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40篇“ 新华社“的相关文章
新华社遥控摄影的创新与实践
2025年
新华社作为国家摄影队、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成员,始终走在探索体育摄影新技术、新思路的前沿。本文讲述了新华社遥控摄影的传承与突破,以多届奥运会及其他重大赛事的实践操作为案例,呈现了新华社遥控摄影的创新发展。
陈益宸郭昱夏一方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
守正创新话变革——2024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侧记
2025年
2024年12月24日,北京宣武门,新华社新闻大厦。在入门大厅的电子屏幕中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两排大字引人瞩目。红色背景映衬下,设在一层大厅的会场暖意融融。2024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这里召开。
何小凡
关键词:电子屏幕新华社三中全会精神媒体
强势传递信心力量 吹响团结奋进号角——新华社圆满完成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
2025年
2025年全国两会,新华社立足“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重要历史方位谋划报道,全力以赴打造一批镇版刷屏之作,习近平总书记报道话语创新实现新突破,程序报道实现时与效新跃升,重点报道发挥凝心聚力关键作用,对外报道有力增进国际会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情理认同,坚持“移动优先”壮大两会报道大能量、大声量、大流量,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成果,汇聚起昂扬奋进、共赴征程的信心力量。
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秘书组贺俊浩侯韶婧
关键词:全国两会新华社
构建“速度+权威+情感”三维一体传播范式——《新华社消息》的全国两会报道创新实践
2025年
本文结合全国两会报道案例,分析主流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路径,探讨如何通过权威性、时效性和表达形式的协同优化,实现从权威信息发布到主导议程设置的跃升。
孙志平秦大军董千齐
关键词:主流媒体融媒体
向全世界讲好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连续发布人权主题外宣报告的实践与探索
2025年
近年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为了人民幸福生活——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人权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这十年》《中国视力残疾人文化权利保障的实践与启示——从“光明影院”公益项目谈起》等智库报告,总结梳理中国人权建设特色实践,学理化构建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创新人权话语国际传播路径,打造中国人权外宣报告品牌,为对外讲好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作出积极尝试。
刘明霞谢彬彬高蕾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新华社系统性变革——在2024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025年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我们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深化媒体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傅华
关键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流媒体新华社三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旗下四大财经媒体看两会”报道评析及启示
2025年
新华社旗下四大财经媒体看两会”专题是新华社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的一次重要创新:一方面通过政策解码、产业洞察、区域叙事提升了两会财经报道的专业化水准;另一方面,专题还从再造传播生态、重构叙事逻辑、技术驱动生产传播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张倩
关键词: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新华社新媒体“爆款”作品的生产与传播路径探析
2025年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新华社随即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步入会场的15秒特写竖版短视频,突出展现总书记形象的感染力、盛会的现场感,短短六小时播放量超过3500万次、点赞量超过130万次。
刘铮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现场感新华社
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新闻生产效率探究——以新华社为例
2025年
在全球化浪潮持续深入的当下,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华社作为中国最大的官方通讯,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智媒体时代,“抢”新闻的能力成为衡量媒体影响力的关键指标,与新闻传播效率密切相关。本文从传播渠道的角度深入剖析新华社国际传播报道发布流程中采、编、审、发各个环节的效率,全面挖掘其优势与赋能新举措。
王雨萌
关键词:新华社渠道
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类节目主持人话语分析——以新华社《迪迩秀》为例
2025年
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类节目是当下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新华社英文脱口秀节目《迪迩秀》通过网红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和匹配西方受众偏好的形式,引发国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迪迩秀》的主持人话语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在巧妙运用西方流行文化话语形态的同时,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并积极回击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主持人的个人化话语特征有效降低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既重理性又富感性的话语表达赢得了受众认可。基于此,本研究在公共关系学的观照下,提出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类节目的主持人话语创新策略建议。
张舒雅李旺传
关键词:主流媒体主持人话语公共关系

相关作者

新华社
作品数:69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研究主题:汪洋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乡村 中央军委
蔡名照
作品数:77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研究主题:新华社 总书记 宣传思想工作 喉舌 新闻舆论工作
董峻
作品数:112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研究主题: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 乡村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央农村工作
何平
作品数:55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
研究主题:新华社 新闻报道 总书记 继往开来 庄严
邓涛
作品数:183被引量:12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新华社 中国新闻奖 《新华日报》 新闻思想 中国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