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篇“ 时空体“的相关文章
时空被引量:18
2018年
时空理论堪称20世纪以来文艺学领域的一个巨大成就,这一术语源自自然科学对时间和空间的激烈探讨,后被成功引入到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时空是大多数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的本论研究对象,且研究程度愈来愈深,范围愈来愈广。在文学领域,学界突破了"文学是时间艺术"的传统观念,力图在时间的价值观照中把握空间的意义,尝试用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克服传统理论的危机。目前,文艺学领域有关时空的研究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时空概念内涵和外延界定标准不一;关于时空的具研究中不乏唯时间论或唯空间论现象;时空类型的划分标准尚未形成定论。
章小凤
关键词:时空体理论渊源
巴赫金时空理论与《圣经》叙事的时空分析
2024年
巴赫金的时空理论主张兼顾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叙事作品进行综合观照,从时空维度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了定位,重在呈现时间和空间在叙事中的对话关系。对话同样是《圣经》叙事的基本展开方式之一,不仅充当着情节载和人物塑造的重要功能,而且通过时空分析可以发现,对话性在《圣经》中的存在还使得时间与空间两大叙事元素有着独特而内在的张力关系,进而呈现出场景化重复和时空模糊的叙事特征,这种叙事特征从根本上来源于《圣经》对神圣时空的终极指向。
侯春林
关键词:《圣经》时空体
从酒楼茶馆时空透视契诃夫和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
2024年
契诃夫和鲁迅分别是俄、中两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们都以短篇小说的利刃揭露了所在国家的社会问题和国民性格弱点。鲁迅曾被称为“中国的契诃夫”,这两位作家在小说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意蕴上有极强的共通性。本文从时空的视角,探讨这两位作家小说中的酒楼茶馆时空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国民性格特点,揭露了俄国极端的酗酒文化和中国从众的看客群像。本文既是巴赫金时空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是对文学创作中时空类型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契诃夫和鲁迅在时空艺术方面比较研究的创新和探索。
陈汝岚
关键词:时空体理论契诃夫国民性
巴赫金时空理论视角下《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文本分析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二十世纪的杰出作家,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其毕生的巅峰之作。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设置了多重时空世界,使得小说的时空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
胡雅婷
关键词:《大师和玛格丽特》
时空:《大漠三部曲》的空间叙事
2024年
井是人们汲取物资的重要途径,是乡村人聚集与生活展开的社会空间,也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时间与空间在“井”这一意象上的结合,可视作一种以井时空为构架的叙事模式,即井时空。中国乡土小说常见围绕“井”进行的空间叙事。雪漠《大漠三部曲》中的“井”是故事展开的场所、情节发展的线索、窥视人物内心的入口,也是架构文本的脉络。其中每一种井都蕴含着特定的主题,对井的时空呈现是小说意义的重要来源:村庄水井对应传统乡土文明,矿井对应现代工业文明,沙漠之井对应人类在资源匮乏窘境下的生死存亡。通过井时空,雪漠展现了西部乡村中人与自然、革新和传统、农村和城市的矛盾以及农民进退两难的生活现状和精神困境。《大漠三部曲》以“井”的时空再现了社会生活和历史变革的图景。
吴燕飞
关键词:巴赫金
《承诺》农场时空叙事的认知图绘美学
2024年
南非作家达蒙·加尔古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承诺》采用农场时空叙事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现实关照意义及叙事美学。小说叙事将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前后32年的社会历史浓缩于一个农场空间之中,聚焦农场上的房屋、汽车、墓地三大隐喻性空间,绘制了一幅抽象但立的图画,可供读者多维度了解转型期南非社会,包括其政治生态、资本运行模式、种族与阶层关系以及个的情感状态和伦理自觉,形成了詹姆逊所主张的、以透析整社会结构为使命的认知图绘美学表达。
史菊鸿
关键词:《承诺》
双重时间的嵌套结构——金庸小说的时空形式
2024年
