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篇“ 新诗发展史“的相关文章
- 从五四到新世纪:缅甸华文新诗发展史浅探
- 2016年
- 从五四时期至新世纪初期,缅甸华文新诗经历了大约九十年间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20世纪中期之前的缅华新诗相继受到中国五四新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抗战文艺的深刻影响;20世纪中期,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等,这时期的缅华新诗也反映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中国情感指向,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学与苏联文学等的影响;20世纪末期至新世纪初期,随着缅甸政治环境的改变,以及世界科技和文化的频繁交流,以"五边形"诗文组合为代表的缅华诗坛出现了新变化和新气象,并期待在新世纪中开创缅华新诗(文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 郭惠芬
- 香港新诗发展史
- 本书分为新诗的突围与新诗地位的确立、汉语新诗艺术的时代标杆和汉语新诗走廊与长廊三卷,主要内容包括:新文学与新诗的突围、香港新诗形象的初立、作为新诗重镇引领时代的新潮等。
- 犁青总主编
- 关键词:诗歌史新诗
- 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 1938-2008
- 本书第一次以澳门新诗整体发展史为切入点,“发掘”和“整理”一手史料与报章刊物,纵向梳理1938~2008年澳门新诗的发展,同时亦从横向上透过与内地及港台等地区的对比突显澳门中文新诗在华文文学区域性上的特殊意义。内容涵盖澳...
- 吕志鹏著
- 关键词:文学研究诗歌
- 由新诗发展史谈诗的“变”与“常”
- 2010年
- 本期我们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二。笔谈仍处在无"常"的状态,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状态。浙江大学的江弱水标举了几位现代诗人在1930年代通过古典意境来表达现代诗情的事例,肯定了他们使中国古典诗学获得新生的努力。他认为,这些诗人当年对传统与现代的兼容与有机转化是值得我们今天注意的。北京师范大学的谭五昌提出,要在求"变"和守"常"中寻求动态平衡。他认为,"变"表现为一种现代性焦虑,包括语言形式和技艺手法等的"常"则表现为对诗之为诗的传统价值的认可与持守。陈卫否定"常"在诗的形式因素中的存在,认为"常"就是诗意。来自现代山水诗人孔孚的家乡山东的曹丙燕从山水诗的视角论述了她对"变"与"常"的关系的看法,她说,面临古诗的巨大成就及由此培养起来的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现代诗人要立足于变化了的现实,才能更好地实现"变"与"常"的接通。这个笔谈我们还会继续下去,欢迎各方神圣各抒己见,踊跃赐稿。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现代诗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回归本位,从诗的外部研究扩展到内部研究,从社会学的推进到美学的推进,这是新时期起始的现代诗学的一个发展倾向。因此,探讨新诗技巧的论文或论著在现代诗学占据了显眼的位置,就不足怪了。近30年,这方面的有影响之作,还是不止两三部的。而且,新诗的理论和创作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互动,技巧论对于新诗创作的确有所推动。当然,站在今天的高度回顾既往,也可以感到技巧论存在的局限,甚至理论误区。张德明博士对近30年的技巧论著述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研究,提出了作者的视角与见解,难能可贵,建议读者对他的论文认真一读。
- 陈卫
- 关键词:新诗发展史无常佛家
- 区域新诗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评吕进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
- 2006年
- 颜同林
- 关键词:《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诗史研究传统文学新诗史新文学
- 新诗发展史上的传统与现代性问题
- 2005年
- 一新诗与传统的关系以及新诗自身的现代性问题,一直是个纠缠新诗诗学及实践的老话题,传统与现代也一直是新诗研究的关键词.通过这种二元对立式的表述,高度复杂的文学史问题被极大地简化了.在惯常的理解中,传统成为纯净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一个自足的实体性的存在.
- 刘复生
- 关键词:新诗研究现代诗学文学史中国古典诗歌
- 四个角度的完美结合——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
- 2005年
- 刚刚在重庆出版发行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学术著作:它填补了地域新诗发展史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的切入角度不同于一般诗史著作:追寻重庆诗歌发展的民歌源头,追寻重庆诗歌发展的诗体建设。这两个特殊角度的思考和阐述,对于整个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郭芙秀
- 关键词:新诗诗体诗论民歌
- 《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敢于面对新问题的学术著作
- 2005年
- 张中宇
- 关键词:《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学术著作地方文学史书评
- 中国第一部地方新诗史——读《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
- 2005年
- 《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吕进主编)于2004年6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此前虽有过《中国新诗发展史》之类的书出版,多属概括的泛论具体到论述地方新诗史,重庆这本书还是破题儿全国第一遭。
- 艾白水
- 关键词:中国新诗诗史出版主编
- 点、线、面结合的诗史佳构——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
- 2005年
- 陈志平
- 关键词:《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书评
相关作者
- 古远清

- 作品数:381被引量:20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台湾文学 香港文学 台湾新诗 作家 现代诗
- 吕进

- 作品数:47被引量:220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新诗 现代诗学 诗体 新诗研究 诗歌
- 王德寿

- 作品数:16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开放教育 安徽电大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
- 霍俊明

- 作品数:241被引量:16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作家协会
- 研究主题:诗歌 诗歌写作 诗人 诗歌批评 新诗史
- 谷羽

- 作品数:32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翻译 诗歌 俄译本 莱蒙托夫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