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1篇“ 新生儿颅脑“的相关文章
- 新生儿颅脑超声发展前景
- 2024年
- 颅脑超声是广泛应用于诊断新生儿脑发育和脑部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其新技术包括造影增强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微血管成像,本文对这些新技术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现状展开综述。
- 郑秋莹赵晓莉王芮婕刘磊
-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超声
- 一种新生儿颅脑保护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生儿颅脑保护仪,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内下壁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有承托垫,所述限位架内左壁和内右壁均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有气囊,两个所述气囊前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管,两个所述一号...
- 赵晓莉冯晋兴张文威
- 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应用
- 2024年
- 新生儿颅脑疾病是儿科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其症状不典型且发展迅速,早期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便捷、可重复的医疗诊断手段,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为大家简要介绍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查方法。
- 彭晓磊
-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疾病症状不典型超声儿科
- 家长课堂:新生儿颅脑超声这样做
- 2024年
- 新生儿颅脑超声是一种很重要的检查手段,检查的目的是保证新生儿大脑正常发育。这项超声技术主要用于评估颅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颅脑内异常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还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宝宝的健康情况。然而,对于这种技术,很多人还是心存疑惑,对检查过程也可能并不理解。因此,本文将为家长答疑解惑,科普有关正常新生儿颅脑超声及解剖的小常识。
- 李晓香李丽华
- 关键词:超声技术正常发育家长课堂颅脑答疑解惑
- 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新生儿颅脑疾病以超声诊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1-2024.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疑似颅脑疾病新生儿96例,分别以超声诊断、MRI诊断,分析诊断结果、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研究组共计纳入96例新生儿参与诊断,经病理手术后证实颅内出血Ⅰ级占比22.91%;颅内出血Ⅱ级占比2.08%;颅内出血Ⅲ级占比1.04%;颅内出血Ⅳ级占比1.04%;脑实质内出血占比2.08%;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比12.50%;脉络丛囊肿占比5.20%;蛛网膜、硬脑膜下腔出血占比4.16%。彩色超声诊断准确率(颅内出血Ⅰ级、缺氧缺血性脑病)比较MRI更高,P<0.05。彩色超声诊断与病理学诊断,P>0.05。结论 彩色超声在颅脑疾病患儿中诊断价值更高,且超声检测,重复性强、操作便捷,值得借鉴。
- 赖冬梅
- 关键词:颅脑疾病新生儿磁共振成像
- 新生儿颅脑病患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超声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颅脑疾病的新生儿,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磁共振检查,研究组给予高低频超声检查。组间对比颅脑疾病诊断阳性率、平均检查时.间、检查顺利完成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脑水肿、颅内出血和脑白质病变等颅脑疾病的诊断阳性率.与对照组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检查时间比对照组短,检查顺利完成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耗时短,更容易顺利完成,患儿家长对其更加满意。
- 刘惠丽
-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
-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2月本院接生的病怀疑为颅脑病变的80例新生儿为对象,均接受颅脑高频及低频超声,以临床结果为参照,分析二者联合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价值。结果:80例疑似颅脑病变新生儿中74例确诊为颅脑疾病。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高频/低频超声(P<0.05)。高频+低频超声诊断颅脑出血、室管膜下出血/囊肿、脑室扩张、早产儿脑、HIE的准确率高于低频超声,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结论:颅脑高频及低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查中各具优势,将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 陈慧慧
- 关键词:颅脑超声新生儿颅脑疾病
- 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多探头联合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超声科于2021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接受低频探头、高频探头检查,比对单一低频探头与多探头联合检查结果、诊断效能及符合率。结果多探头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低频探头检查,漏诊率低于低频探头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探头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36/40),高于低频探头的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13,P<0.05)。结论多探头联合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可以更好地避免漏诊事件发生,明确检出结果的具体分型情况,综合诊断效能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王芬秦良
-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疾病低频探头高频探头
- 新生儿颅脑病变检查中低频、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颅脑病变检查中低频、高频超声联合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高青县妇幻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颅脑病变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接受低频超声、高频超声、磁共振检查,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颅脑病变的检出率、准确度。结果:低频、高频超声联合检查脑白质病变检出率较低频超声、高频超声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频、高频超声联合检查的颅脑出血、脑水肿、室管膜下出血检出率较低频超声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频、高频超声联合检查的颅脑出血、脑水肿、室管膜下出血检出率与高频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频超声检查脑白质病变、颅脑出血、脑水肿、室管膜下出血检出率较低频超声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频、高频超声联合诊断特异度、准确度较低频超声、高频超声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颅脑病变检查中低频、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效果显著。
- 董行波
-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病变低频超声高频超声
- 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在新生儿颅脑术后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在新生儿颅脑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2年7月1日行颅脑手术的6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估心理量表(NBNA)]、发育情况[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高压)、护理质量(采用新生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尔斯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12~14 d、26~28 d时,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高于2~3 d时(P<0.05),26~28 d时,两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12~14 d时(P<0.05),且12~14 d、26~28 d时管理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智力量表(MDI)、精神运动量表(PDI)、行为记录(IBR)评分高于干预后3个月时(P<0.05),干预后3、6个月时,管理组患儿MDI、PDI、IBR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患儿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高压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家属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家属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颅脑术后采用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和发育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谭薇钟春霞宋霞梅王云刁莉萍
- 关键词:风险预警管理
相关作者
- 吴长君

- 作品数:411被引量:93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检查 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心动图
- 洪金玲

- 作品数:24被引量:62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彩色多普勒 静脉窦 新生儿颅脑 深静脉 颅脑
- 何韶铮

- 作品数:69被引量:3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检查 超声 产前 超声检测
- 吕国荣

- 作品数:525被引量:2,157H指数:2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检查 超声 产前 超声引导
- 陈焰

- 作品数:75被引量:6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