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3篇“ 旅游经营“的相关文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国家公园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如何平衡国家公园碳补偿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旅游经营者是国家公园旅游活动重要的参与者,了解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效引导其中和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促进我国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方法】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使用SPSS 26.0和AMOS 24.0软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受理性和道德双重因素的驱动,即主观规范、责任归属及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碳补偿行为,其中主观规范对碳补偿行为的影响最大,责任归属和知觉行为控制次之;②态度、个人规范、结果意识负向影响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③在主观规范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中态度起中介作用,个人规范在责任归属、结果意识及主观规范对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基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旅游经营者碳补偿行为影响关系的角度,从理念培养、社会规范、行为内化、结果激励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区域碳中和。
陆相钱沈兴菊
关键词:旅游经营者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旅游经营者的地方依恋与客栈空间建构——新都桥案例分析
2024年
主体的地方感知对于旅游地空间建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川藏线自驾游重要节点新都桥镇为案例地,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客栈经营者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客栈空间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本地经营者通过高商业环境依赖、高自然环境依赖、高政府组织依赖对客栈的物质空间进行建构;通过高商业环境依赖、高文化认同、高社会关系认同对客栈的社会空间进行建构;通过高文化认同对客栈的文化空间进行建构。外地经营者通过高自然环境依赖对客栈的物质空间进行建构;通过高商业环境依赖、高社会关系认同对客栈的社会空间进行建构;通过高文化认同与高社会关系认同对客栈的文化空间进行建构。研究有助于理清主体情感与主体实践的关系,为旅游地营销和规划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
薛熙明谭钤才
关键词:旅游经营者地方依恋客栈
经营户视角下北京近郊乡村旅游经营可持续性——以怀柔区莲花池村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大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经营呈多主体参与、多业态融合特征,明确不同经营主体的发展短板、角色定位和可持续性差异,有助于确定政府帮扶对象和施力点,推动乡村振兴。本文以莲花池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获取数据,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剖析了乡村旅游经营群体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差异。结果显示:①经营者可持续性表现出青年人高于老年人、外来人高于本地人,年龄和来源的显性差异,隐含着经营意愿和资本实力的内在区别。②经营业态与用工方式、运营方式具有对应性,民宿雇工生产、网络运营,农家乐自我雇佣、线下主导,前者经营方式可持续性普遍高于后者。③宅院的空间质量和更新能力,与旅游经营能否免于淘汰或实现晋级挂钩。宅院空间再生产过程体现出家空间与经营场所、礼制秩序与资本逻辑的博弈。④群体Ⅰ、Ⅱ、Ⅲ的经营组合分别为“外来青年人-民宿-资本化生产宅院”、“本地中年人-农家乐-半资本化生产宅院”、“本地老年人-半经营农家乐-渐趋生活化宅院”,对应高、中、低的经营收益,形成了群体Ⅰ>群体Ⅱ>群体Ⅲ的总体可持续性差异。
蔡蓓蕾王茂军陈韵凌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营户可持续性
政策感知、创新态度与小微企业经营者创新行为的关系——以旅游经营者为例
2024年
创新是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创新,但仍存在政策失效的情况,其内在机制亟待解释。从政策研究的微观视角出发,以旅游经营者为例,基于政策接受模型和价值态度行为模型,探讨小微企业经营者政策感知与其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以创新态度为中介变量,引入政策信任和创新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营者的政策感知正向影响其创新行为,创新态度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旅游经营者的政策信任正向调节其政策感知和创新行为的关系;旅游经营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其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创新态度与创新行为间的关系。研究阐释了政策感知和小微企业经营者创新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为政策制定和有效落地提供理论依据。
江金波余茂源
关键词:经营者
广州市乡村旅游经营特征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由快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有对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成果大多是基于资源供给或游客需求视角,鲜有从基于经营者视角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展开的探讨。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境展开调研,进而探讨其困境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广州市乡村旅游存在开发保护不深、经营管理不力、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多方参与的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完善基本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调动相关利益群体参与经营等对策。本研究对推进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为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张春霞徐秀玉邱乐怡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经营户对不确定性的适应性研究——以新冠疫情冲击下浙江省顾渚村为例
2024年
适应性研究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本文构建新的适应性分析框架,并结合可持续生计理论与BP神经网络方法,以顾渚村为案例地进行了系统的适应性研究。研究表明:(1)Covid-19疫情发生后,乡村旅游经营户出现明显的兼业化趋势,主要分化为旅游升级型、电商经营型、务工主导型、维持生计型等四种适应类型。(2)乡村旅游经营户适应Covid-19冲击的关键因素是家庭存款、户籍所在地、户主学历、旅游培训次数、电商培训、户主年龄、劳动力数量、政策知晓度、政府帮助度、宅基地面积等。(3)外源的Covid-19疫情和政策治理以及内源的地方特性、旅游经营户的理性选择及尺度互馈作用,是顾渚村适应演化的主要机制。最后,文章结合不同旅游经营户的适应演变路径,探讨了相关政策建议。
余书涵房艳刚房艳刚刘建志杨阳
关键词:不确定性BP神经网络
旅游经营农户季节性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旅游业在乡村地区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嵌入,参与旅游经营已成为乡村地区农户最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然而,作为旅游业最显著的内在特征之一,季节性带来的旅游客流波动不仅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
先坤
关键词:乡村旅游
数字赋能乡村旅游经营者管理效果的评价研究 ——以四川大邑、兴文县为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升级的关键动力。在乡村旅游领域,数字赋能不仅显著提升了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更为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管理效率带来了质的飞跃。鉴于四川乡村旅游资源富集,乡村旅游经营者管理方式正面...
周轩阳
关键词:管理效果评价
基于资源禀赋视角的农户参与马文化旅游经营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昭苏县为例
2024年
为探讨资源禀赋对农户参与马文化旅游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利用新疆昭苏县3个风景区的调查问卷及2个乡镇4个村的实地访谈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农户视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性别、村里是否有领头人、农户家庭收入、农户家庭拥有的草场规模、农户对马文化旅游经营信息的关注程度对农户参与马文化旅游经营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拥有的马匹数、住房条件和交通工具是否为小汽车、家庭燃料是否为新型能源、了解马文化旅游经营信息的渠道对农户参与马文化旅游经营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建立马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提高农户的马文化旅游经营水平;培育更多的马文化旅游经营带头人;营造良好的马文化旅游经营氛围等对策建议。
克热曼·海比布穆哈拜提·帕热提
关键词:资源禀赋农户经营意愿
基于“双元”育人的家庭农场休闲旅游经营管理活页式教材开发路径
2024年
吴双双

相关作者

张朝枝
作品数:160被引量:2,446H指数:2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旅游系
研究主题:遗产 旅游 遗产旅游 旅游发展 文化遗产
徐嵩龄
作品数:102被引量:3,06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损失 旅游业 文化遗产 生态学 环境产业
李星群
作品数:85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旅游 自然保护区 乡村 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赵刚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旅游经营 公正观 历史文化名镇 区域旅游 古镇旅游
姚肖刚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文化 社会文化因素 园区发展 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