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新成土“的相关文章
- 利用不同无机和有机固体废物配制技术新成土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拓展固体废物的利用途径,以生活污泥、蚯蚓粪、秸秆、粉煤灰、煤渣为原料通过为期3个月的室内恒温培养来制备技术新成土,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技术新成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技术新成土pH在7.08~7.69之间,水稳性团聚体总量为49.83%~86.44%,团聚体破碎率为13.10%~32.20%,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为0.54~1.04 mm和0.54~0.89 mm。培养后技术新成土的氮、磷、钾速效养分分别下降了11.03%~38.08%、5.79%~25.06%、0.11%~10.52%,总有机碳含量在5.26%~8.74%之间,整体养分含量处于较高水平。DTPA提取态Zn含量升高了15.74%~102.40%,DTPA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17.39%~65.02%。生物毒性实验表明有9种处理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明显影响,有3种处理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综合pH、团聚体总量及稳定性、养分含量来看,所制备的技术新成土的性质基本达到了自然土壤的正常范围,可以用于土壤复垦、改良或代替部分自然土壤。污泥会导致处理中重金属Zn含量较高,因此制备的技术新成土应避免种植蔬菜、粮食等农作物。
- 周洋刘迎春郁山王琛源尹微琴徐乔王圣森王小治
-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养分土壤团聚体
- 土壤侵蚀作用是雏形土和新成土广泛分布的成因研究
- 2022年
- 为研究土壤侵蚀对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华北地区京、津、冀、晋四省市的418个土系的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统计处于不同地形部位的诊断表层类型、诊断表下层类型和土纲类型的数量,并分析不同地形坡度和侵蚀程度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诊断表层以淡薄表层为主要类型,所占比例82.06%,主要分布在海拔低的山地中、上坡,这里易发生侵蚀;2)诊断表下层以雏形层所占比例最高,高于60%,多分布于山地中部区域和土壤侵蚀搬运物质堆积的平原区;黏化层所占比例很小;418个土系归属的土纲是雏形土最多,新成土次之,淋溶土最少;3)不同坡度和侵蚀程度对土壤类型的影响表现在坡度处于0°~5°和微度侵蚀中的土系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51.7%和59.1%。因此,山地多、地形坡度大、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土壤侵蚀的自然背景条件,而开垦坡地等人为因素加速了土壤侵蚀;山地土壤的侵蚀和平原的冲积物沉积作用是造成雏形土和新成土广泛分布的成因。建议土壤地理学教材应增加土壤侵蚀作用对于土壤发生、分类和类型分布影响的章节。
- 张凤荣张蕾
- 关键词:土壤侵蚀新成土影响因素
- 技术新成土的制备及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 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若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拓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本文以日常生活中产量大、易于获得的固体废物生活污水污泥、秸秆、蚯蚓粪、粉煤灰和煤渣为原料,经不同比例混合后恒温...
- 周洋
- 关键词:土壤改良固体废物土壤团聚体酸性土壤
- 新成土活性与惰性碳的演替特征
- 2021年
- 探析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有机碳活性库和惰性库的演替特征及垂直分布规律,对新成土的肥力提升以及土体有机重构理论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砒砂岩与沙复配比分别为0:1 (CK)、1:5 (C1)、1:2 (C2)和1:1 (C3)的四个处理,种植年限分别为3年和10年。结果表明,仅复配比对重组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以C3处理的重组有机碳含量最高。种植10年较3年,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和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呈现逐渐递增的变化趋势,年增加速率分别为0.05 g/kg和0.06 g/kg,0~1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 <0.05)。在种植3年的复配土中,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平均含量以C3处理最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C1处理优势显著,较其他处理表现出明显差异。可见复配措施促进了0~10 cm土层活性碳库的积累,以1:1复配措施较优。
- 郭振
- 关键词:碳库砒砂岩风沙土毛乌素
- 河口冲积新成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形态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
- 全球约有1500Pg的碳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于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植物碳库的2.5倍,是大气碳库的2倍。因此,土壤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不同尺度的碳储量和固碳潜力可以间接评价一个区域的农业产量和环境质量,也是科学地利用...
