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7篇“ 新石器时期“的相关文章
- 云南地区新石器时期生业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 2025年
- 云南地区新石器时期生业方式演变复杂且具地域特色。早期以狩猎采集为主,植物利用集中于热带棕榈科和块茎类,晚期稻作农业兴起与狩猎采集并行,共同保障食物供给。云南地势复杂,山脉河流纵横交错,形成多样生态。西部水热条件优渥,早期靠棕榈科植物,后随人口繁衍发展水稻种。东部水热略逊,部分区域水资源利于种稻,其他地方依气候宜于旱作农业,从而兼营稻作与旱作。总之,云南地区新石器时期生业方式宏观统一、微观有别,自然环境与文化交流合力塑造其特性。
- 李欣洲孙永刚
-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
- 一种新石器时期父系遗传结构断代方法
- 一种新石器时期父系遗传结构断代方法,基于Y‑STR分析和常染色体STR分析,从新石器时期人类骨骼中提取古DNA进行Y‑STR与常染色体STR扩增,综合<Sup>14</Sup>C测年与考古文化层测年方法,从父系的角度分析...
- 张虎勤 党文迪吴晓明赵静 王僖蕊 胡曦 唐光波
- 饮食人类学视域下新石器时期广西生计方式与饮食构成探究
- 2024年
- 饮食是人类一项基本的生理活动,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新石器时期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萌芽时期,结合考古学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记载,对广西境内几个重点文化遗址的发掘情况进行梳理,从饮食人类学的角度对当时的生计方式与饮食构成加以分析,对揭示当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黄怡
-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饮食文化生计方式
- 关中盆地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古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水沟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时间为全新世中期5 530~4 300 a B.P.的气候适宜期,其文化发展处在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转换的过渡阶段。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提取影响水沟遗迹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和距水源距离因子,构建指数模型,分析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古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海拔900~960 m,坡度小于6°,坡向朝南,距水源距离小于200 m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过程和机制。
- 张俊辉周雄辉辛怡华王颢吴博闻刘鑫关运玖张健王亚欣张翀张翀康秀丽
-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
-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期陶豆研究
- 杨柳
- 中国传统陶瓷器形研究 新石器时期至南北朝卷
- 《中国传统陶瓷器型研究》是一套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艺术史,根据时间的脉络,我们看到陶瓷这一材质所制作出的器物,在中国人不同的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的生活中的不同呈现形式,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的用途,不同时期的审美追求,同时还折射出了...
- 袁艺作
- 新石器时期太湖流域先民的择址与生业——以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为中心
- 2024年
- 新石器时代先民往往倾向于在其特定取食方式下资源最集中的地点择址营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史前生业经济、稻作农业起源等课题提供了丰富研究资料,其生业行为则反映了先民取食能力与遗址资源条件之间的影响作用。在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早期,渔猎采集定居者在择址营生时,周边是否有足够宽阔的水域环境是其首要考量因素,这种环境为他们尝试将自然洼地或小坑改造为小型稻田提供了先天便利。到了马家浜中晚期,先民只能利用土壤肥沃且不易渗漏的小洼坑种稻,当时尚在襁褓中的稻作生业随时有消失的风险。至崧泽中期时,先民已掌握稳定稻作的方法,稻作开始成为部分人群的主食。依托稻作农耕经济的推广以及人工堆筑土台技术之发明,崧泽先民在低洼的大平原地区择址营居时拥有更强主观能动性,客观上推动了其对太湖平原的开拓。
- 吴京达郭立新
-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 新石器时期陶响器的研究与复原初探
- 2023年
- 乐器是人类音乐活动物质化的形式,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物质手段之一。陶响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体鸣乐器,中空的腔体内部放有颗粒状的泥丸或者石子,大部分都有孔,摇动时可使腔体内部的泥丸或石子撞击内壁发出声音,是新石器时期常见的乐器之一,目前已有大量出土。学界目前对陶响器的研究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研究成果十分有限。本文将对不同文化遗址的陶响器进行归纳研究,分析陶响器的用途和存在的意义。
- 高佳琳朱文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陶窑分类与初步研究
- 2022年
- 陶窑的产生与发展,对于陶器的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陶窑的研究对于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制陶工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陶窑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陶窑的演变以及湘西北鄂西南、鄂西北豫西南两个区域的陶窑进行纵向演变分析以及横向比较研究。
- 陈贤威
- 关键词:陶窑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
- 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器文明研究与探索
- 本书共七章,包括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器文明概述、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器文明的特点、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器文明中的社会内涵、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器文明中的生活内涵等内容。
- 张志雁
- 关键词:陶器新石器时代考古
相关作者
- 王昌燧

- 作品数:320被引量:1,863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遗址 青铜器 出土 稳定同位素分析 N
- 朱乐耕

-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陶瓷艺术 陶艺创作 陶艺 研究生导师 新石器时期
- 杨圣辉

- 作品数:176被引量:7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炎 牙周病 口腔 抑菌作用
- 黎宇

- 作品数:37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黄麻 种质资源 麻类 工业大麻 红麻
- 张敏

- 作品数:66被引量:39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 研究主题:南京博物院 长江下游 考古学 稻作起源 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