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5篇“ 施用方式“的相关文章
- 生物质炭不同施用方式对蚕豆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研究
- 2025年
- 以蚕豆连作障碍严重的土壤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生物质炭不同施用方式,探讨生物质炭不同施用方式对根际土壤酚酸物质降解、微生物区系、酶活性及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式施用生物质炭,均能降低蚕豆根际土壤酚酸物质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变微生物区系。但4种施用方式下生物质炭发挥作用效果不同,综合土壤环境和蚕豆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条施深施效果优于条施浅施,种植穴深施效果优于种植穴撒施,条施深施效果优于种植穴深施。
- 刘术新吴东涛李汉美丁枫华
- 关键词:生物质炭施用方法蚕豆连作障碍
- 夏玉米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2025年
- 近年,驻马店市在玉米生产上的土杂肥施用量及施用面积越来越少,高氮复合肥施用面积越来越多。由于施肥方法和方式不当,造成苗期缺肥或后期脱肥、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提高玉米产量,在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的同时,须改变氮肥的施用方式,使玉米苗前期长势健壮,后期不易发生脱肥和早衰。为筛选玉米氮肥适宜的施用方式,工作人员于2021年在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镇王庄村安排实施夏玉米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张少玉
- 关键词:施用方式土杂肥夏玉米缺肥施肥方法玉米生产
- 磷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根系形态、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研究磷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根系形态、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在河南原阳和许昌开展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施磷量75 kg/hm^(2)下设置撒施(SP)、分层施(LP)、条施(BP)和穴施(HP)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磷肥施用方式下,相较SP处理,两个试验点LP、HP处理显著提高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磷素吸收量LP、HP处理较SP处理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有所提高,磷素转运量表现为HP>LP>BP>SP,磷素吸收效率在两个试验点LP、HP处理较SP处理分别提高14.3%~23.2%和25.0%~26.0%。与SP处理相比,夏玉米产量在原阳试验点HP处理提高22.3%,在许昌试验点LP和HP处理分别提高18.5%和34.7%。综上所述,分层施和穴施可以优化根系与磷素的空间匹配,提高磷素吸收量和磷素利用效率,获得较高子粒产量,是夏玉米适宜施磷方式。
- 阮毅好窦航宇杜明雪孙为张颖蕾朱一鸣王淑兰王浩杨青华
- 关键词:玉米磷肥施用方式根系
- 钼肥施用方式对宁夏旱区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研究钼肥施用方式对宁夏旱区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318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常规施肥,不施钼肥)、T_(1)(钼肥拌种)、T_(2)(始花期叶面喷施钼肥)和T_(3)(钼肥拌种+始花期叶面喷施钼肥),测定该作物根系特征、产量和产量构成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结果表明,T_(1)的主根长和侧根数最高,分别为24.19 cm和11.03个;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为2160.0 kg/hm^(2);以T_(1)产量最高,为1226.70 kg/hm^(2),较CK、T_(2)和T_(3)分别高33%、11%和22%。对产量和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钼肥拌种处理(T_(1))大豆的生长性状及产量最好。综合来看,在宁夏旱区及相关地区可推广钼肥拌种处理,以促进大豆生长,提高产量。
- 杨宏周洋杨永森
- 关键词:钼肥施肥方式大豆
- 硅肥施用方式和浓度对青脆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研究硅肥施用方式和浓度对青脆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脆李为试材,对其进行硅肥的根部灌溉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硅肥的不同施用方式和浓度均能明显提高青脆李单果重等外观品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等内在品质,在谢花后和膨果期叶面喷施硅肥600倍液效果最好,在萌芽前、谢花后和膨果期根部灌溉0.35 kg/株效果次之。叶面喷施能够更直接地为果实提供所需的硅元素,促进果实的发育和品质提升。
- 马倩倩彭莞云黄涛谢正伟李世银
- 关键词:硅肥青脆李施肥方式果实品质
- 不同类型尿素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不同尿素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不施尿素(F_(0))、普通尿素(F_(1))、腐殖酸尿素(F_(2))、控释尿素一次基施(F_(3))、控释尿素分次施用(F_(4))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滴灌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F_(4)处理的冬小麦叶片SPAD值在各测定期均表现为最高,且在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亦均高于其它处理,其细胞间CO_(2)浓度则最低。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呈F_(4)>F_(2)>F_(3)>F_(1)>F_(0)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滴灌产量以F_(4)处理最高,为9210.95 kg/hm^(2),分别较F_(0)、F_(1)、F_(2)、F_(3)处理产量提高了21.64%、12.52%、8.12%和6.52%;F_(4)处理下冬小麦的氮肥农学利用率(7.28 kg/kg)、氮肥偏生产力(40.93 kg/kg)均最大。【结论】控释尿素分次施用F_(4)处理冬小麦叶片各项光合指标表现较好,籽粒产量较高。
- 李杰徐其江张永强徐其江吕晓庆张永强徐文修吕晓庆
- 关键词:尿素冬小麦光合特性氮肥利用效率