金庸小说共存江湖和历史两条叙事线:前者是复仇、夺宝、争霸与情变等江湖事件的主要舵手,所依靠的是江湖自身的时间节奏;后者则以军国战争、政治攻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刻度进行叙事。江湖事件虽处于历史背景但并非依托严格的历史时间推进,前者时常脱离后者自行叙事。江湖和历史时间的分离与整合叙事空间化为历史空间包裹江湖空间的嵌套结构,从而展现出双重时间之嵌套结构的时空形式。江湖时空历史化与历史时空江湖化合力塑造金庸武侠的思想观念和性格形象,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素质提供时空支撑。锚定金庸小说的类型特征,可以为“后金庸”时代内地新武侠小说更好地寻找创作新范式。
刘国强
关键词:金庸小说时空体
梦幻虚构和时空——巴赫金诗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2024年
韦勒克提出文学的虚构本性,与现实主义文论产生矛盾冲突。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是现实主义文论得以构建的关键所在,时空观念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的梦幻虚构显示出欧洲文学和俄罗斯文化传统,对资本主义、俄罗斯社会的本质认识,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经历的验与思考,广场节庆活动则是其最终根源。广场狂欢化的现实及其世界性感知方式深刻影响了陀氏小说的内容表现和文本形式,形成其中介性空间和瞬间性时间相结合的时空观念。从时空形式及其比例关系来看,欧洲小说有其具时空表现和现实的场所标记。广场时空让现实和梦幻、常态和怪诞、除旧和新生的世界交织和转换,复调小说现出现实主义的最高意义,巴赫金诗学推动了现实主义文论的深入发展。
刘亚斌
关键词:巴赫金诗学现实主义时空体
复调、狂欢与时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价值探寻被引量:2
2024年
巴赫金对话理论不仅是一种文艺学的理论创新,还是一种关于“人”的主建构的哲学理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狂欢理论和时空理论均以“对话”这一哲学范畴作为生发点,在本质上共同指向巴赫金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关注,它们三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性变。具而言,复调理论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审美转型,狂欢理论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尘俗化与肉身化,时空理论是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基础。站在哲学的高度,基于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人学价值的挖掘,不难发现“人”是一个未完成的时空,是一种诗意的生成,始终呼唤着对话与应答。“人”因其占据着唯一的、具的、不可重复的时空位置,故而同时具有视阈剩余和视阈短缺,需要在一个充满多声部的复调世界中不断地向他者敞开。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人学价值的探寻有助于重新审视审美事件和生活事件,回答主性与交互主性的关系,促进人与人更好地对话,并在对话中实现每个“人”的主建构。
汪旭
关键词:巴赫金复调狂欢时空体
从防畜栅栏发现原型长城——“法律时空”的中国起源被引量:1
2024年
甘南迭部沟及扎尕那的栅栏围建了散布在森林和草地之间的一块块“袖珍型”农田,使林草田之间保持了一个合理的资源利用结构,从而使当地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这些栅栏在春夏时节“圈入”正在生长的庄稼或谷蔬,“圈出”牲畜而使其在林草间漫游觅食,秋冬庄稼收割之后,再向牲畜开放围栏农田中的谷茬等残留植物资源。这样一种习惯性的“圈入规则”(Fence in)与“圈出规则”在(Fence out)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动态灵活运用,使这里的栅栏具有了生态-智慧禀性,成了“活的栅栏”。迭部沟及扎尕那的栅栏是世上仅存的原生态的理想型栅栏之一,是“防畜栅栏”,旨在实现对资源的克制利用和社群共享,从这里可以发现“法律时空”的中国起源。人类避免“资源诅咒”并实现可持续生存的希望在于回归“法律的生态化”,找回中华法系的实践智慧,进而对现代西方法律理念进行反思性重构。从防畜栅栏回溯长城的历史原型,对于我们深度发掘、整理和传承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王勇

相关作者

孙鹏程
作品数:29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巴赫金 时空体 意识形态 时空体理论 比较诗学
郭洪雷
作品数:39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小说 小说修辞 修辞 文学 时空体
梅东伟
作品数:40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宋元小说话本 《金瓶梅》 三言二拍 婚俗 话本小说
耿传明
作品数:91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清末民初 小说 文学转型 文学政治 无名氏
刘国清
作品数:34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休斯 《乌鸦》 自然诗 生态批评 历史小说