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3篇“ 新女性形象“的相关文章
19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都市女性形象
1930年代,关于“女性”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究竟何为“女性”显得暧昧不明。作为现代中国一种兴的、流行的文化样式,1930年代电影揭示出不同类型的女性在都市环境中的各种遭遇,从中表现出当时不同女性的思想态度、人生...
顾雪梅
关键词:电影现代女性都市环境
《福湘旬刊》与抗战初期女性形象建构
2024年
《福湘旬刊》是民国时期湖南教会女校——福湘女校学生自办的校刊,鲜明地展现了知识女性的独立意识、家国情怀,构建了知识女性、独立女性、女国民三重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产生于抗战初期国家危难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期待,对于现代社会的性别话题、女性主义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
邹理甄嘉琦
关键词:女性形象女性主义
鲁迅和李光洙作品中的启蒙初期女性形象比较——以《伤逝》和《无情》为例
2024年
鲁迅与李光洙,作为中韩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及人生轨迹均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均对女性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将女性议题置于重要的社会层面进行剖析,这一做法在封建制度背景下的中韩文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对于当前女性主义文学领域的探讨而言,鲁迅与李光洙的文学贡献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研究聚焦于鲁迅的《伤逝》与李光洙的《无情》两部作品,旨在对这两位作家小说中的启蒙初期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性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映照了20世纪初中韩两国的社会风貌与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更深刻反映了中韩时代知识分子群体对于女性独立问题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Lu Xun and Lee Kwang-Soo, as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modern Chinese and Korean literature, both writers have similarities in their era background, family background, and life trajectory. In their literary works, they both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women’s issues and analyzed women’s issues at an important social level. This practice has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in the Chinese and Korean literary circ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eudal system. For the current discussion of feminist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contributions of Lu Xun and Lee Kwang-soo undoubtedly have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iterary value. This study focuses on Lu Xun’s “Sorrowful Death” and Lee Kwang-soo’s “Ruthless,” aiming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arly enlightenment female images in the novels of these two writers.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works not only reflect the social outlook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female groups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but also deeply reflect the profound thinking and unique insights of the new-era intellectual groups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on the issue of female independence.
陈灿陈校语
关键词:女性形象新女性
他塑:延安时期国际友人对革命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延安时期,中共有着对外宣传自身形象(包括革命女性形象)的革命需要,国际友人也有着了解革命女性的自身诉求,双方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国际友人对革命女性形象的塑造。当时,塑造革命女性形象的国际友人主要是同情中国革命的作家或...
张淑红
关键词:延安时期国际友人
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及革命女性形象建构
2024年
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解放和进步。延安时期,面对陕甘宁边区妇女艰辛苦难的生存现状,党领导边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婚姻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妇女解放实践,促进了边区妇女从单纯的贤妻良母到革命女性形象建构,取得了显著成效且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对妇女工作的全面领导,关注妇女现实需要和切身利益,保障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健全和完善促进妇女解放的法律法规等。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实践及其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时代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徐瑞仙蒋红梅
关键词:妇女解放
主流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意义
2023年
主流电影是当前结合了主流价值叙事和商业化手段的创电影类型。主流电影的“”不仅体现在电影形态、叙事策略等方面,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主流电影也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建构机制,成功塑造了带有时代特色的各类女性形象。这些真实饱满的女性形象,不仅呈现了时代女性多样的面貌,在丰富电影人物层次、增强影片艺术感染力、传递主流价值观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谢雨洁
关键词:新女性形象
论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以《虞美人草》的藤尾、《三四郎》的美祢子、《明暗》的阿延这三位女性为对象,分别分析了她们的形象特点。藤尾是高傲自尊的“女王”;美祢子是具有神秘气质的知识女性;阿延虽然虚荣,但也能勇敢地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从发展历程来看,她们的形象逐渐趋于真实化、丰富化,作者对她们的态度由厌恶逐渐转为理解与认同。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动追求独立爱情三个特征,不仅是明治时代变迁的缩影,也反映了作者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态度,显示了他的超前意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孙苏平谭爽梁宏薇
关键词:夏目漱石女性形象新女性
加兰《“好人”之妻》女性形象解读
2023年
哈姆林·加兰在《“好人”之妻》描写主人公桑福德太太从家庭主妇变身成功商人的过程。加兰以桑福德太太的经历指向美国女性在追求解放上的诸多问题,表达了对女性勇敢追求独立与幸福的赞美。本文从精神、经济、感情三个方面对其“女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审视与解读,并剖析主人公在性格优势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蜕变。
玉宇清
关键词:新女性形象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与女性形象的构建--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例(1906-1946)
2023年
晚清以来,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经历了“贤妻良母主义”“女国民”“男女平等”“女性”“母性主义”的发展,河北女师的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亦在不断地适应女子教育观的发展。女子教育观的发展又激发了女师学生解放思想的觉醒,而其思想的觉醒亦不断地促使女子教育观不断调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女师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活跃在政治与社会的舞台上。通过参与政治与社会事务,她们越发频繁地走出家门、校门,逐渐为社会所熟知。在一次次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完成了女性形象建构。
鲁凡
关键词:女子教育新女性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女性形象
2023年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对女性形象、性格的刻画,往往一针见血。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朴实、善良、纯洁的女主人公苔丝敢于对当时的社会、宗教进行反抗,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自尊自爱,追求经济和人格的独立,富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具有明显的进步女性形象特征。
谢平平
关键词:反抗爱情家庭

相关作者

周阿芹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傲慢与偏见》 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融入型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
孙妮
作品数:83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吉尔曼 洛特 女性主义视角 主题 奈保尔
林祥瑜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80后 新女性形象 日本女作家 日本研究生 白痴
周乐诗
作品数:17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清末小说 小说 清末 新女性 新女性形象
梁素丽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哈代 家庭天使 新女性形象 新女性 维多利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