- 锌肥施用方式对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树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苹果合理施用锌肥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省蒲城县和乾县以“长富二号”苹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锌(对照,T1)、叶面喷施锌肥(T2)和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T3)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果实和叶片锌含量、叶片生物学性状以及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在乾县和蒲城,在0~20和20~40 cm土层,T2和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高于T1处理,且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88,1.22 mg/kg(0~20 cm土层)和1.16,0.70 mg/kg(20~40 cm土层)。在乾县,T2处理叶片和果实锌含量最高,其次为T3处理,T1处理最低;在蒲城,T2和T3处理叶片、果实锌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均最高。在乾县和蒲城,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百叶厚和百叶质量及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均显著增加。在乾县,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3~0.89,其中T1处理明显高于T2和T3处理;在蒲城,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1~0.91,其中T3处理明显高于T1和T2处理。在蒲城,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乾县,T2和T3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乾县和蒲城,T2和T3处理可溶性糖和V C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乾县T2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30961 kg/hm^(2)和82505元/hm^(2),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45.49%和52.85%;蒲城T3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29159 kg/hm^(2)和78595元/hm^(2),较T1处理分别提高了28.56%和65.77%。【结论】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苹果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产量和品质;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的效果比叶面喷施锌肥更稳定。
- 张嫒冯天宇蒋皓杨娜师海斌吴晓政郑伟翟丙年
- 关键词:旱地果园施肥方式锌肥施用苹果栽培
- 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为研究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含锌量的影响,开展了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田间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含锌量,尤以锌肥基施+叶面喷施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及籽粒的锌含量。
- 陈淑娟郭庆茹李志刘翔如刘刚
- 关键词:水稻锌肥施用方式
- 硒肥施用方式对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筛选适合红阳猕猴桃富硒的硒肥施用方式。【方法】以3年生红阳猕猴桃为材料,设置根施、叶面施和根施+叶面施3种硒肥施用方式,在生育期观察各处理的抗病性,成熟期测定各处理的果实硒含量、商品性相关指标。【结果】3种施肥方式中,根施+叶面施的果实硒含量为0.032 mg/kg,富硒效果显著,且提升了果实单果质量与商品性,综合表现优秀,是红阳猕猴桃富硒较好的硒肥施用方式;叶面施富硒综合表现良好,硒肥用量少、经济有效,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结论】推荐根施+叶面施、叶面施两种硒肥施用方式,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 吴丹张停林李涛王绘华李成丁琳
- 关键词:红阳猕猴桃施用方式富硒果实
- 氮肥施用方式对不同苦荞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以西荞1号和西荞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2个品种为主区,氮肥施用方式为副区(CK为不施氮肥,T_(1)为氮肥全部作基肥,T_(2)为氮肥基肥:追肥=1:1,T_(3)为氮肥基肥:追肥=3:1)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不同苦荞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荞1号和西荞2号始蕾期至成熟期叶面积均表现为T_(3)>T_(2)>T_(1)>CK(西荞1号成熟期除外),并且大部分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西荞1号和西荞2号均是T_(3)处理盛花期和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茎粗、茎长、鲜重和抗折力与CK差异明显。西荞1号和西荞2号均以T_(3)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2 652.2 kg/hm^(2)和3 233.3 kg/hm^(2),较CK分别提高了15.21%和11.09%,说明在凉山冕宁地区西荞1号和西荞2号氮肥的最佳施用方式是基肥:追肥=3:1。
- 唐海鹏邹海龙杨松谢梦廖文艳代邹
- 关键词:苦荞氮肥施用方式性状
相关作者
- 白岗栓

- 作品数:217被引量:1,685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水分 苹果 陕北丘陵沟壑区 保水剂 河套灌区
- 杜社妮

- 作品数:166被引量:1,710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水分 日光温室 苹果 施肥 苹果树
- 柴仲平

- 作品数:194被引量:1,22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库尔勒香梨 香梨园 光合特性 红枣 滴灌
- 李壮

- 作品数:162被引量:53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研究主题:苹果 营养诊断 苹果树 果实品质 常见果树
- 王雪梅

- 作品数:232被引量:2,094H指数:20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库尔勒香梨 光合特性 遥感 红枣 施肥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