为“乡政村治”时期多重制度逻辑形式化区隔向时代政党逻辑统领下多重制度逻辑之间耦合互动的过程,因而是时代党的全面领导在农村基层制度化加强的呈现,有效推动了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制度化途径向下扎根,不断将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党领导乡村善治与全面振兴的实践效能。
王杰李斌
关键词:制度逻辑新制度主义
跨地流动与属地管理制度主义下流动人口治理悖论
2025年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就业形态的持续变化,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跨地区流动性也日益增强。然而,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权利保护和社会融合方面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执行和变迁等方面,而很少关注制度的内在特性,例如制度惯性和供应等因素。本研究采用制度主义的视角,以Q省H区为例,深入探讨了属地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和改革方向。研究发现,属地管理体现了明显的制度惯性和锁定效应,其法律和合法性基础已经发生变化,政府在制度供应方面显得不足,面临制度的困境。这些因素导致了属地管理的治理悖论,阻碍了流动人口的权利保护和社会融入。为突破这一困境,需要转变管理模式,建立权责明确、多方参与的机制,以提高属地管理的适应性、公平性和创性。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属地管理制度的理论解释,同时也为优化流动人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高飞
关键词:属地管理流动人口新制度主义
制度主义下高校组织趋同机理
2025年
现代管理流派中的权变理论对组织选择何种结构形式给予一定的理论解释。不同于权变理论,当代管理流派研究发现:组织并不只是根据所处环境及内部活动来设计和选择组织结构,不同行业、背景、领域的组织表现出趋同的组织形态。本文以高校组织为例,从制度视角下的“合法性”逻辑来剖析高校组织趋同的作用机制、机理,对不断优化和改善高等教学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曹茜魏雅珍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高校组织合法性趋同现象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问题审视与发展路径——基于制度主义的视角
2025年
依托产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产教协同育人,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基于制度主义理论,从合规制性、合规范性、合文化-认知性三方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规制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文化—认知性薄弱等问题,需要从加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研究和规制、完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运行规范、促进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共同认知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开辟实践路径。
姚远许朝山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制度主义
战争与美国卓越理工学院建设——MIT案例的制度主义分析
2025年
具有民族性和排外性的国防科研,普遍带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满情绪和担忧,强调全体系独立自主研发应对战争情况下合作网络中断危机。战争常刺激国家对本土研究型大学投资,促进其卓越科研建设。麻省理工学院是战争中后发赶超的典型高校,因雷达、原子弹等关键核心战争技术研发突出贡献而被称为“战争学府”,在利益选择逻辑、环境适应逻辑、文化认知逻辑、历史关系逻辑的学院和战争互动中,从财政窘迫的“波士顿技术学校”转型为世界一流“战争学府”。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和高质量服务国防科研协同发展,需要加强对研究型大学军事基础科学投资,推动自下而上不成熟领域的科学支持,孵化军民融合高校平台,建设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理念和谐并存的发展环境。
苏明
关键词:国防科研文化认知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合法性”困境与纾解方略——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
2025年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是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构建并维持其“合法性”身份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规制合法性困境、利益相关者不支持的规范合法性困境和社会观念不认同的文化—认知合法性困境。为实现“合法性”的聚合,应当重视规制性要素的主导性形塑,保障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优化规范性要素的适应性形塑,夯实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体系;强化文化—认知性要素的内生性形塑,深化社会观念的价值认同。
刘宇航江春华
党内问责制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观念与效能——基于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的考察被引量:3
2024年
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政治自觉运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党内问责制度作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纵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依托。以制度主义政治学为考察视角,能够为党内问责制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的分析理论与分析视角。基于制度主义政治学中观念与制度的二元维度,可以明确党内问责制度以责任性、监督性与人民性为观念基础,与党的自我革命观念契合、融合贯通。基于制度主义政治学分析制度效能的三维框架,可以有效评估党内问责制度制度制度相关人以及环境三维层面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效能发挥,并在此基础上于三维分析框架中提出优化方案,以此释放党内问责制度效能,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纵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侯雨呈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渊源、脉络与流派: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述评——兼论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政治学
2024年
在国家治理与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政治制度对于规范政治行为、塑造政治格局、调整政治关系、供给政治发展动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古代政治学的渊源到现代政治学的推进,制度政治学始终是政治学大厦的核心支柱。作为日趋成熟的理论范式,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与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对话的基础上拓宽政治科学视野,为理解和揭示政治现象及其内在规律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与方法。伴随着理论议题的更,制度主义政治学呈现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持续深化发展、建构制度主义作为兴流派不断拓展创的理论图景,四大流派在内部向度上不断深化发展,并在外部向度上迈向整合创。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是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特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立足中国政治实践,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政治学,有利于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原创性、时代性的制度理论。
杜钰李天云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相关作者

马雪松
作品数:136被引量:705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研究主题:新制度主义 政治科学 政治制度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视域
周湘林
作品数:65被引量:51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问责 高校 问责制 科研诚信 本科教学评估
史成虎
作品数:95被引量:13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政治文化 新生代农民工 中国共产党 党内 政治参与
陈金圣
作品数:60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学术权力 新制度主义 大学学术权力 去行政化 大学行政化
张娟
作品数:110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合法性 政治发展 新制度主义 会计 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