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17篇“ 施工力学分析“的相关文章
盾构操作层预应力梁、UHPC板吊装施工力学分析
2025年
研究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为例,分析盾构操作层预应力梁、UHPC板吊装施工力学参数,以实际荷载为标准对设备进行选型,支腿反力计算、支腿最大压力计算获得地基承载力最低要求,并在土的重度15 kN/m,粘聚力c为25 kPa,内摩擦角为8°的条件下,校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张斌
关键词:预应力梁吊装施工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力学分析
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各种大跨度、大开间的复杂建筑结构不断涌现,这对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规模大,形状复杂,且构件截面尺寸较大,对预应力筋的张拉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带来很...
李和家
关键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受力分析
桃坪亭隧道与引水隧洞近接施工力学分析
2024年
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对于评估洞距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以桃坪亭隧道与发电站引水隧洞近接施工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该近接施工区间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预测和控制开挖阶段围岩的变形及塑性区的发展规律,发现隧道与引水隧洞净距7.11 m,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交叉段引水隧洞拱腰侧向变形较小,拱顶竖向变形最大为1.07 mm,表明处于微风化碎斑熔岩的IV级围岩中,隧道开挖对无衬砌支护结构的引水隧洞变形影响微乎其微。
郑致展
关键词:隧道数值模拟
洞桩法车站小净距下穿运营线路施工力学分析
2024年
基于某近接下穿运营线路区间新建洞桩法车站工程,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运营线路区间变形规律、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变化趋势和发生位置;现场施工监测的发展趋势、发生位置均与模拟结果拟合度较高,且现场监测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宁纪超李维洲易领兵权威任磊任方毅郑力铭宋欣
关键词:洞桩法
大跨度钢桁梁拱桥顶推施工力学分析与温度效应研究
隋秋月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关键施工力学分析与监测
2024年
为解决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和变形问题,以浙江省杭州市某大跨度钢结构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和施工监测的综合方法,分析了结构的最大应力比和挠度、临时提升架的受力和变形,并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的施工工艺,施工共分为8个步骤,结构最大应力比为0.6,最大变形为10mm,均发生在施工第6步;提升架的最大组合应力为58MPa,最小组合应力-90.8MPa,均远小于材料的容许应力235MPa,顺风向最大位移为52.2mm,最大竖向位移为-5.3mm,满足结构提升最大位移限制67mm的要求;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监测结果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桁架杆件应力随着施工进度的变化呈现剧烈波动式变化,最大应力出现在第6步。
贾琼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应力比
矿山法隧道揭露岩溶施工力学分析
2023年
为研究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黔北区间矿山法施工揭露岩溶空腔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山法隧道施工揭露岩溶空腔及岩溶空腔处理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掌子面开挖至岩溶空腔处时,最大沉降值位于岩溶空腔内红黏土填充区;(2)岩溶空腔脱空回填后,隧道洞周变形进一步发生,但填充区基本不再发生沉降变形;(3)揭露岩溶过程时地表最终沉降曲线表现为深V型,岩溶空腔内填充物流失对隧道开挖时地表沉降影响较大。
何晓勇赖谋费富华范育辉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力学分析
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及施工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优化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在基坑工程中的施工效果,充分发挥其性能与作用,以R轨道交通基坑工程为目标,开展了其作用机理及施工力学的全方位深入分析。通过建立锚索作用机理研究模型、锚索应力塑性解分析、锚索应力弹性解分析、基坑开挖过程锚索施工力学分析,实现了深入分析的目标。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通过预应力锚索的作用,能够避免岩土体出现离层滑脱,增加基坑土体的自身强度,提高其自稳能力,在基坑工程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彬彬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力学分析
2023年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高效、可持续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模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其通过在工厂中预制构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还降低了对传统建筑过程中资源的需求,深入了解和应对其施工力学问题成为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
张新成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荷载
大型沉井下沉施工力学分析与工程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大型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偏斜、突沉、难沉、超沉等施工事故。分析大型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推导侧摩阻力、刃脚反力计算公式,建立下沉系数、稳定系数等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验证了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对大型沉井工程施工的实际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青松
关键词:大型沉井力学模型工程应用

相关作者

王明年
作品数:714被引量:4,893H指数:37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隧道 公路隧道 隧道工程 围岩 铁路隧道
贾永刚
作品数:20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工法 连拱隧道 施工力学分析 装配式衬砌 围岩坍塌
张治红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位移场 顶管施工 施工力学分析 敏感性 应力场
雷小彭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位移场 顶管施工 施工力学分析 敏感性 应力场
李瑞强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位移场 顶管施工 施工力学分析 西安地铁1号线 地铁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