- 宋科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
- 文献传递
- 新疆砂质新成土的野外调查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土壤形态学特征为诊断依据划分土壤类型,能够使本科生更容易掌握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砂质新成土(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划分的风沙土)为例,对比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三种土壤分类体系对砂质新成土划分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同时,结合野外土壤剖面调查和室内数字土壤类型图分析,探讨了新疆砂质新成土调查的方法问题。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分类体系对砂质新成土诊断依据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强调土壤质地为壤质细砂或更粗。新疆至少有干旱砂质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两个土类。利用数字化土壤类型图分析了新疆砂质新成土的空间分布,单纯依靠小比例尺的数字化土壤图来判定单个土体系统分类土纲的归属,结果可能会有偏差。对于某一剖面土纲的归属,必须要结合野外调查来确定。本研究能够为新疆和其他地区砂质新成土的调查提供参考。
- 张佩佩武红旗贾宏涛姜小三盛建东张文太
- 关键词:风沙土土壤系统分类形态学诊断
- 农业恢复措施对黑土母质发育的新成土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
- 土壤结构控制土壤水分、养分的储存运输和气体扩散,调控土壤微生物活动,因此决定了土壤生态服务功能。农业恢复措施通过调控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但是相关知识主要来自于对成熟土壤的研究,关于在土壤成土初级阶段农业恢复措施如何影响...
- 孙经伟
- 文献传递
- ~7Be在灰色黄土正常新成土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粒级土壤吸附7Be的能力。[方法]通过对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分析,分析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7Be的分布。[结果]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7Be的分布不同。[结论]7Be含量在不同粒级土壤中的分布规律为黏粒>粉砂粒>砂粒。
- 丁晋利郑粉莉
- 关键词:土壤粒级
- 基施尿素对片麻岩新成土旱地谷子生长及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2012年
- 本试验在片麻岩新成山地土壤上,设置O(cK)、N120ke/hm2(N120)、N225k∥hm2(N225)、N300ke,/hm2(N300)4个施氮水平,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小区面积为10m2,研究了尿素不同施用量对旱地谷子生长及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定位试验第二年的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N120处理谷子产量达到最高为4.76kg/0m2,之后提高施肥量N225和N300处理的谷子产量并没有显著增加;从0~60em土壤剖面中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差异可以看出:在施肥20d后,N120、N225和N300处理N03一一N含量在0~40cm土层显著增加,其中N225和N300处理N03一一N已经下移到40~60cm土层。施肥80d后,各施肥处理的硝态氮有一部分已经移出60cm土层。到施肥96d(谷子收获),N120、N225和N300处理比CK处理土壤剖面中NO,一一N含量显著增加,且氮肥用量越高,土壤中NO,一一N含量越高。
- 李向文王红张爱军张瑞芳周大迈
- 关键词:尿素片麻岩硝态氮淋洗谷子
- 有机物料输入对干润砂质新成土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对采集于干润砂质新成土不同土层土壤分别添加高C/N(黑麦草)和低C/N(苜蓿)有机物料后进行了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添加有机物料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矿质氮微生物净固定现象,且氮固定时间及程度与有机物料的C/N和土壤层次密切相关,添加高C/N黑麦草的深层低肥力土壤氮固定现象最明显。添加有机物料后,培养期间可溶性有机碳(DOC)累积量前期较高,中期先减后增,后期趋于稳定,不同土层土壤DOC的变化有所不同。0~20、20~40cm可溶性有机氮(DON)累积同时受矿质氮固定影响,低C/N苜蓿残体加入土壤后,在短暂氮素固定后,后期DON累积量明显提高;而加入高C/N黑麦草残体后,在较长时间内DON累积量无明显增加。添加有机物料导致培养前期土壤DOC/DON上升,随后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从增加干润砂质新成土土壤有机质角度考虑,应该种植高C/N比的植物。因此,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土壤溶液速效C、N养分的来源及其转化,对该地区土壤质量的调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沈玉芳陶武辉李世清
- 关键词:碳氮比有机物料土壤质量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矿质氮
相关作者
- 王红
- 作品数:135被引量:45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养分 片麻岩 小麦 河流故道 新成土
- 张瑞芳
- 作品数:129被引量:3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养分 小麦 片麻岩 新成土 土壤
- 周大迈
- 作品数:96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片麻岩 河流故道 谷子 新成土 旱地
- 张爱军
- 作品数:107被引量:42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谷子 河流故道 片麻岩 土壤 土壤养分
- 孙经伟
- 作品数:2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黑土 母质发育 新成土 耕作方式 微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