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1篇“ 新害虫“的相关文章
- 贵州省皂荚两种新害虫记述
- 2025年
- 记述了贵州省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2种新害虫,即紫红窄吉丁(Agrilus viduus Kerremans)及大毛肖叶甲(Trichochrysea imperialis Baly)。紫红窄吉丁以幼虫蛀食枝干,引起树木衰弱直至死亡;大毛肖叶甲以成虫取食嫩梢叶,影响梢叶伸展及生长。
- 吴跃开王礼戴晓勇王军刘勇
- 关键词:新害虫
- 我国玉米新害虫——扁喙丽金龟Adoretus compressus(Weber,1801)
- 2024年
-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云南省发现的一种为害玉米的新害虫——扁喙丽金龟Adoretus compressus形态特征及其在玉米上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扁喙丽金龟成虫白天隐藏在玉米叶腋处或心叶内或植株周边的土壤中,傍晚出来活动;先从玉米植株近地面叶片开始取食,逐渐上移;取食叶片时先从叶缘开始,被取食叶边缘呈缺刻状,被害叶片呈网状。分别描述了扁喙丽金龟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比较了可以区分扁喙丽金龟与其近缘种中喙丽金龟的雄性生殖器结构上的差异。研究表明扁喙丽金龟是我国新记录种。
- 杨帆静大鹏田小龙虞国跃王振营
- 关键词:玉米新害虫新记录种
- 澳洲坚果新害虫——脊胸露尾甲生物学习性观察
- 2024年
-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澳洲坚果种植区发现为害澳洲坚果的新害虫——脊胸露尾甲,为准确掌握其生物学习性,在室内以澳洲坚果果仁为食料饲养该虫,观察各虫态形态、成虫交配习性、产卵习性,测定卵孵化率及各虫态存活率。结果表明,脊胸露尾甲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其中幼虫分为3个龄期,随着龄期增长,幼虫体长、体宽和头壳宽度逐渐增加。成虫羽化后不会立即交配,交配前期(4.65±0.04)d,交配时长不等,初次交配时长(13.78±0.29)min,雄成虫存在争夺交配权行为。雌成虫产卵前期(8.65±0.03)d,初次产卵量(1.94±0.06)粒,一天中15:00—18:00产卵量/h最高;雌成虫对产卵位置具有选择性,背光面着卵率极显著高于向光面。卵孵化率随着相对湿度增加而不断提高。常规饲养条件下,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蛹的存活率分别为(86.50±0.69)%、(83.31±2.99)%、(94.85±0.71)%、(97.09±1.46)%、(98.77±1.23)%。
- 许丽月王进强孔祥东张永科朱国渊吴忠华贺熙勇
- 关键词:澳洲坚果新害虫虫态产卵
- 马铃薯新害虫窄缘施夜蛾(Schrankia costaestrigalis)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控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窄缘施夜蛾是马铃薯的新发害虫,主要为害块茎导致产品品质严重下降。为有效控制该虫为害,通过多年研究,基本摸清了其发生规律、为害成因,结合高产栽培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节本防治技术体系。
- 廖莉莉陈景成杨声澉宾丽慧古彪陈思名覃天鑫
- 关键词:农业防治马铃薯新害虫节本综合防控技术
- 外来入侵新害虫锈色角胫象在中国潜在适生区的预测
- 2024年
- [目的]近期,在我国山东威海的黑松林中首次发现了外来入侵蛀干害虫锈色角胫象。本文通过预测其适生区,以期为高效率地做好检疫、监管和及时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气候、地形因子数据集,结合锈色角胫象实地分布数据,利用MaxEnt和ArcGIS软件预测分析锈色角胫象在当前及未来气候情景下适宜分布区的变化。[结果]锈色角胫象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全境以及北美洲东部,零星分布在南美洲的南部和大洋洲的东南部。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在4种未来气候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下,高适生区有所减少,中适生区面积增加趋势大于减少趋势,低适生区明显扩大,锈色角胫象潜在适生区的质心变化整体表现出向西北方移动的趋势。[结论]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bio11)和最干燥季度的平均温度(bio9)是影响我国锈色角胫象分布最主要的限制因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锈色角胫象适生区面积逐渐增加,地理分布格局向西北方向扩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害虫入侵的预警和防控。
- 王步信宋东蒋俊峰林若竹姚艳霞魏建荣赵文霞张真杨慧琼周忠福韩小雪淮稳霞
- 关键词:入侵害虫
- 桃果实新害虫——花斑露尾甲(Phenolia picta)
- 2024年
- 2022年7月在山东蒙阴发现一种为害桃果实的新害虫,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花斑露尾甲(Phenolia picta)。室内观察并描述其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田间调查结果,7—8月份是田间监测该虫的重要时期,降雨多的年份为害重,喜食甜度高、熟软的桃果实,成虫可钻入果袋为害、繁殖,为害初期不易被发现。本研究结果可为该虫的田间识别、监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 李丽莉田粟粟迟宝杰门兴元王延书崔红莹吕素洪郭文秀宋莹莹
- 关键词:桃果实为害症状
- 为害小麦新害虫——显脉污灯蛾Spilarctia bisecta Leech (Lepidoptera: Arctiidae)
- 2024年
-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多种害虫为害;在调查重庆市潼南区小麦病虫害过程中新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为害小麦,对其进行形态学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序列鉴定,确定其为显脉污灯蛾Spilarctia bisecta Leech。污灯蛾属中有多种为害农作物的害虫,但显脉污灯蛾在中国还未有为害小麦的确切报道,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小麦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上的潜在害虫。
- 秦杨余金珂刘怀王梓英
- 关键词:小麦
- 菱角新害虫林间环足摇蚊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2024年
