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9篇“ 新生儿破伤风“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二)
2025年
(接上期)8治疗破伤风是潜在严重疾病,每例疑似或确诊患者均须严密观察,建议严重程度为中型及以上的破伤风患者,在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能力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治疗要点包括:灭活循环毒素;消除伤口中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控制肌肉痉挛;纠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一般支持性措施和并发症的防治;免疫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王传林刘斯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气道管理诊疗规范确诊患者免疫预防
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 年版)(一)
2025年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年龄超过28 d,因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为进一步规范非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和诊疗行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有效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键词:梭状芽胞杆菌中毒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阵发性痉挛致命性疾病外毒素
孕产妇与新生儿破伤风:认知历程与中国消除策略
2025年
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maternal and neonatal tetanus,MNT)曾严重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19世纪以来,清洁分娩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接种是预防MNT的有效手段。然而,全球消除MNT的进程依然缓慢,尤其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多数国家采取为孕妇接种疫苗的方法消除MNT,中国则选择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改善农村妇幼卫生状况这一更具挑战的策略,并于2012年成功消除了MNT。保持这一成就并非易事,未来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共同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MNT。本文旨在回顾医学领域对MNT的认知历程,并介绍MNT全球消除计划的进程以及中国的防治策略。
靳亚男唐文佩
关键词:住院分娩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要点解读
2024年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年龄超过28 d,因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重症患者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为进一步规范非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组在《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践及近年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修订并制定本规范,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进行非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工作。本文对2024年版诊疗规范的更新要点及依据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实施和应用。
刘斯刘珵刘佳阳陈庆军康新兰频薛乔升朱政纲吕新军殷文武王传林
关键词:破伤风
临床药师防治新生儿破伤风及撤药综合征的循证用药实践
2024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破伤风及撤药综合征的循证用药思路及监护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生儿破伤风及撤药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过程,对在家分娩的新生儿是否需预防破伤风新生儿撤药综合征药物治疗进行证据检索。结果:临床药师建议预防用1500~3000 U破伤风抗毒素,并在确诊新生儿撤药综合征后给予苯巴比妥5 mg/(kg·d)维持治疗。临床医师采纳用药建议,患儿惊厥控制后停用苯巴比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未再发生惊厥。结论:临床药师在针对临床治疗经验少和治疗方案有争议的用药问题上,充分结合最佳证据给予临床治疗依据,在促进新生儿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唐静宜徐浩宋文奇王娜
关键词:破伤风惊厥药学实践
新生儿破伤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分析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20例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每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2.88±10.72)岁,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95.0%),发生部位集中在四肢(40.0%)、手指(30.0%)、足趾(30.0%);常见致伤原因以金属物品刺伤(40.0%)为主,其次为木桩刺伤(25.0%)。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张口困难(95.0%)、吞咽困难(50.0%)、四肢痉挛抽搐(50.0%),常见并发症为呼吸衰竭(50.0%)和心肌损害(50.0%)。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高于治愈组,潜伏期短于治愈组,入院后清创率低于治愈组,发热及发生呼吸衰竭的比例高于治愈组,住院时间长于治愈组;治愈组患者Ablett分级以Ⅰ级和Ⅱ级为主(70.0%),而死亡组患者Ablett分级均为Ⅲ级和Ⅳ级。结论 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入院后应及时清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呼吸衰竭及心肌损害的发生,对于APACHEⅡ评分较高、Ablett分级较高、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加强处理。
龙虎王松林起庆赵云霞石武祥
关键词:预后
236例非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和意义:对非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及住院费用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索非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医...
麦国凤
关键词:流行病学住院费用
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
2022年
总结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 对4例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密切观察病情、感染控制、环境护理、镇痛镇静肌松剂的护理、硫酸镁使用的护理、气道管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住院18~49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做好精细化护理是成功救治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
潘春芳朱庆捷严凤娣卜媛媛
关键词:重症患者
新生儿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救治分析
2022年
破伤风属于可预防疾病,但该病在许多低收入国家以及中等收入国家仍然是常见疾病,其病死率较高,如果没有进行规范治疗,会造成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探讨破伤风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18-04~2021-8期间收治成人破伤风患者共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52~85岁,平均66岁。Ⅰ/Ⅱ级7例,Ⅲ级9例。入院后立即进行环境控制、伤口处理、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等综合救治。结果:死亡患者:1例,放弃治疗:1例,治愈出院:14例,症状缓解期9~31D。结论:除常规治疗外,更需要加强对破伤风的认知水平,院前宣传与预防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秦卫东
关键词:破伤风病因
53例非新生儿破伤风的重症监护体会
2021年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年龄超过28 d,因皮肤或黏膜有口并暴露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环境中而罹患的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1]。在发达国家,有效的破伤风主动免疫已大大降低了发病率,但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主要与发展中国家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2-3]。随着1978年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破伤风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有所下降[11],但在健康意识较差、医疗条件有限、创伤机会较多的农村地区以及城市环卫保洁、建筑工地等群体中,该病仍较为多见,且重症发病率较高。本研究分析破伤风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其护理要点及预后因素,报道如下。
刘慧卿龙建华张兴文田馨怡
关键词:重症监护

相关作者

孙莲英
作品数:112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麻疹 流行病学 新生儿破伤风 监测系统 抗体水平
王春雷
作品数:33被引量:187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新生儿破伤风 结核病 新生儿 破伤风类毒素 结核
邵祝军
作品数:178被引量:1,1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军团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嗜肺军团菌
刘斯
作品数:71被引量:402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破伤风 狂犬病 疫苗 动物致伤 外伤后
史金端
作品数:25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新生儿破伤风 破伤风类毒素 生长发育 接种率 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