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7篇“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分析
2024年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分析。方法 抽取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4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重症监护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儿的临床救治效果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实施重症监护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患儿的并发症,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贾中辉王娜许美玲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综合护理护理质量
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新生儿呼吸衰竭指南解读被引量:1
2024年
根据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注册报告,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支持的应用在全球于1992年达到顶峰。随着一氧化氮、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高频通气等新型呼吸支持手段的出现,采用ECMO支持新生儿呼吸的病例数量逐渐减少,维持在约1000例/年。但这意味着需要ECMO支持的新生儿病情将会更重,对临床医师的要求更高。为了进一步规范新生儿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体外生命支持组织在2020年发布了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指南。指南对ECMO期间的技术、患儿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从患儿选择、支持模式、技术考虑、ECMO期间的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解读。
冯秋霜洪小杨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新生儿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策略的进展
2024年
本综述全面研究了无创通气(NIV)策略在管理新生儿呼吸衰竭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呼吸衰竭是早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的NIV技术,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减少有创机械通气(IMV)需求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有效性。此外,最新的神经调节通气辅助(NAVA)和高流量鼻导管(HFNC)技术,以及联合NIV策略和新兴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呼吸支持效果。这些策略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减少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并改善了长期呼吸和神经发育结果。然而,NIV技术仍面临设备相关并发症、失败的预测因素以及大量培训的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个性化医疗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和全球合作,以优化NIV策略并改善新生儿护理结果。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recent advances in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 strateg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dicating that respiratory failure is a leading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reterm infants. Current NIV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and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NHFOV), have shown significant effectiveness in reducing the need for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 sex. In addition, the latest neuroregula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 an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combined NIV strategie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urther improve respiratory support. These strategies have been effective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increasing neonatal survival, and improving long-term respirator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However, NIV technology still faces challenges with device-related complications, predictors of failure, and extensive train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
徐本伟徐文鸽杨娅丽方海琴张伟丽王永明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技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前后酸碱失衡临床分析
2024年
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为例,分析机械通气前后酸碱失衡的临床情况。方法 患儿84例,提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通气前后酸碱失衡类型、原因、临床特点等。结果 84例患儿机械通气前、后,各测定130、190例次,两组酸碱指标检测结果、HCO3、PaCO2、PH和酸碱失衡类型相比(P<0.05)。84例患儿中,好转脱机、放弃、死亡各有、死亡各有67、15、2例,占比为79.76%(67/84)、17.86%(15/84)、2.38%(2/84),死亡患儿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颅内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结论 酸碱失衡是影响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预后的重要因素,故通气前后需监测患儿体征变化,合理调整参数。
黄璐璐刘全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酸碱失衡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入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患儿平均分组,即对比组与分析组,各90例患儿。对比组使用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分析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的血气指标水平、器械通气时间、发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分析组的血气指标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分析组的器械通气时间、发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分析组的新生儿存活率略高于对比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治疗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调节患儿血气指标,缩短器械通气时间,加快发绀现象消失,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情况。
黄艺玲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新生儿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适用呼吸支持治疗疗法与临床观察研究
2024年
分析呼吸支持治疗方法在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干预中的疗效。方法 以12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试验对象,全部新生儿均是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接收在医院中挑选,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主要干预手段是面罩吸氧,后者主要干预手段是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通过治疗后对比显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呼吸机有关参数指标对比方面,显然均比对照组低,各项数据之间均有着较大差异(P<0.05)。结论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过程中采取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呼吸支持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比较良好,可使患儿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可得到有效提升,降低患儿死亡率,使其相关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车焰
关键词:呼吸衰竭新生儿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4年
探讨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循证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满意度、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杨敬敏
关键词:循证护理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本研究涉及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通过随机数表法,这些患儿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组别: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接受NIPPV治疗。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呼吸力学参数、血气分析方面的差异。结果 NIPPV治疗组的新生儿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常规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治疗组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平台压显著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氧合指数、PH值、PaCO2、HCO3-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NIPPV组的氧合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显示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王彤彤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
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护理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与分析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分娩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诊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沟通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沟通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周,记录与评定两组患儿预后情况与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氧分压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沟通组护理后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沟通组家属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沟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沟通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能促进改善血气状况,提高患儿的总有效率,也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杨利娟赵凯娜张新春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
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价值分析
2024年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6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患儿,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细节护理管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家长疾病认知。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细节护理管理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杨敬敏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

相关作者

许平
作品数:83被引量:584H指数:15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婴儿 新生儿 预后 新生儿呼吸衰竭
周晓玉
作品数:273被引量:1,409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婴儿 早产儿 肺发育 地塞米松
刘翠青
作品数:148被引量:1,064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产儿 胎粪吸入综合征 缺氧缺血性脑病
孙波
作品数:186被引量:1,158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表面活性物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氧化氮 急性肺损伤 儿童
陈妍
作品数:30被引量:12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呼吸衰竭 早产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