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篇“ 旧住区“的相关文章
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对儿童休闲活动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住区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单元和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户外空间环境与儿童的休闲活动息息相关。我国老住区的早期建设缺乏对儿童群体的重视,户外空间设计未充分考虑儿童的活动需求,儿童普遍存在休闲活动质量不佳的问题,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文章以格林模式理论作为指导,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老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对儿童休闲活动的影响机制,并从优化空间环境和推进长效治理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丰富儿童友好城市的理论研究,为儿童友好住区的建设与更新提供参考借鉴。
郭卫兵刘雅敏邵新刚
关键词:休闲活动
柏林老住区改造策略——聚焦可负担性改造的制度与实践及经验启示
2025年
住房的可负担性对改善国内大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品质,维持住房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德国柏林在可负担性住房领域已建立起成熟的系统,具有立法完善、多元参与、综合发展等特点。文章梳理柏林住区与可负担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史,归纳总结柏林在城市中老住区的基础上发展可负担性住房的运营管理机制、法律规章制度,并以柏林近年来实行的老住区改造案例实践,总结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创造更多居住空间的设计手法,据此为我国城市老小区更新提供新的思路参考。
李牧纯徐磊青
关键词:住房保障
夏热冬冷地区老住区开放空间微气候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025年
南京位于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区开放空间的微气候效应能够显著改善冬夏两季的人体舒适度,基于南京城市更新对居住质量的要求,提升住区开放空间微气候效应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南京锁金四村、丹桂居和春光里3种不同建筑布局的住区的开放空间微气候效应及人体舒适度展开研究,建立典型住区开放空间ENVI-met模型,针对开放空间的植物配置、建筑平面围合形态、户外热舒适度3个方面,进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太阳辐射等气候参数和预期平均热感觉评价的分析.主要结论有:(1)住区开放空间绿化植被结构、排布的围合程度、树形对微气候存在影响;(2)建筑平面围合形式和空气温度、风速有较强关联性;(3)南京地区夏季开放空间热舒适性较差,需要结合建筑阴影区合理布置活动休憩空间、丰富植物层次,以改善老住区开放空间的气候舒适度,满足城市存量更新建设的要求.
郭苏明吴祎王元元孙梅霞
关键词:微气候
规划视角下老住区空间环境更新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丰台区富丰园街区为例
2025年
住区从整治、改造到更新,不仅是工作用词的变化,也体现了从工程思维、治理思维到系统思维,从小区内到街区单元与社区生活圈,以及从以单体建设为主到空间环境提升的内涵扩展过程。同时,老住区空间环境不仅表面上秩序乱、设施少、景观弱,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人车动线、空间体系、设施布局、景观意象等一系列要素的构成结构出现消退,而这也是难以靠数量化、菜单式管理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文章提出老住区空间环境更新“两圈层四要素”的框架和方法,将规划的资源调配区域观、空间品质整体观、要素联动系统观融入老住区空间环境的“二次”塑造中,以期为相关城市老住区的更新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剑锋邓子璇
关键词:城市更新空间环境街区规划
基于活力提升视角的老住区改造策略探索——以德国Drewitz社区转型之路为例
2025年
住区活力提升是老小区存量提质的关键目标之一。文章以德国波茨坦Drewitz社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其在公共空间重构、建筑界面更新、设施功能混合、文化基因显性化等方面的转型实践。该社区围绕“空间治理—社会融合—文化再生”更新框架,结合五大策略协同推进:通过全域整合策略重构公共空间网络,以系统化治理突破碎片化改造;采用城市针灸理论激活关键节点,以渐进式更新替代大拆大建;通过空间多样性重构,重塑物质空间丰富性,提升社区活力;依托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破解产权分散困境,以混合功能与弹性户型促进社会融合;借助建筑立面叙事与文化符号植入强化社区特色,以历史文脉传承与特色营造实现文化再生。这些实践为我国老小区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范式,通过物质环境提质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协同推进,实现住区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增长的有机统一。
张露尹黄一如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会融合
城市老住区户外空间更新对策初探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住区改造中存在老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文章提出一种自下而上、以居民为导向的认知方法,即“需求-功能”转译路径及“行为-空间”生成路径,用以协调空间资源不足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寻求最高效的老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策略与方法。
刘怡敏胡敏吴健王玥裘知
关键词:户外空间住区更新
安置型老住区低效空间活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为例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后半期,以存量更新为主。利用城市价值空间来适应新时代内涵型城市发展的需求,低效的存量土地及空间则成为“盘活存量”的关键角色和重要契机。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居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家层面继出台一...
武嘉宁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老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2024年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的设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选取合肥市四个典型的老小区为研究样本,在参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老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老年人满意度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层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老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老年人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景观环境、棋牌空间、配套设施、广场空间、健身空间。对这5项一级指标所包含的23项二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老住区户外适老交往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陈欣荣徐晓燕
关键词:住区
儿童友好视角下南京市老住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东升沿一村等三个住区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聚焦城市老住区公共空间,选取南京市三个典型的老住区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与问题。依据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理论,探讨公共空间改造成儿童友好空间的可能性,进而提出改造策略。
蔡雨辰胡振宇宁娇荣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
面向鸟类多样性保护的城市老住区更新策略——以深圳市蛇口渔二村住区为例
高密度城区复杂的生态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城市老住区中的鸟类多样性保护。本研究聚焦于如何依托高密度城区老住区的生态更新,提升和保护鸟类多样性。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综述、数据分析等方法,以深圳市渔二村住区为例,从住区尺...
陈璐露汤皓婷袁青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屋顶花园

相关作者

索健
作品数:67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既有住宅 住区 建筑设计 旧住区 老年人
宋德萱
作品数:195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高层住宅 节能 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 生态修复
周伊利
作品数:64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东南 传统民居 节能 旧住区 村镇住宅
胡轶敏
作品数:15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旧住区 城市更新 超高层建筑 型钢混凝土 梁柱刚性节点
黄丽
作品数:35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区位 城市滨水 旧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