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 篇“ 新生儿皮下坏疽 “的相关文章
一种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治疗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治疗工具,包括注射器针筒、注射器针头和活塞,还包括用于储存不同药剂进行使用的收纳组件和用于对伤口部位残留液体进行吸收处理的处理组件;所述注射器针头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塞设置有两个,所述收纳组... 周鹏 朱太洪文献传递 1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护理 2018年 新生儿 皮下 坏疽 (neonatal infectious gangrene of subcutaneous tissue)是新生儿 期一种严重的皮下 组织急性感染,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1]。绝大多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多发生在生后1周,好发于新生儿 容易受压的背部或腰骶部,偶发枕部、肩、腿和会阴部[2],发病后皮下 组织广泛坏死、发展及蔓延,病情发展快,冬季和湿冷地区发病率高,如不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可以并发败血症、支气管炎和肺脓肿等,故病死率较高。我院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NICU)于2017年2月17日收治1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患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系孕2产2(G2P2),孕38周,顺产,体重3 500 g,阿氏(Apgar)评分不详。反应差,食欲不振2 d,伴发热,体温38.5℃,伴口吐白沫。额部脓疱疹,外院穿刺脓液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5.21 mg/L,血红蛋白157 mg/L,血小板516×10 9/L,红细胞4.42×10 12/L,白细胞18.8×10 9/L,予头孢克洛颗粒32 mg,每天3次口服,仍食欲不振,反应差。2017年2月16日发现患儿头部一肿块,皮肤发红,皮肤温度稍高,逐渐增大。2017年2月17日转诊至我院。入院诊断: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新生儿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新生儿 低钠血症、新生儿 肺炎。入院时患儿循环差,皮肤有花纹,实验室检查:钠126 mmol/L。 张雪萍关键词:皮下坏疽 高热 新生儿 护理 为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患者采用辐射保暖台暴露法与局部喷药法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为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患者采用辐射保暖台暴露法与局部喷药法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采用辐射保暖台暴露法与局部喷药法进行护理,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治护后其创口愈合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1,P=0.002)。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治护后其创口的愈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患者采用辐射保暖台暴露法与局部喷药法进行护理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提高其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蒋中华关键词:新生儿皮下坏疽 暴露疗法 硫酸阿米卡星 贝复济 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护理及文献复习2015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1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护理和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新生儿 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在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护理中,做好预防工作和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护理的重点。 张熠昕 武荣关键词:新生儿 皮下坏疽 护理 利奈唑胺治疗严重新生儿 皮下 坏疽 1例 被引量:4 2012年 利奈唑胺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尽管早在2002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但其在儿科尤其是新生儿 科应用的经验有限。现将我科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新生儿 皮下 坏疽 1例报道如下。 王晓蕾 孙海滨 王昌林 李雅雯 郁敏关键词:新生儿皮下坏疽 利奈唑胺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类抗生素 合并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Kasabach-merritt综合症的治疗 目的:探讨合并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Kasabachmerritt综合症的处理方式,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3例巨大血管瘤合并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Kasabach-merritt综合症的患儿采用输血,输血小板,待血小板上升到正... 沈卫民 陈建兵 崔杰 陈海妮 邹继军 季易关键词:治愈率 文献传递 新生儿 皮下 坏疽 诊治体会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 皮下 坏疽 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病例。结果坏疽 型4例,蜂窝织炎型2例,脓肿型2例。均行血液、脓汁培养阳性共7例,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白色葡萄球菌。3例因诊断不明确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死亡,另1例最后行切开引流换药及保守治疗治愈;其余5例均入院急诊行脓肿切开,并换药及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新生儿 皮下 坏疽 如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不但能提高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后遗症。 石建华 周雪鸿 单振潮关键词:新生儿 皮下坏疽 切开 新生儿 皮下 坏疽 153例2007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87年7月-2006年7月我院153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67例,平均年龄15.5d。平均面积10.6cm×10cm。采用切开引流,使用有效抗生素以及加强营养和消毒隔离等方法治疗。结果147例治愈,6例死亡。存活147例中,1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8年,其中123例生长发育良好,伤口愈合平整,无功能障碍,7例因遗留疤痕行植皮或疤痕松解整形手术。结论新生儿 皮下 坏疽 是一种严重的皮下 组织急性感染性疾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杨星海 丁峰 刘先苞 耿红琼 何联关键词:坏疽 婴儿 疾病 1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护理 2007年 新生儿 皮下 坏疽 (subcutaneous gangrene of newborn)是新生儿 时期的一种严重的皮下 组织急性感染。常于出生后6~10d发病,最早发病时间为生后4h。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新生儿 容易受压的背部或腰骶部,偶尔发生在枕部、肩、腿和会阴部,国外有头部发生的报道,冬季发生率较高。本病起病急,病变扩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如不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可以并发败血症、支气管炎和肺脓肿等,故死亡率较高。我科于2005年12月30日收治1例新生儿 皮下 坏疽 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刘惠丽关键词:新生儿皮下坏疽 护理 发病时间 新生儿时期 急性感染 皮下组织 新生儿 皮下 坏疽 2例2002年 病例例1,男,2天,因生后哭声低1天余,双下肢硬肿半天人院.系G2P2,孕38周,因胎盘老化,在外院剖宫产娩出,术中发现羊水污染,产时有窒息.查体:体重3 000 g,头围32 cm.体温38℃.神清,哭声低.皮肤无黄染.前囟平软1.5 cm×1.5cm,骨缝闭.心肺较正常. 叶玉兰关键词:新生儿 皮下坏疽 急性炎症 致病菌 抗生素
相关作者
胡晓英 作品数: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B超 包虫病 肺包虫病 顽固咳嗽 右肺 刘惠丽 作品数:25 被引量:255 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万古霉素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 早产儿 新生儿 PICC 孙成林 作品数:70 被引量:182 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并发症 适应证 禁忌证 短发夹环RNA 细胞增殖 杨星海 作品数:64 被引量:175 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青春期前 新生儿 胎儿 产前 阴茎疾病 黄婉云 作品数:2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儿科护士 护士 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