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91篇“ 无张力修补术“的相关文章
一种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所用的修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所用的修补装置,包括平状下片,所述平状下片上开设有精索孔,且平状下片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连接柱的上端,且网塞上片,并且网塞上片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片,并且网塞上片上设置有...
王斌张伟刘炎东李冬岑晓霞
一种用于腹股沟疝张力修补的新型三爪医用拉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腹股沟疝张力修补的新型三爪医用拉钩,主体为U型的张力部件,张力部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撑开体连接左钩片和右钩片,张力部件通过张力使得左钩片和右钩片向两侧张开;所述左钩片和右钩片之间还设有中心钩片...
唐健雄陆建平方丽莉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周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后12、24、36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后14 d,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能够少创伤,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的释放。
王昌进
关键词:腹股沟疝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局麻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与传统腹股沟疝手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局麻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与传统腹股沟疝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腹股沟疝手,实验组实施局麻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观察两组围期相关指标、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中出血量差异意义,P>0.05;实验组手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后2h疼痛评分更低,切口持续疼痛时间、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后排气时间更短,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麻下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效率高,后恢复快,促进早期活动,有助于减低后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何康伯李东方蒋晓松
关键词:局麻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恢复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张力修补期的临床效果
2025年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张力修补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我院接受腹股沟斜疝张力修补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张力修补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后恢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王苗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
疝气张力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疝气张力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茂名石化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和观察组(采取疝气张力修补),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相关指标、切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8);观察组手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后7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4)。结论:疝气张力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手相关指标,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后更快恢复。
龚剑波彭海成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疼痛
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麻醉下张力修补对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围期指标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高龄腹股沟疝(IH)患者张力修补(PMHR)中硬膜外麻醉(CEA)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围期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从2021年1月起行PMHR的高龄IH患者,并终止于2023年12月,入选共80例IH患者,按不同麻醉分组,其中行CEA的40例设为CEA组,行CSEA麻醉的40例设为CSEA组。对比并发症情况、围期各项指标及后谵妄(POD)情况等。结果与CEA组相比,CSEA组并发症更少(P<0.05)。与CEA组相比,CSEA组围期各项指标更优(P<0.05)。与CEA组相比,CSEA组POD情况更少(P<0.05)。结论高龄IH患者PMHR中给予CSEA处理后,可减轻后机体疼痛感,也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POD事件,可促进后恢复,有推广价值。
孙震涛
关键词:高龄腹股沟疝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后恢复及疼痛情况的影响评估
2025年
研究全程护理实施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后康复及疼痛影响。方法 本研究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70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则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数值相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将全程护理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张力修补患者,有助于促进后恢复,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张丽敏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全程护理术后恢复疼痛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张力修补(TAPP)治疗疝气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2025年
观察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张力修补(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治疗疝气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采集样本资料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01月-2024年01月,观察对象为疝气手病人,样本量共计160例,疝环填充式张力修补治疗的80例病人命名为对照组,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张力修补的80例病人命名为观察组,对比疗效情况。结果(1)组间除手时长显著差异(P>0.05),其余基础指标如但出血量、后排气、下床活动的时间,观察组更优(P均<0.01);(2)组间炎症指标、应激指标、胃肠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P均>0.05),后观察组均更优(P均<0.01);(3)组间总有效率对比的结果提示观察组更高,且任何复 发病例,与对照组有差异(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张力修补出血少、后基础指标恢复快,并且不会对疝气病人机体炎症状态与应激状态造成较大刺激,后胃肠功能损伤较轻,临床疗效明显,且短期复发现象,该手值得推广。
陆快快
关键词:疝气复发
张力修补在腹股沟疝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麻醉、手方式和补片材料及其固定方法对腹股沟疝张力修补高效性、安全性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不同方式麻醉后经不同式操作并辅以不同方法固定不同材料补片进行张力修补,观察并比较其手质量。结果 四联组内患者的中操作时间:麻醉联组内局麻组<全麻组(P<0.05),式联组内膜前组<疝环组<平片组(P<0.05),固定联组内粘合组<缝合组(P<0.05);后卧床和康复时间:麻醉联组内局麻组<全麻组(P<0.05),式联组内膜前组<疝环组<平片组(P<0.05),补片联组内聚烯组<聚酯组(P<0.05);手预后不良率:麻醉联组内局麻组<全麻组(P<0.05),式联组内疝环组>膜前组、平片组(P<0.05),补片联组内聚烯组<聚酯组(P<0.05);后异物感评分:麻醉联组内局麻组<全麻组(P<0.05),式联组内疝环组>膜前组、平片组(P<0.05),补片联组内聚烯组<聚酯组(P<0.05);后疼痛度评分:麻醉联组内局麻组<全麻组(P<0.05),式联组内疝环组>膜前组、平片组(P<0.05),固定联组内粘合组<缝合组(P<0.05)。结论 腹股沟疝采用局部麻醉后经腹膜前间隙入路并辅以生物胶固定聚丙烯补片进行张力修补,能够有效提高手效率及安全性和舒适度。
王红伟崔晓军何金英方卫玲叶前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式补片

相关作者

申英末
作品数:199被引量:1,616H指数:2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疝修补术 腹股沟 腹股沟疝 补片 腹腔镜
陈杰
作品数:225被引量:1,895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疝修补术 腹股沟 腹股沟疝 补片 腹腔镜
唐健雄
作品数:293被引量:3,544H指数:2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研究主题:腹股沟疝 腹壁切口疝 腹壁外科 腹股沟 手术治疗
陈双
作品数:310被引量:2,67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腹股沟疝 腹腔镜 腹股沟 切口疝 疝修补术
王明刚
作品数:122被引量:981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腹腔镜 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