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6篇“ 日记体“的相关文章
- 高能“日记体”
- 2025年
- 亲爱的小星星们,以前我们聊过写日记,今天,日记2.0版本来啦——日记体作文,它不同于日记,日记是一种用来记录个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文体,属于应用文,而日记体是一种文学体裁,通常由几则日记连缀而成,这些日记之间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一篇更有故事性或主题性的作文。
- 于溟慧
- 关键词:日记体文学体裁主题性故事性应用文
- 南宋日记体诗研究
- 日记体诗是借鉴了日记时间性和记录性特点的一种诗歌类型。南宋日记体诗是南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魏晋南北朝、唐、北宋日记体诗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越前代。南宋日记体诗创作群体广泛,单个诗人创作日记体诗数量...
- 侯亚淇
- 关键词:南宋诗歌日记体
- 日记体手机漫画创作研究
- 日记体手机漫画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便捷的传播渠道,打破了传统纸媒科普漫画的模式,它以日记体的形式,通过手机媒介为现代的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创作方式让读者更加倾向于向内的自我探索,寻找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本文对...
- 欧诗婷
- 关键词:日记体媒介
- 杨红樱日记体书写中的生活美学研究
- 2024年
- 纵观杨红樱的日记体创作,从《女生日记》《男生日记》开始,到新童话《笑猫日记》,再到图画书《熊猫日记》,通过儿童视角向动物视角的转变将青春期日常生活场景切换至自然灵性世界,层层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儿童向动物的转变增强了叙事自由度,以他者视角观察人类世界,拓展了日记体言说的空间。杨红樱通过儿童对外在服饰、日常饮食及居住空间的可控性建构起日记体儿童文学中的主体性身份,又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观照儿童生活中的心理难题,以一种互为表里的方式诠释了儿童生活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天府文化,而长久浸润的文化土壤促发了杨红樱日记体创作中散文般的天气表达。天气时移之美与天府文化之间的内在亲缘关系构成了其日记体的生命内核,从不同视角展现出独特的美学气氛。
- 李洁欣
- 关键词:日记体生活美学动物
- 苏轼长题日记体诗对“以文为诗”的发展
- 2024年
- 日记体诗的长题者在宋代的数量倍超前代,多记日常生活与感触,体现了宋诗私人化、日常化的典型特征,苏轼的长题日记体诗在艺术性上实现了对“以文为诗”的发展。首先,苏轼长题日记体诗题具有的散文特质,体现出日记文体对诗题的渗透。其次,苏轼长题日记体诗的内容因其文以载道的性质具有文的特征,其长题日记体诗的叙事与苏轼仕宦经历有密切关联。最后,苏轼长题日记体诗是对杜甫、韩愈“以文为诗”的新发展,是其重视自然的文艺观的直接反映,也是其文道并重观念的间接反映。苏轼以其长题日记体诗创作丰富了“以文为诗”的内涵。
- 杨雅茜
- 关键词:以文为诗
- 陆游日记体诗研究
- 陆游是诗歌史上高产的诗人代表,在其上万首诗歌中,许多“日记体诗”尤其值得关注。“日记体诗”这一概念由鲜于煌首次提出,至马东瑶则给“日记体诗”以明确定义。本文即立足于陆游日记体诗,论述陆游日记体诗的创作分期、题材、艺术特质...
- 曾定友
- 关键词:南宋诗歌创作动因艺术特色
- 日记体黑白木刻的语言探索
- 日记体绘画的提出与确立,对个人黑白木刻版画语言探索在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发展与意义是本篇论文研究和论述的核心点。本篇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日记体、日记体绘画概念分别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通过作品分析法,分析艺术家苏...
- 刘冠岐
- 关键词:黑白木刻版画日记体绘画语言表现手法
- 将日记当成日记体作文批改的道德影响
- 2023年
- 日记是由民法典保护的个人隐私,是隐秘情感的宣泄空间,具有私人性、真实性、自由性等特征。而日记体作文是一种采用日记体裁来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常会混淆两者的概念和内涵,将日记当成日记体作文来批改,这会侵犯学生隐私、降低学生写作自主性等。为减少这种不良影响,教师应端正对日记及日记体作文的认知,探索代替批改私人日记益处的其他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还其自由独立的空间。
- 韩心如
- 关键词:道德影响
- 周先檀“战地日记体”《西征草卷》探论
- 2023年
- 周先檀亲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其相关的诗歌创作《西征草卷》在诗题上表现出了“日记体”逐日性、逐年性的时间特点,在内容描写上具有生活化、日常化、个人化的倾向,因而可以命名为“战地日记体”。《西征草卷》以“日记体诗”的文学形式,从周先檀个人视角描述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战地日记体”《西征草卷》超越了私人化的写作价值,而不可避免具备了严肃的“诗史”色彩,应当被视作具有历史意义的陈述。
- 马雪娇
- 科米萨罗夫语用适应理论指导下的日记体小说翻译 ——以小说《每一百年》(节选)为例
- 本报告是基于俄罗斯乌拉尔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安娜·马特维耶娃《每一百年》(Каждые сто лет)的翻译实践报告,以科米萨罗夫的语用适应理论为指导,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语用适应理...
- 王潇冉
- 关键词:科米萨罗夫日记体小说
相关作者
- 程韶荣

- 作品数:39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台市教育局
- 研究主题:日记 公开课 作文 教学 写作教学
- 崔小敬

- 作品数:37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西游记》 寒山 考论 《红楼梦》 文学研究
- 郑继猛

- 作品数:50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
- 研究主题:刘应秋 宋代 笔记 意象 《东京梦华录》
- 侯晓晨

-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男孩 日记体 布勃卡 不死 《国际歌》
- 王士彬

- 作品数:32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报社
- 研究主题:军事记者 军报 采写 解放军报社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