- 为明确广东湛江菱角上一种新害虫的种类及其形态、生物学特性,开展了野外调查、采集,室内饲养、观察,结合DNA条形码技术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发现:该虫以幼虫聚集在菱角植株的茎部、叶柄、叶背面啃食为害,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卵长椭圆形,数百粒卵包裹于卵囊中呈带状或螺旋状,卵期4.333 3 d;幼虫蠕虫状,体色近透明,消化道清晰可见,幼虫期9.580 6 d;蛹为裸蛹,蛹期3.190 3 d;雌、雄成虫的体长分别为0.256 4、0.348 0 cm,寿命分别为2.193 5、1.580 6 d。雌、雄成虫均呈黄色,翅面无斑纹,足的节间呈深色,身体躯干具深色斑纹,胸部背面具3条深色纵纹。该虫具有幼体生殖及孤雌生殖习性,单头幼体产卵319.2粒,显著高于单雌产卵量。经COⅠ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明确该虫为林间环足摇蚊Cricotopus sylvestris (Fabricius)。
- 师沛琼徐进吴正伟郭良珍
- 关键词:摇蚊生物学特性水生昆虫水生蔬菜
- 玉米新害虫一点缀螟肠道细菌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及功能预测
- 2024年
- 【目的】明确一点缀螟[Paralipsa gularis(Zeller)]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预测其功能,为后续挖掘该害虫肠道的功能菌及制定其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和芒市一点缀螟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地理种群一点缀螟3龄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测序,分析其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不同地理种群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功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保山一点缀螟种群3龄幼虫肠道细菌有23门48纲120目211科375属,优势属是肠球菌属(Enterococcus,38.02%)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17.24%);共分离到可培养细菌2门4科5属10种,优势门、科、属、种分别是厚壁菌门(72.73%)、芽孢杆菌科(36.36%)、芽孢杆菌属(36.36%)和鹑鸡肠球菌(45.34%)。芒市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有6门9纲22目46科69属,优势属是肠球菌属(56.13%)和肠杆菌科未知属(15.02%);共分离到可培养细菌2门4科4属8种,优势门、科、属、种分别是厚壁菌门(62.50%)、芽孢杆菌科(62.50%)、芽孢杆菌属(62.50%)和高地芽孢杆菌(33.85%)。保山一点缀螟种群3龄幼虫肠道细菌群落ACE指数、Chao1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852.00、852.00、0.93和6.03,均高于芒市种群的对应指数(196.18、196.00、0.91和4.73)。KEGG代谢途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主要参与膜运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代谢过程。【结论】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种类丰富,有23门48纲121目225科408属,其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地理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存在差异,其中保山种群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高于芒市种群。一点缀螟幼虫肠道细菌可能参与膜运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代谢。
- 姚云昊王文倩杜广祖沈云峰孟继枝肖文祥陈斌
- 关键词:肠道细菌可培养细菌
- 槟榔新害虫——双条拂粉蚧形态鉴定
- 2024年
- 为保障槟榔的健康成长,对2018—2021年多次发现危害槟榔的一种粉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粉蚧为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属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拂粉蚧属Ferrisia,是一种分布范围广、寄主植物种类多且能传播多种植物病害的重要害虫。其主要特征为:(1)若虫有3龄,1龄若虫淡黄色,卵圆形,体长0.3~0.8 mm,体宽0.15~0.43 mm,触角6节;2龄若虫体淡黄色,长椭圆形,体长0.7~1.4 mm,休宽0.40~0.58 mm,触角为6节,体背有白色蜡粉和少量玻璃状细丝,背部中间有2条黑色竖纹;3龄若虫淡黄色或灰色,长椭圆形,体长0.95~3.70 mm,体宽为0.43~1.80 mm,触角7节,体背有白色蜡粉和少量玻璃状细丝,背部中间有2条黑色竖纹。雌虫体灰色,体长1.7~5.5 mm,体宽0.95~2.50 mm,体表覆盖白色蜡粉,背部具2条黑色竖纹,竖纹上方中间常被白色蜡粉带横向覆盖,尾部具2根粗蜡丝,长度约为体长的1/2;(2)雌虫触角8节,细长,第一节粗大,近似梯柱形,第3、8节长度较长,第4~7节长度较短。腹脐较大。刺孔群1对,位于臀瓣上,由2~6根附毛,2~4根粗锥刺及1群三格腺组成。多格腺分布于阴门周边,在腹部第6节分布数量较多,30个左右(8个以上),排成横列。放射刺管腺沿着体缘和背中线形成带状分布,放射刺管腺管口硬化区较多格腺宽,其上短毛位于硬化区内。文章介绍双条拂粉蚧的分类地位、分布、寄主植物、危害特点和传播途径,并详细描述了该虫各虫态特征及与其近似种的区别,为其形态鉴定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 黄山春袁雄峰覃伟权唐庆华宋薇薇
- 关键词:槟榔
相关作者
- 何学友

- 作品数:204被引量:838H指数:19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木麻黄 星天牛 金龟子绿僵菌 油茶 松墨天牛
- 武三安

- 作品数:97被引量:4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蚧总科 粉蚧科 半翅目 同翅目 粉蚧
- 蔡守平

- 作品数:128被引量:4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绿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油茶 致病力 白僵菌
- 杨本立

- 作品数:52被引量:2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害虫 天敌昆虫 寄生蜂 捕食性天敌 空间分布型
- 虞国跃

- 作品数:139被引量:4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鞘翅目 瓢虫科 瓢虫 形态学 小毛瓢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