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1篇“ 新生儿腹部手术“的相关文章
- 新生儿腹部手术的体温护理分析
- 2024年
- 分析新生儿腹部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能会产生体温变化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出适当的护理干预策略,旨在优化新生儿腹部手术的医疗服务和医学水平。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手术过程中的不同护理方式,将60名在全麻状态下接受腹部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划分为两组,然后对他们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体温进行测量和记录。研究组纳入病童34名,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病童26名,接受了常规的腹部手术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各个手术阶段的平均体温变化和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和术毕的平均体温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术中和术毕较术前的体温变化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术中和术毕体温变化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在术后3天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5.9%,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组间均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 多种因素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腹部手术期间的体温波动,通过实施有效的全面护理干预,我们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出现的低体温,从而确保新生儿腹部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降低手术和麻醉的并发症风险。
- 蒋晨欧燕丽
- 关键词:新生儿腹部手术体温护理
- 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择期行腹部手术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G组,n=50)和全身麻醉组(G组,n=50)。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G组患儿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μg/(kg·min),CG组患儿于左侧卧位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骶管腔注入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T_(2))、腹腔探查(T_(3))、关闭腹腔(T_(4))、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_(5))及出手术室(T_(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期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CG组患儿骶管阻滞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G组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G组患儿(P<0.05);CG组患儿心率在T_(2~6)明显低于G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在T_(2~6)明显高于G组患儿(P<0.05);CG组患儿在苏醒期间与PACU停留期间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患儿(P<0.05);CG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G组患儿(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G组患儿的骶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提供更完善的术中镇痛,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儿早期康复。
- 雷鸣刘茜卫明谦方建超杜宁宁耿晓媛董正华魏晓永
- 关键词:骶管阻滞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全身麻醉
- 新生儿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调查新生儿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本院手术室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106例,收集其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相关资料14项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6例新生儿发生术中低体温6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BMI、疾病类型、入室体温、麻醉时间以及术前是否降温对新生儿术中低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入室体温以及术前发生降温是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腹部手术低体温发生率相对较高,应着重加强对低BMI以及术前低温的新生儿的护理,加强转运途中和术前保温工作有利于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以保障手术安全。
- 刘婷刘晓玲韩姗姗张姝
- 关键词:新生儿腹部手术影响因素护理
- 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 202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接受腹部手术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对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8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1.3%(28/248),主要包括切口感染(15/28,53.6%)、切口裂开(7/28,25.0%)、脂肪液化(2/28,7.1%),初发时切口异常表现多以切口渗液为主,共21例。3例切口裂开进行手术干预后愈合,余病例通过加强切口换药、营养支持愈合良好出院。与愈合良好组相比,愈合不良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且4例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愈合不良组。原发疾病中肠闭锁、十二指肠狭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较为常见,其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病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低、合并败血症是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术前白蛋白低、合并败血症密切相关。
- 焦婉如程秀永郝庆飞张静杜延娜
- 关键词: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
- 新生儿腹部手术史与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儿童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儿童医疗保健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IBS与新生儿腹部手术史密切相关,对儿童肠道的侵入性操作可能通过低度炎症促进肠道高敏感、干扰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感染、胃肠动力异常、应激等机制参与IBS的发生与发展。此文就小儿腹部手术史在IBS患儿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临床干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为IBS的预防、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陈劲阳黄欢欢吴斌
- 关键词:新生儿腹部手术史肠易激综合征
- 保温干预对新生儿腹部手术围术期体温的影响分析
- 2022年
- 探讨保温干预对新生儿腹部手术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2例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常规处理与保温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结果:甲乙组患儿在手术前的体温并未出现明显差异,但麻醉成功和手术开始时的体温差异显著(P<0.05)。甲乙组患儿术中各个时间段的体温存在明显的差异,乙组先祖高于甲组(P<0.05)。甲组患儿手术结束的体温为(36.22±0.34)℃,麻醉恢复时的体温为(35.69±0.89)℃,而乙组患儿手术结束和麻醉恢复时的体温分别为(37.23±0.37)℃和(37.29±0.53)℃,乙组显著高于甲组(P<0.05)。结论:保温干预对新生儿腹部手术围术期体温的影响积极,术后的低体温等并发症也有显著的减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丁云
- 关键词:保温干预新生儿腹部手术体温
- 骶管阻滞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的应用
-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低体重新生儿100例,性别不限,体重1.5~2.5 kg,ASAⅢ~Ⅳ级,无脊柱畸形,无骶尾部感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 刘茜
- 关键词:骶管阻滞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七氟烷罗哌卡因
- 新生儿腹部手术保暖衣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生儿腹部手术保暖衣,包括保暖衣,所述保暖衣包括衣袖、衣体、衣裤、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衣袖和衣裤均连接在所述衣体上形成连体保暖衣;所述衣体在腹前位置裁掉形成第一开口,所述衣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 凌飞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和TAP阻滞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全麻的镇痛效果比较
- 2021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全麻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接受腹部全麻手术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量、不同时间段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及术后麻醉苏醒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切皮时和拔管后30 min,两组Cor浓度均高于入室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痛补救、呼吸抑制及躁动哭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用于新生儿腹部全麻手术镇痛效果优于骶管阻滞,麻醉用药量少,且新生儿苏醒时间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素红吕微袁嘉蔚勾宝晶
- 关键词:TAP新生儿镇痛效果
- 加速康复在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腹部手术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行腹部手术的68例新生儿病人,其中31例予术后早期微量喂养,37例予术后常规喂养,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微量喂养组达到全胃肠营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PICC、喂养不耐受及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例次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结论术后早期微量喂养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静脉营养时间,降低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腹部手术加速康复手段。
- 吴燕君米爽
- 关键词:新生儿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相关作者
- 黄德樱

- 作品数:65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芬太尼 小儿 麻醉 氯胺酮
- 张西增

- 作品数:12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腹部手术 Β-HCG 放射免疫分析 围术期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丁宝峰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困难气道 口咽通气道 盲探气管插管 新生儿腹部手术 纤维支气管镜
- 夏红梅

- 作品数:22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学 曲马多 开胸病人 艾司洛尔 腹部手术
- 杨智玲

-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氯胺酮 全麻诱导 小儿 突发性耳聋 长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